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推动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战略决策,也是推进大学校园高质量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更是建设一个廉洁公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对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廉洁教育长效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廉洁教育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周艳华(1977- ),女,广西浦北人,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处思想教育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东广州51064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5-0175-02
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是推动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战略决策,也是推进大学校园高质量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更是建设一个廉洁公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有知识、有理想、有热情,思想活跃,善于思考,乐于接受新事物,是最有活力的人群之一。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是非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较弱,因而防腐蚀能力较差。特别是加上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以及社会上“物质至上”“关系哲学”等庸俗思想的影响,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自律能力下降,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诱发私欲膨胀,特别是在就业压力、家庭负担和理想失落的共同困扰下,大学生理想追求趋于现实化、功利化、工具化和世俗化。加强对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责,是建立健全“惩防并重”反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二、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廉洁教育氛围不浓厚。对于大学生廉洁教育,有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廉洁教育的重点是社会而不是学校,二是认为廉洁教育的对象是领导而不是学生。由此形成了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漠视,致使廉洁教育工作事倍功半。正是由于这种观念在学校的盛行和蔓延,高校内的廉洁气氛并不浓厚。廉洁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廉洁教育不仅仅是社会、社区的事情,还是学校、家庭的事情,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2.社会负面影响较多,缺乏正面的宣传和引导。大学生普遍具有接受社会信息“新奇”“海量”“快捷”的特点,加之大学校园的“半社会化”,导致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受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很深。社会上“求人办事先送礼”“有钱能使鬼推磨”等不正之风盛行更导致了青少年对社会的误读,甚至有些家长直接就将“走后门”“金钱万能”等不良思想灌输到青少年头脑中,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学校、家庭与社会未形成合力。目前,高校内的廉洁教育工作普遍趋于形式化、边缘化,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与学校、家庭与社会未形成教育合力有密切关系。在很多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工作责任不明确,尚未有明文规定具体由哪个部门专门牵头负责管理,所以工作上各职能部门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导致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责任缺失,即在领导机制和工作体制上的不完善致使合力未形成。
4.宣传载体匮乏,活动形式单一。“载体匮乏、形式单一”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一大“硬伤”。在高校,缺乏类似于电视、报纸等影响力大的宣传媒介,导致廉洁教育始终处于一种不高不低的宣传姿态。一方面,高校内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但适合“廉洁教育”这个主题的活动形式却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廉洁教育”这个话题本身就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大学生很少会主动选择这一主题去发掘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
三、建立大学生廉洁教育长效机制的对策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通过伟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来增强抗腐能力。同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尤其是结合中国古代优秀的清廉、诚信、正直的优秀人物与典故,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大学生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优秀传统的“营养”,学会在现代社会中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正直清廉的品性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被各种腐朽的“糖衣炮弹”打倒。
2.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倡导诚信与职业道德。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在大学生中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从校规校纪入手,宣传表彰正面典型,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把大学生廉洁教育当做大学生就业前的一次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发展成为一个做事正派、做人正直的人。
3.以形势政策教育为载体打造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第一课堂。充分利用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订形势政策教育教学计划,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一方面通过先进典型的正面教育,强化学生的廉洁修身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反面典型起到警示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加大力度营造校园廉洁教育文化氛围。学校要加大廉洁教育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公共墙报、电子屏以及校报刊物等校园宣传阵地,经常刊登廉洁教育的宣传专题;在校园内醒目处及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制作廉洁警句格言宣传牌;或以历史故事、廉洁漫画、廉洁警句、谚语为主要内容,编写廉洁教育通易读本;邀请学生家长到学校与学生共同开展廉洁文化互动交流活动,发挥其在家庭中促廉助廉的作用;邀请专家学者为大学生作廉洁教育报告。同时,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举行包括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辩论大赛、网络论坛等形式的廉洁文化主题活动,使廉洁教育与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更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5.建立健全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纵向有领导负责、横向有协调沟通的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立体网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格局。形成统一领导、职责共尽、优势互补、运转协调、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应把大学生廉洁教育纳入学校统一工作规划,与其他工作同步推进。发挥学校的引领功能,充分整合学校资源,推动廉洁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总之,学校应把廉洁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逐步健全廉洁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入手,将校园文化的丰富形式及社会实践活动与廉政教育活动相结合,使廉政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廉洁文化深植学生心中,真正做到对学生的鞭笞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2]蔡蓉英,谭霞.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5).
[3]蔡丽娅.提高新形势下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的实践性思考[J].高教论坛,2009(1).
[4]顏伟红.对有效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7).
