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一课的文本特点及教学重点思考 《观潮》一课的文本特点及教学重点思考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yuyu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观潮》是语文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教材以“自然之美”为专题,而《观潮》正是这一单元中的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全文层次分明,描写了潮来之前、潮到之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绘出钱塘江由风平浪静到大潮奔腾咆哮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雄奇和壮美,同时作者寓情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感。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细细研读本课,会发现课题“观潮”之“潮”实质是写作的线索,作者巧妙地将三种“潮”或明或暗地在行文之中交织在一起。作为执教者只有首先吃透文本这一特点,才能在课堂中紧贴着文本进行教学。具体来看:

江潮。这是课文叙述的主线。从课文的第一段“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一总起句开始,课文分别从时间、地点、环境等进行介绍,紧接着就写潮来潮去的整个过程,通过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详细写潮声与潮形,体现潮水的壮观气势和鲜明特点。因此,聚焦于江潮本身的描写,这是课文最主要,也是最为明显的线索。人潮。这是课文叙述的副线。从课题“观潮”起,就让人明白,课文描写的是以人为第一视角的亲身体验与观赏之旅。究竟是哪些人呢?课文没有明确写出来,但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群沸腾”,这一方面可见观潮人之多,江上之潮為自然景观,岸边人潮为赏景之人,江潮与人潮共同构成一道美丽又令人觉得震憾的风景。另一方面,写人潮,实质是也是为表现钱塘大潮不愧是天下奇观。人潮起到了烘托江潮的作用。心潮。这是课文叙述的隐线。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而联系到一篇具体的课文,一切景语其实就是心语。在这篇课文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一条隐含在文中的线索——心潮。在潮来之前,江面是平静的,而这里观潮人的内心也是平静的,可当潮声如雷般传来,发出隆隆的响声时,人们是惊喜中带着期盼的;再当潮水如水墙、如战马般飞奔而来,潮声如山崩地裂时,人们的内心是惊叹而又热烈的;最后潮头西去,余波渐平时,人们的内心是满足却又是意犹为尽的。可以说,课文正是将江潮——人潮——心潮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带给读者身心渐入佳境的阅读体验。

基于这样的文本特点,我们在教学本课时,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应围绕一个“境”字做文章,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赏奇境。凭借课文的文字,抓住“天下奇观”这一核心词,引导学生圈划文中语句,从“潮来前”的风平浪静到“潮来时”的浩浩荡荡和“潮去时”的余波漫天等具体语句,体会潮水的远近之变、静动之变、声形之变。写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写景象,从“一条白线”到千万匹马“齐头并进”……大潮越来越近,响声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蔚为壮观。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从语言中读出声音,读出画面,读出真切的感受,凭借想象走进《观潮》中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声、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里,从而进入到课文语言构建的江潮奇境,从而体会出钱塘江大潮的壮阔之美,认识到祖国山河的自然之美。这是学习这一篇课文的第一个重点,也是夯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核心点。

二是入情境。只有当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碰撞在一起,课堂才会奏出动听的和弦。通过课文的朗读品味、内心想象以及对课文充满情感词句的咀嚼,再能够结合直观的视频观看,将语言与形象对照,也将文本内在情感与学生情感连接,帮助学生悄悄地进入文本的情感之境,让学生随着大潮的由远及近而发出由衷的赞叹,也为大自然的伟力与神奇而欢呼,聆听了一首激动人心的大自然的交响乐。可以说,当学生真正敞开心扉,用心触摸文本的每一处描写,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到课文的情感之境,在惊心动魄的高峰体验之中获得内心情感的升华。

三是悟妙境。所谓妙境,笔者试从表达之妙和文化之妙两方面来表述。首先是表达之妙,严格意义上,这一篇写景文中是写“动态景”的文章。动态景的写作往往按照景物的变化来展开描写,突出每个时间段景物的不同特点。本文写钱江潮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进行有序介绍,条理清晰,引导学生领悟到这一点,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有序表达的意识。特别是课文在对潮来时的描写中,运用了许多比喻的成分,以凸显江潮的气势。这也是这一课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课文运用了哪些比喻,如何体现出比喻的表现力与适切性,可以在课堂中作为一个教学的支撑点,从而体悟课文的表达之妙。另外,课文写的是江潮,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潮水也体现出力量,表现奋进向上的劲头,因此,很多的古诗文都有写“潮”的名篇,像明代诗人王在晋这样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范仲淹也有一句著名的诗:“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另外文后刘禹锡的“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也无不展现了“潮”所带给人精神上的磅礴力量。因此,本课学习进行古诗文的拓展以及在精神认识上的提升,也是立足文本重点进行教学的应有之思。

