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生的长度拉长,怎样才能活出精彩?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浦区老年大学手风琴乐团的老乐手们聚在一起谈音乐、聊家常,共享快乐人生。摄影/ 郭新洋

  申城初入夏。
  早晨7点,黄浦区淮海路上的淮海坊,一栋小楼里,79岁的朱妹妹(很多上海老人有类似可爱的名字)安顿好老伴的早餐后,准时出门“上班”了。她急促地迈着小碎步,一路上和熟人打着招呼,目的地是南昌路44号——瑞金二路街道“心悦夕阳”心理服务站。
  下午两点钟,上海老年大学古诗词课程上,65岁的张阿姨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她一边低头做笔记,一边示意老师能否定格PPT拍几张照片备份。开课前一个小时,她从崇明辗转两个小时车程到达这里。张阿姨不觉得累,在她的概念里,学习就是最好的老年生活。
  午夜时分,曾任上海某商业大厦高管的方赟(化名)驱车赶回家中。十年前退休后,他在宝山区开办了一家影视公司。每天清晨写剧本,晚上谈业务,一天工作时间十几个小时。方赟的女儿无奈又略带调侃地说:“我爸比我大24岁,比我还忙。”
  三位老人平凡一天,是上海老龄化社会中的一个侧面。如今的老人生活,完全不是过去“颐养天年”的概念,他们的追求和乐趣,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数据显示,到2018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达到1.67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1.9%,且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首次超过15岁以下人口。相对于西方国家的“先富后老”,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也决定了未来要面临更多的挑战。
  上海是全国老龄化最高的城市,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户籍人口1471.16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35.2%,这中间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又占比达15.8%。随着老年人健康余寿和自理能力的提升,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的退休年龄,已经不能成为老人们结束社会贡献的时间节点,很多老人有强烈的愿望继续工作和服务社会。
  当人生的长度拉长,怎样才能活出精彩?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科技学院医药研究院院长刘超建议,中国要走“积极老龄化”之路,即鼓励就地安老、居家养老,老年人参与社会,鼓励老年人再就业,参加社会物质生产。他还建议,引导多方主体参与,参考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所有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制度与社会服务体系。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上海妈妈薛珍珠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位朝气蓬勃的妈妈,无论身体状况还是精神状态,都远没有到接受别人照顾的时间。城市里,越来越多的“薛珍珠”们,希望有参与社会的机会,也需要更多适合这个年龄层的公共活动、休闲娱乐。
  做个积极的老人,是很多老人的愿望,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朱妹妹的“解忧杂货铺”


  没有成摞的办公用品,更没有“格子间”,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更像随时为居民敞开的客厅。社区老人和志愿者用纸模搭建的悉尼歌剧院、京都金阁寺、伦敦塔桥,整齐划一地放置在进门的一整面墙上。这里是南昌路44号——瑞金二路街道“心悦夕阳”心理服务站,一个改变许多老人命运的地方。
  79岁的朱妹妹是“心悦夕阳”志愿者中最年长的一位,也是10年前加入志愿者团队的“元老”。《新民周刊》记者见到她时,她身穿淡紫色针织衫,头发梳得整洁,言语温和,精神抖擞,完全看不出是一个近80岁高龄老人的状态。
  2003年朱妹妹退休,那时她刚刚60岁出头,身体状况很好,和老伴每月退休金加起来一万多元,平时水电煤等开销儿女全包,生活基本没有负担。抱着发挥余热的心态,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一干就是十几年。
居住在淮海坊的朱妹妹老人(左)在社区当了10 年志愿者。

  瑞金二路街道南昌社区总支书记王娟说,整个南昌社区16个居民区,老年人居民占46%,其中独居老人又占比10%。孤独、失落等心理在他们中发生率高出一般老年群体。2009年“心悦夕阳”招募了首批志愿者,朱妹妹成为了二十多名志愿者队伍的“排头兵”。
  这天上午,朱妹妹像往常一样步行至上班地点,坐在电话机前,查询前一天当班志愿者的通话记录。没过几分钟,电话铃就响了。来电的是朱妹妹认识的一位老伯,也住在瑞金二路街道。聽到是朱妹妹的声音,老伯本来支支吾吾的表述开始变得急促。
  “我想换个保姆,她对我不好。”“具体是哪里不太好呢?我帮你想想办法。”朱妹妹说,老伯的子女都在国外,基本诉求就是换保姆。还有一位老人绕了个“小圈子”后,吐露了自己的苦恼:痔疮变严重了,没想好要不要去看医生。
  “以前不明白为什么老邻居突然养了几十只流浪猫,培训后,才发现根源是老人内心孤独,后来发展为认知障碍。”朱妹妹告诉《新民周刊》,社区工作琐碎且特别考验耐心,谁家是孤寡、独居老人,谁家吃什么药,谁家子女在国外,谁家水电煤几号交,几乎每个人的情况都装在她脑海里的那间“解忧杂货铺”。“有些老人不太好意思跟年轻的社工说,更愿意跟同龄人交流,所以需要我们的存在,既解决心理困惑又充当养老顾问。”
  王娟说,别看朱妹妹最年长,却是最得力的志愿者。她是“一对五”结对的老伙伴负责人,经常与结对的老人通电话、见面,实时掌握老人情况;她也是社区党员巡逻队队员,党龄60年,上午和下午分别巡逻两小时,关注防火防盗、垃圾分类等;她还是民情气象员,主要收集民意,反馈到居委会;有时工作行程有冲撞,实在排不开,朱妹妹还找来老伴临时顶替两三个小时的班。

