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内长输天然气管道施工问题探讨

来源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huhu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天然气事业的发展,长输天然气管道穿越工业园区的情况往往不可避免。文章将对穿越工业园区的长输天然气管道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长输天然气管道;工业园;施工;特殊性;规划协调
  中图分类号:TE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9-0156-02
  近几年,江西省的管道天然气事业以蓬勃的姿态,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承接“川气东送”的优质气源,相继实现了对九江、南昌、景德镇等环鄱阳湖经济圈重要城市的管道天然气供应。在这一系列的建设中,长输管道穿越厂矿集中、地面建(构)筑物密集的工业园区的情况越来越多,而此类超高压(压力≥4.0MPa)、易燃易爆、占地面积有强制要求的管道穿越将对工业园的安全、管理以及规划、建设与发展都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将以江西省为例,对穿越工业园区的长输天然气管道施工问题进行讨论。
  1 工业园区的特殊性
  ①陶瓷、化工、冶炼等资源性企业为主,对天然气的需求很大。江西是浙、粤、闽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后方腹地,更连接皖、鄂、湘三省交界,更兼鄱阳湖天然水域,地理位置突出。从沿海内迁的厂矿企业很多都选择落户江西,以致近几年江西的经济增速不断加快,能源使用量也是越来越大,特别是工业能源的用量已经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而天然气可以作为很多工业的原料气以及能源气,且比煤炭更加清洁环保。现在江西全省完成燃气置换的企业,特别是化学制造、重金属冶炼等行业完成焦炉煤气置换天然气的还处于少数,未来的天然气需求发展空间还很大。
  ②工业园内厂区林立,且并无专属的燃气通道,管道选线路由限制多、可选择性小。工业园区一般位于城市的边缘郊区,占地一般都是成百上千亩,但是园区内厂矿四下分布,并无闲散的土地可专门用于敷设天然气管道,且园区内地下障碍物集聚,给排水、光通讯以及厂某些矿专用的埋地管道已经占用了园区内的有限的可用公共土地资源。这些地上地下的建(构)筑物和管道,使得工业园区内的管道敷设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长输天然气敷设,在我们建设的时候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很少,无形中增加了设计选线的难度和施工作业的可操作性。
  ③由于场站、放空区、管道的压力等级和安全间距等国标规范性要求,故与周边厂区的间距具有辐射性、强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明文规定,在我国天然气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5 m地域范围内,禁止取土、采石、建房以及修建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同时,根据《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规范》,在增加管道的壁厚以强度保证管道和管道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的前提下,保证放空区距离建(构)筑物60 m的安全间距。这些法律法规和设计施工规范让我们在设计施工中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在工业园区这样厂区规划紧凑、建(构)筑物相对密集的地段,要保证规定安全间距的辐射性、强制性是我们设计施工中的一个大问题,需要与园区规划等相关单位做好沟通协调,保证与厂矿的距离、合理规划线路走向。
  ④工业园区人员集中、重车碾压以及第三方施工频繁、天然气管道一旦破坏,危害甚大。多年来的管道建设和使用经验已经证明,在实际中并不存在绝对安全可靠的管道,不论设计时多么谨慎,施工时多么规范,维护时多么仔细,总是有管道破坏的事情发生。引起天然气管道破坏,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而工业园是人员相对集中,施工相对频繁的特殊地带,其对管道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园区主要通行重型车辆,重达几十吨的车辆对于埋地管道的碾压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
  第二,园区厂矿林立,可燃烧火源多、易燃易爆材料集中,如果发生燃气泄漏很容易引起火灾。
  第三,园区建设施工多,破土多,且由于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人员对天然气管道的认识不到位,安全意识不高,很容易就挖到管道,造成第三方破坏,引起事故。
  2 工业园内天然气管道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做好管道自身安全防护,做好多重防护措施
  天然气管道建设中的安全防护有两个指导思想:一是控制管道自身的安全性,要求严格控制管道及其构件的强度和严密性,通过对强度的控制来确保管线系统的安全,从而对周围建(构)筑物提供安全保证。二是控制安全间距,通过控制与周围建(构)筑物的足够的距离,被动的提供安全保证。
  根据我们实践的经验来看,保证与周围建(构)筑物足够的安全间距是较难控制的,且随着建设速度的加快,已建成的管道在新的规划中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安全间距。因此,控制管道自身安全通过选用高等级钢材、加厚防腐等级、选用先进施工工艺、控制埋设深度、加强管道巡检等手段,从主动的方面去加强安全防护。在保证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控制与周围建(构)筑物的足够的距离,采取多种措施以最大限度的保障管道安全。
