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PD-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意义及对疾病预后价值研究

来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usti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93例患者O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D-L1、PD-L1的表达,分析两者相关性、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PD-1、PD-L1在O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低分化程度OSCC组织中PD-1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组织,发生淋巴结转移和Ⅲ~IV期OSCC组织中PD-L1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发生转移及I~Ⅱ期组织(P<0.05);PD-1、PD-L1阴性患者生存率高于阳性患者(P<0.05).结论:PD-1、PD-L1在OSCC组织中高表达,PD-1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D-L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D-1、PD-L1高表达影响患者生存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Er:YAG激光在患有根尖炎的年轻恒牙根管荡洗方面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76例患有根尖炎的年轻恒前牙或前磨牙随机分成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Er:YAG激光活化荡洗,对照组采用超声荡洗.分别采用WBFRS、Negm评分标准来评价术后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术中WBFRS>2分者分别为11.11%和12.5%(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48 h的EIAP发生率分别为8.33%和30.00%(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6月成功率分别为91.67%和77.5%
目的:探索非综合征型多数牙先天缺失家系中新的致病突变,并为其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遗传学基础.方法:针对收集到的21个非综合征型多数牙先天缺失家系,提取家系核心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先证者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WES)及Sanger测序验证.通过耐受性分析(SIFT)、多态性表现型分析(PolyPhen-2)、突变筛选分析(Mutation Taster)以及突变位点的保守性分析,筛选致病突变,重建比对突变EDAR蛋白与野生型EDAR蛋白三维结构的改变.结果:在21个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患者中发现一个新的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的氢氟酸热处理对氧化锆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爱尔创氧化锆(1)和威兰德氧化锆(2)分别制成2种规格(Ⅰ类:30 mm×10 mm×1 mm,各25个;Ⅱ类:3 mm×3 mm×1 mm,各35个).每种规格试样随机分为5组,A:空白组(A1和A2)、B:喷砂组(B1和B2)、C:5%氢氟酸(C1和C2)、D:9.5%氢氟酸(D1和D2)、E:40%氢氟酸(E1和E2).Ⅰ类试件用于检测表面晶相及抗折强度.从各组Ⅱ类试件中随机抽取一块进行表面形貌的观察,其余试件与离体牙釉质表面粘接后用于
目的:比较使用高速手机、低速手机、挖匙进行乳磨牙活髓切断术的疗效.方法:纳入需进行活髓切断术治疗的深龋或早期牙髓炎乳磨牙240颗,随机分成高速手机组、低速手机组、挖匙组(n=80),于术后1、3、6、12、18、24月复查,并对比其疗效及成功率.结果:以上3组分别有77例、78例和75例完成了随访复查,高速手机组成功率分别为1月100%、3月97.4%、6月96.1%、12月92.2%、18月90.9%、24月89.6%;低速手机组成功率分别为100%、100%、100%、98.7%、98.7%、98.7
目的:比较Hass和MSE扩弓器治疗青少年上颌宽度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8~12岁上颌宽度不足患者,Hass组及MSE组各28例,分别于扩弓前后拍摄CBCT,利用Planmeca Romexis软件进行测量,比较两种方法扩弓前后腭中缝及上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宽度、上颌第一磨牙倾斜度、颊侧牙槽骨高度及上气道最小横截面积等变化,评价两种扩弓的临床效果.结果:MSE组骨性扩弓实现率(83%±12%)明显高于Hass组(65%±17%)(P0.05).结论:MSE扩弓器可有效扩大上颌基骨宽度,获得更多骨效应.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重性精神病,持续性强.患者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出现被害妄想、厌世甚至自杀等行为.建立精神分裂症疾病动物模型能够有助于探索其发病机制,从而优化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文将从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理想动物模型、精神分裂症现有动物模型等方面进行论述,力求进一步完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进而为研究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以及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研究核受体辅激活蛋白7(NCOA7)在缺氧条件下对口腔鳞癌细胞糖酵解过程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染的方法检测口腔鳞癌组织中NCOA7和芳香烃受体(AhR)的表达.用氯化钴构建人舌鳞癌细胞株(SCC9)的缺氧模型.通过siRNA转染、RT-PCR和蛋白印迹等方法分析NCOA7与AhR的相互调节作用及对细胞糖酵解水平的影响.结果:NCOA7和AhR在口腔鳞癌组织细胞核中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001).在缺氧条件下,NCOA7的沉默增强了SCC9细胞的糖酵解水平(P<0.05),而激活Ah
目的 为提高小鼠电激怒模型制备成功率,研制了智能化电刺激系统以满足电激怒实验要求.方法 电刺激系统由计算机窗口界面输入用户的控制参数,通过计算机系统与STM32F103单片机之间的RS232通讯,将用户输入的控制参数传入STM32F103单片机中,控制高压输出电路输出用户所需高压脉冲到鼠笼电极装置,以此激怒小鼠,并在动物实验中应用.结果 制备小鼠激怒模型,通过采用计算机设定电刺激参数,使小鼠激怒模型制备的成功率达90%,并符合实验动物福利的“3R”原则要求,可以满足氯丙嗪对小鼠抗电激怒实验效果观察.结论
目的:探讨大麻二酚(CBD)对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hGMSCs)体外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GMSCs,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CBD处理,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矿化;Real-Time PCR检测细胞成骨分化相关基因(OCN、Col-1、Runx2)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Hes-1),并比较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CBD能促进hGMSCs增殖(P<0.05);随着CBD给药浓度的增加,h
目的:筛选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潜在的关键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表达数集GSE74530、GSE78060和GSE138206,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影响OSCC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结果:FN1、COL1A1、COL1A2、COL3A1、CD44、COL4A1、COL5A1、CXCL8、POSTN和CXCL10被鉴定为hub基因.生存分析显示FN1、CD44、COL5A1、CXCL8的高表达和COL3A1的低表达与预后不良相关.结论:FN1、CD44、COL5A1、CXCL8和CO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