[5]邓纯余.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述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关键词]大学生廉洁教育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周艳华(1977- ),女,广西浦北人,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处思想教育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东广州51064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5-0175-02
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是推动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战略决策,也是推进大学校园高质量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更是建设一个廉洁公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有知识、有理想、有热情,思想活跃,善于思考,乐于接受新事物,是最有活力的人群之一。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是非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较弱,因而防腐蚀能力较差。特别是加上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以及社会上“物质至上”“关系哲学”等庸俗思想的影响,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自律能力下降,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诱发私欲膨胀,特别是在就业压力、家庭负担和理想失落的共同困扰下,大学生理想追求趋于现实化、功利化、工具化和世俗化。加强对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责,是建立健全“惩防并重”反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二、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廉洁教育氛围不浓厚。对于大学生廉洁教育,有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廉洁教育的重点是社会而不是学校,二是认为廉洁教育的对象是领导而不是学生。由此形成了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漠视,致使廉洁教育工作事倍功半。正是由于这种观念在学校的盛行和蔓延,高校内的廉洁气氛并不浓厚。廉洁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廉洁教育不仅仅是社会、社区的事情,还是学校、家庭的事情,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2.社会负面影响较多,缺乏正面的宣传和引导。大学生普遍具有接受社会信息“新奇”“海量”“快捷”的特点,加之大学校园的“半社会化”,导致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受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很深。社会上“求人办事先送礼”“有钱能使鬼推磨”等不正之风盛行更导致了青少年对社会的误读,甚至有些家长直接就将“走后门”“金钱万能”等不良思想灌输到青少年头脑中,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学校、家庭与社会未形成合力。目前,高校内的廉洁教育工作普遍趋于形式化、边缘化,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与学校、家庭与社会未形成教育合力有密切关系。在很多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工作责任不明确,尚未有明文规定具体由哪个部门专门牵头负责管理,所以工作上各职能部门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导致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责任缺失,即在领导机制和工作体制上的不完善致使合力未形成。
4.宣传载体匮乏,活动形式单一。“载体匮乏、形式单一”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一大“硬伤”。在高校,缺乏类似于电视、报纸等影响力大的宣传媒介,导致廉洁教育始终处于一种不高不低的宣传姿态。一方面,高校内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但适合“廉洁教育”这个主题的活动形式却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廉洁教育”这个话题本身就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大学生很少会主动选择这一主题去发掘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
三、建立大学生廉洁教育长效机制的对策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通过伟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来增强抗腐能力。同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尤其是结合中国古代优秀的清廉、诚信、正直的优秀人物与典故,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大学生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优秀传统的“营养”,学会在现代社会中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正直清廉的品性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被各种腐朽的“糖衣炮弹”打倒。
2.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倡导诚信与职业道德。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在大学生中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从校规校纪入手,宣传表彰正面典型,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把大学生廉洁教育当做大学生就业前的一次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发展成为一个做事正派、做人正直的人。
3.以形势政策教育为载体打造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第一课堂。充分利用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订形势政策教育教学计划,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一方面通过先进典型的正面教育,强化学生的廉洁修身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反面典型起到警示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加大力度营造校园廉洁教育文化氛围。学校要加大廉洁教育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公共墙报、电子屏以及校报刊物等校园宣传阵地,经常刊登廉洁教育的宣传专题;在校园内醒目处及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制作廉洁警句格言宣传牌;或以历史故事、廉洁漫画、廉洁警句、谚语为主要内容,编写廉洁教育通易读本;邀请学生家长到学校与学生共同开展廉洁文化互动交流活动,发挥其在家庭中促廉助廉的作用;邀请专家学者为大学生作廉洁教育报告。同时,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举行包括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辩论大赛、网络论坛等形式的廉洁文化主题活动,使廉洁教育与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更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5.建立健全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纵向有领导负责、横向有协调沟通的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立体网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格局。形成统一领导、职责共尽、优势互补、运转协调、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应把大学生廉洁教育纳入学校统一工作规划,与其他工作同步推进。发挥学校的引领功能,充分整合学校资源,推动廉洁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总之,学校应把廉洁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逐步健全廉洁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入手,将校园文化的丰富形式及社会实践活动与廉政教育活动相结合,使廉政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廉洁文化深植学生心中,真正做到对学生的鞭笞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2]蔡蓉英,谭霞.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5).
[3]蔡丽娅.提高新形势下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的实践性思考[J].高教论坛,2009(1).
[4]顏伟红.对有效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7).
[5]邓纯余.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述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