  2.2 合理规划线路走向,符合园区总体规划要求
  管道建设必须遵循节约用地和经济合理的原则。工业园区大部分的土地都为厂区的围墙所包围。可用的土地较少,同时考虑安全间距,可选的线路走向就更少,因此合理规划就尤为重要。
  ①要结合工业园内管道经过地区的建(构)筑物密集程度、地下管道线缆走向、技术标准、施工难度、地区等级等因素, 进行多种线路方案的研究与比选,对各个方案做出正确分析和评价后,从中选出一个较优的具有科学性的方案。
  ②为了保证管道从建设到将来整个运行期间的安全,在常规设计基础上,应对管道所经过的重点地区如穿越主干道、毗邻燃烧明火的厂矿、有大量木材可燃物的家具加工厂等作灾害风险评估,在评估基础上再对管道设计进行改进。这项工作会有助于通过考虑管道风险来优化设计,从而在不降低管道安全性的条件下制定较经济合理的方案。
  ③根据《管道保护法》的规定,管道建设选线设计方案应符合城乡规划,经当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的管道选线方案,将依法纳入当地城乡规划中,管道建设用地在规划实施中应予以控制预留。这项规定较好的解决了我们管道建设与园区规划发展的矛盾。在设计阶段就要与园区规划紧密结合,把管道建设纳入园区整体规划内考虑,尽量减少对园区规划、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率的影响,同时保证我们管道建设的用地的合法性、经济型。   ④为更好节约用地,天然气管道路由可尽量避开园区中心地段及重点发展地段,尽量选择沿园区道路绿化带、距离厂房有一定距离的厂区围墙外以及园区规划的边缘地带等相对合理的线路走向。
  2.3 协调规划好与供水、电力、通讯管道及规划道路等
  的交叉穿越
  在园区施工中经常会碰到与供水、电力、通讯管道等基础设施交叉或并行敷设的情况。这些行业管理部门都有各自行业的发展规划及特殊的安全要求。我们再设计和施工中要注意协调规划好此类交叉穿越,在满足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同时,尽量避免特殊位置上的冲突,减少使用中的相互影响。
  园区内的供水,通讯管道较多,一般也是埋地敷设,且走向路由也多集中于道路绿化带下。因此,在满足必要的净距要求前提下,还要从保护管道、方便施工及维护等方面考虑,合理安排管道的地下空间位置。对于安全间距无法满足的,要加设足够的隔断保护措施。
  工业园区内一般都是10 kV及更高的电力井架,故在交叉穿越时,尽量避免位置过近,如无法满足安全间距要求则要做好排流保护措施。
  管道与园区道路交叉穿越时,要注意结合规划,了解将来的道路规划,提前预埋套管。在特殊地段穿越时,可考虑采用顶管或小型定先钻的方式。特别是对于重车碾压较多的地段,既要增加埋深,又要增强套管级别,做到双重保险。
  3 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加强与园区规划的沟通衔接
  天然气管道建设是一个城市发展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大部分的城市总体规划还没有把天然气管道建设纳入基础设施的规划中,但是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去沟通,去衔接。通过增强沟通,减少分歧,早接触,早解决。比如,城市规划与我们的设计院采用不同的坐标系或高程系,导致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加强沟通,在第一时间换算为统一的西安85坐标或94高程系。还有穿越园区规划但为建设道路时,涉及到管道埋深的问题,通过加强沟通,可以采用预埋足够长度的套管、埋深至规划道路标高以下等方式解决。
  3.2 加强与园区内下游对接城市燃气的沟通衔接
  与园区内下游城市燃气的对接,是我们长输天然气实现供气销售的最后一环。由于园区特殊的地域性,双方可以有更多的方面实行沟通衔接。比如可以建设简化流程占地更少的合建站,管道施工时也可以相互结合参考线路走向,对共同交叉穿越地下障碍物的管段做统一的布置及保护,对园区内的管道走向布置做合理的规划,尽量缩短通过园区的长度,避免重复建设等等,通过这些沟通衔接达到节省投资和资源最大化利用的作用。
  3.3 采用多气源、多供气方式的手段加强供气保障
  工业园区的用气具有用量大、用气量稳定、停气损失大等特点。因此在建设阶段就要把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纳入规划。现阶段,江西的多气源、多供应保障已初具规模,“川气东送”的优质气源,已经为赣鄱大地点燃了绿色工业崛起之火,“西气东输二线”承接的来之西亚的天然气也在赣南燃起了星星之火,位于湖口县长江江畔的LNG的建设也将为江西工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源泉;CNG子母站和LNG接受撬块等供气方式也是除管道气之外保障天然气供应的有效手段。
  4 结 语
  天然气引入工业园区的实施对于城市能源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绿色工业崛起等带来了的发展机遇。但由于长输管道在工业园这一类特殊地段施工并不多见,所以在法规和技术规范、管道选线与安全、管材和设备选用、施工工艺技术、政府监管配合等方面都对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这些都需要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蓉.城镇超高压天然气管道设计探讨[J].煤气与热力,2005,(9).
其他文献
文章分析110kV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配置方案,着重探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与安全自动装置之间的配合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动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