民族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研究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heyy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服装设计,要注重创新。关注民族元素的融入,从民族服饰文化中挖掘创意,既要展现民族服饰的传统意蕴,还要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提升服装设计的精神内涵。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现代服装设计,设计师要主动探索民族元素,对民族服饰元素进行提炼、加工、创新应用,推动中国现代服装设计走向世界,打造独具东方韵味的民族服饰品牌。本文主要分析民族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研究。
  关键词:现代服饰;民族元素;融合设计
  引言
  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服饰设计师而言,挖掘服饰文化,打造服饰品牌成为重要目标。我国多民族服饰文化中,民族图案、色彩、造型、面料及工艺手法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这些承载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了不竭的创意源泉。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将目光聚焦民族服饰元素,设计出独具“民族风”的服饰作品。对民族元素的运用,设计师要善于突破传统服装设计的思维桎梏,从传统民族元素中汲取创作灵感,提升现代服饰设计的文化价值与魅力。
  1、现代服装设计融入民族元素的文化意义
  从服装设计中,对民族元素的挖掘和融入,为服饰文化创新拓展了思路,也为民族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其文化意义体现在三方面。
  1.1丰富设计素材,拓展创意思路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民族元素蕴藏着丰富的视觉形象和文化内涵。设计师在打造服饰风格时,通过融入民族元素,从民族审美与文化积淀中,提炼设计要素,大大拓展了服饰创意视野。服装的创意设计,体现在其文化价值上。每一件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其文化创意是独特的。民族元素本身就是民族文化,从民族元素提炼、转换、创意设计中,来彰显民族历史与文化特色,丰富服装设计素材资源。
  1.2传承民族文化,引领时尚潮流
  从中国服装设计产业来看,对民族服饰元素的融入,更要将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作为核心,准确理解民族服饰元素的意义,合理、恰当的融入不同的创新设计手法,从保护与传承视角,推进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同样,服饰文化具有潮流性,对民族服饰元素的融入,更要成为服装设计“民族化”的新潮流。设计师要善于运用民族元素,打造极具潮流的传统文化时尚,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民族服饰元素,感受民族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艺术魅力。
  1.3推动服装设计行业创新发展
  将民族元素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设计师通过对设计主题的解读以及对民族风设计潮流的把握,选择合适的方法把民族元素与现代服装融合在一起,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创新表达民族元素,并使服装具有现代感,同时为服装搭配相应的配饰,这已经成为一种设计趋势。服装企业将富有民族色彩的服装投放于市场,吸引追求复古潮流的年轻群体以及有传统文化思想的老年群体的注意,获得较高的市场经济效益,同时实现市场需求的创造,并刺激设计师以民族元素进行服装设计。由此,服装设计行业创新发展成为可能。
  2、现代服装设计中不同民族元素的应用
  2.1款式元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风的服装款式原型包括旗袍、满族服饰、汉族服饰等。当前设计师在应用这些款式元素时,主要采用加减法和概念法。所谓加减法,就是保留款式原型,对其进行适当地加或者减;概念法,则是对这些款式原型进行充分理解,并基于此抽取出其中的典型标志要素,进行概念设计,从而获得有明显现代气息的服装。
  2.2工艺元素
  中国传统民族服制造工艺有印染、刺绣、烫金等。设计师在运用这些工艺元素时,重点要考虑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制造工艺的结合。在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弥补了传统制造工艺产量较少的弊端。以刺绣为例,现代服装上的刺绣是在电脑绣花工艺的辅助下完成的。设计师通过选择刺绣要用的传统吉祥图案,并对其进行创新改造,既保留图案的吉祥寓意,又使图案与现代服装保持和谐统一。
  2.3面料元素
  中国传统民族面料元素表现在面料的材质与机理上。从材质来看,有丝绸、织锦、棉麻等;从机理上看,有镂空、抽褶、编织、珠串等。设计师在运用传统民族面料元素时,强调面料与色彩、工艺、款式等元素的有效结合,以丰富服装本身的层次,必要时也可进行不同面料的混搭。服装本身应用了丝绸的面料,中心刺绣是仙鹤舞白沙。设计师选择将传统仙鹤图案与梅花图案组合在一起,既呈现出一种毫无拘束的感觉,也表现出了路易威登舒适、高贵、典雅的文化属性。
  3、现代服装设计中民族元素的融合实践
  3.1将色彩的运用方法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
  服装的颜色搭配是视觉的第一印象,通过色彩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特征。所以,在对现代服装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一定要合理、充分地运用中国传统服饰设计元素中各种色彩的组合搭配方法,并且将这种色彩完美地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如今,有很多活动的服装颜色都会以红色为主,体现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特征。因此,在进行服装设计时,一定要合理运用传统的服饰色彩搭配方法,可结合民族美丽的神话传说、生活习俗、居住环境、民族语言等,作为设计元素的补充,提高服饰表现力。
  3.2民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服装设计中,服装图案可以表达服装设計的真正意义。通过服装的图案,人们可以掌握服装的文化意义和艺术形象,这也是人们视觉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必须深入分析民族服饰的各个要素,以便灵活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生动直观地展现服装设计的审美意识和民族文化的内涵。当设计师使用民族服装元素时,可以在原有图案的基础上优化和创新图案,进而促进服装设计与民族服装的深入结合。
  3.3民族服饰造型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融合
  在民族服饰元素中,观赏造型也是能够凸显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设计师不仅要重视民族文化,而且要有意义地将其融入民族文化,确保设计的服饰符合人们的审美,能够准确地展现我们的民族文化。   3.4民族服饰的传统面料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
  现代人对服装有两个主要要求,一个是舒适性;二是装饰价值。其中舒适是人们对服装的普遍要求。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布料是决定服装舒适性的基本因素。因此,现代时尚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服饰中的布料元素,将传统民族服饰元素融入现代时尚设计,提高现代服饰的舒适性。丝绸是传统民族服饰中独特而优质的布料,具有庄严的触摸和高贵的象征。现代设计师可以在融合过程中运用传统民族服饰和现代服饰,创造出舒适独特的新时期服饰。
  3.5工艺元素的应用
  民族工艺的时尚设计中广泛存在着边缘性,其中密封、角色、刺绣等代表性生产技术都是浅色装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添时尚设计感,也能有效地展现民族特色。民族服饰的技术元素主要用于衣领、袖子和服装栏。现代设计师将继续使用这种传统工艺。通过这种设计,这个元素的装饰效果可以转变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衣服的制作方式不断变化。设计者简化民族服装中的技术元素,提高复杂的处理方式,并利用機器和设备进行裁剪和刺绣。这种制衣方式不仅可以缩短制衣时间,而且可以丰富服装的形状,更好地满足公众对服装的要求。