诗人徐凝的诗句说:“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立足文本具体特点,围绕以上三个方面的重点展开《观潮》一课教学,是否也会得到“直至课下学不厌”的教学境界呢?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郑州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中依然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文化拥有更广阔的舞台,旅游被赋予了更多元的功能。利用好郑州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发掘郑州旅游资源的优秀文化价值和科技价值,传承好博大精深的华夏历史文明、保护好民族之根、历史文脉,促进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关键词:文化创意;城市旅游;宣传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的软实力,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第三产业的崛起,城市文化形象的附加价值和延伸经济作用越发重要。郑州作
期刊
摘要:《孟子》中曾记载:“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其意思主要是说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便是人有追求道德的能力。而思政教育则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思政教育在学科中的融合是文道合一的体现,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正确观念、良好行为等的形成。高中物理中除了有丰富的知识之外,还隐藏着深厚的思政元素,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则需要对课程进行深入解读,挖掘教材中蕴藏的思政素材,并与课堂教学内容向融合,充分发挥物理学科中的德育作用,形成协同效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课程思政”;高
期刊
摘要:在语文学习当中,除了讲解新课之外,作业讲解课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一道题便能牵引出很多的知识点,这需要教师对作业讲解课充分重视,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键词:题目;答案;讲解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近日观各名师之课堂,方知一道题能衍生出非常多的内容,足以构建起一堂课的框架,也可在其中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交流、梳理与感悟能力。“作业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②我深感自己平时在作业讲解课时的不足,由此生发了许多感悟。我对于课堂的感悟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随着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关于怎样让孩子学好语文这门课程,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两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一是海量阅读;二是抓好写作。很多时候我们说孩子课外书看得多了,写作就不用愁了,但是,也有些爱看书的孩子不会写作,不爱写作。那怎么能抓好孩子的写作呢?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学习过程,还得从“小”开始“抓”,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写话有浓厚的兴趣,能畅所欲言;让低年级孩子的写话能有高起点,为孩子们以后的习作、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笔者一直任教低段,对低段学生的写话教学引
期刊
摘要:在当前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越来越注意课堂效率的提升。但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内容会不断增多,学科也会有所变化,如物理这一学科就是八年级才会引入的一门新学科。那么该如何提升这一学科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更为高效的学习知识,建立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师应多加注意、多加探索的问题。所以教师必须要通过多样的努力,展开积极的实践,才能带来更为有效的教学活动。关键词:新时期背景;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引言: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其衡量的标准是非常多样的。作为物理教师,首先要充分把握物理教学
期刊
摘要:孔子提倡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表明一味的读书而不是反思不仅不能够增加对书本的理解,同时还无法对书本知识进行有效运用,甚至思想还会陷入迷茫,这也进一步证实反思的重要性,基于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反思中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对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关键词:高中物理;自我反思能力;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一、高中物理学习自我反思能力缺失原因分析现阶段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自我
期刊
摘要:随着STEAM教育理论体系的不断成熟,学前儿童课堂活动的设计应更加注重科学、技术、数学、工程的融合,通过对传统单科、书本的改造,培养学前儿童的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活动,要设计出更全面的教学活动。因此,本文将浅谈在STAEM教育理念框架下,以电子百拼项目为例,提出学龄前儿童创新活动的设计方案与实践策略,希望对广大师生提供一些思路。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学前儿童;创新活动;设计实践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引言“STEAM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创新人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不断改革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的教学。开展体能素质训练不仅仅是让他们拥有一个好身体,更是让他们锻炼一种永不放弃,积极向上的心态,作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应该定期去优秀的学校参观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找到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手段,本文主要研究小学体育课中开展体能素质锻炼的方法,希望对一些教育者有所帮助。关键词:小学体育;开展;体能素质;锻炼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引言:体育需要实践,并不像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坐在教室里学习,他可以去操场上,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还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幼儿教育逐渐受到了外国幼儿教育的启发,引入了STEAM教育的理念,但目前我国仍还在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幼儿的教育仍然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再加上我国近年来对幼儿进行STEAM教育时,忽略了对幼儿工程思维的发展,只是重点关注于幼儿科学思维的发展,导致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工程思维是比较欠缺的,遇到问题不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本文着重从STEAM教育发展幼儿工程思维现状出发,发现问题,进而结合电子百拼来提出促进大班幼儿工程思维发展的STEAM教育活动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作为当代初中生的基本特质,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养成的品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新课改背景下的要求。良好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也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就初中數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望能够推进数学教学工作的进步。关键字: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