  结束语
  服装本身是文化的反映,只有具备文化内涵的服装设计,才能经久不衰,成为永远的轮回潮流。民族元素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将其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能够赋予服装设计深厚的文化内涵。当前,以民族元素为设计特色的现代服装正逐渐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研究现代服装设计中民族元素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贺澄龙.浅析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J].辽宁丝绸,2020 (04):58-59+39.
  [2]王长宏,索继明.少数民族元素在现代服装服饰品牌设计中的运用和发展探讨[J].纺织报告,2020,39(08):85-86+109.
  [3]曾一昕,张齐婕.公共图书馆短视频公众平台建设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20(4):13-18.
  [4]王志军.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12):103-108.
  [5]王海燕.图书馆短视频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以抖音平台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5):76-80.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心城区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静脉血常规情况,分析老年人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结果与年龄增长之间的关系. 方法 2011年2月至2011年9月,通过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社区、八里庄社区和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广外社区2014例老年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生活习惯、患病情况等信息,检测其血常规和生化结果.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血常规结果和年龄增长之间的关系. 结果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指数(BBB)、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及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影响. 方法观察时间≤3.0 h 30例,3.1~8.0 h 32例,8.1~24.0 h 28例,>24.0 h 22 例,对照分析其BBB、MBP及ADL的变化.结果 ≤3.0 h、3.1~8.0 h微创血肿清除术组BBB和MBP[(6.57±0.69)×1
丁苯酞是一种新型抗脑缺血药物,前期的研究已证实丁苯酞能够增强大鼠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的表达[1].在此基础上,我们于2011年2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另一成员——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其上游的转录调控
期刊
目的 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联合雾化吸人在老年人吸人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2例老年吸人性肺炎患者分为2组,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组(常规剂量组)30例,除一般抗生素治疗、雾化吸人等治疗外,每日分2次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60mg;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组(大剂量组)32例,每日分3次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270mg,其余治疗与常规剂量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退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平
期刊
摘要:电视剧《扫黑风暴》自8月9日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相继播出,获得了一致好评,该剧在题材尺度、叙事技巧、表演风格等方面散发出让观众兴奋的能量,让涉案剧类型又立上风口浪尖。涉案剧不是对现实生活云淡风轻式的描摹,而是对包含正、邪两股力量之间的剧烈交锋还是善与恶的人性代表之间的殊死搏斗。下面将以传媒文本角度,解读《扫黑风暴》反映的价值观。  关键词: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和谐社会  一、概述:  电视剧
目的 了解天津市老年人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亚太地区风湿病协会联合会社区控制风湿病规划调查方法,应用《膝骨关节炎危险因素调查表》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对天津市部分老年人共2038例进行调查. 结果 天津市老年人膝痛和膝关节OA的患病率分别为23.1%和21.7%.女性患病率为27.6%高于男性的16.1%(x2=46.893,P<0.001),且随年
老年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采用替莫唑胺(TMZ)化疗、短程或低分割放疗、短程放疗同步和/或TMZ化疗,疗效较好,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患者可以耐受[1-2].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6例老年GBM化疗病例,探讨术后短程放疗同步和辅助TMZ化疗对老年GB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报道如下.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放射疗法
由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及老年痴呆专业委员会等8个学会联合主办,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承办的2011年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4月15日~18日在济南市召开。会议届时交流近年来衰老与痴呆、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疾病、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基础、临床、流行病学、中医药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世界各国均在经历人口老龄化,但论其程度,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与中国相提并论.在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患病的老年人数量增加,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1].老年人保健的需求对医生的挑战可以从2012年6月在成都举办的第二届金沙老年医学进展高峰论坛的议题中略见一斑.此次大会的部分议题包括营养不良、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糖尿病、感染控制、多重用药交互作用和耐药性、抑郁症、尿路感染、骨质疏松、肺炎、高血压、冠
期刊
目的 观察左旋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语言和视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 方法 采用修订的Smith工作记忆检查软件,对32例PD患者在未服药时和服用苄丝肼左旋多巴第8周时分别进行语言工作记忆和视空间工作记忆测试,并与32例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PD组未服药时,语音性语言工作记忆成绩及视觉空间距离工作记忆成绩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语义性语言工作记忆成绩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