七十岁的“工作狂人”


  退休后还希望继续工作,这已经是很多老人普遍的心态。如今不少老年人想要“找点事做做”,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
  滨江的一间茶楼,方赟和几个老友正在聊收藏、聊剧本、聊投资。席间,方赟用洪亮的嗓音、借着怀旧的氛围感慨道:“我做过最正确的事,就是没有安逸地养老,而是开办了自己的影视公司。”方赟的社交圈子很广,一周基本四天要应酬。应酬结束,休息到凌晨三四点,醒来继续写剧本。“时间点比较安静,如果状态好,很快几千字就出来了。”
  方赟的人生节奏,有种与他70岁年龄不太匹配的感觉。用他自己的话说,时间是宝贵的,每一秒都要活得精彩。目前,方赟撰写的三本小说即将上市,其中一本被影视大佬改编成了影视作品,收藏古董的资源开拓也正在打开新局面。方赟从未想过停下来。“我和我爱人都是工作狂,她有自己的艺术团,我俩各忙各的,乐此不疲。”
上海某公园内老人们自弹自唱寻快乐。摄影/ 种楠
走红网络的“时尚奶奶团”,平均年龄67岁,平均身高175cm。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当然,创业有风险,如果闯荡失败,一辈子的积蓄可能会打水漂。考虑到父辈们的身体承受能力,大多数子女对父辈创业之举并不赞同,但对就业接受度较高。调查中发现,身体状况较好、教育程度较高、专业程度高的老人,退休后再就业也越容易。部分专家级老人退休后多从事顾问等工作,薪酬也相对较高。
  63岁的谢培香(化名)在一家航天科研单位担任高级工程师。临近退休,单位的负责人找到谢培香,希望她能够接受返聘继续发挥余热。“单位里来了很多年轻人,我又是高级工程师,单位希望我能够再干一干,带一带年轻人。”
  谢培香和家人商量后同意单位返聘,她与单位签订的合同为一年一签,待遇方面除了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外,年底还会有奖金。总体算下来,每月大概有八九千元的收入。与之前的工作重点不同,谢培香返聘后,更多起到的是“传帮带”的作用。
  不是每个老年人都像谢培香一样顺利得到返聘机会。王阿姨退休后,由于原单位没有返聘机制,最终放弃了再就业的念头。而一些不具有专业技术的退休老人,在再就业选择时,只能选择像家政、餐饮、保安等对年龄限制较宽的服务行业。而这些行业往往是卖力气的活,而且没有保障。
  “找老乡介绍的保安工作,风吹日晒挺辛苦的,也不签合同,相当于干一天算一天的錢。”张叔叔说。
  法律上对于老年人就业保障有待补足。根据《劳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如果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老人,只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这就意味着双方达成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在劳务关系中,用人方支付一定报酬,但不用承担节假日、加班工资、辞退后的赔偿金等义务。
  “企业也不太敢用没有法律保护的员工,一旦发生问题,企业要负担的责任就会很大。”人力资源经理刘洋表示,在劳动合同关系下,当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意外,劳动者可以拿到工伤保险的赔偿。“再就业的老人签订用人合同时,合同中应更加详实,约定好权责。”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退休老人的就业需求与求职供应量之间的屏障,是客观存在的。数据统计显示,一方面,全国离退休人才网中的数万名注册求职的老年人,求职者年龄层主要集中在50岁到70岁之间,其中占比最大的是60岁到70岁,占比60%。
  另一方面,人才市场并没有专门的老年人求职招聘会,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工作岗位少之又少。大部分招人的单位,不愿意接受老年求职者。
  养老业内有一句话:中国养老先看上海,上海养老先看日本。鉴于日本老年人超就业人口12%的高占比,以及他们百岁老人仍能就业的典型事例,上海可借鉴一些创新之策。
  今年,日本一项老年人相关政策修订草案提出建设“不老社会”,鼓励老年人继续就业,公共养老金可待70岁以后再领取。新政还包括一系列鼓励日本老人再就业的措施,希望60岁至64岁人口就业率能从2016年的63.6%提高至2020年的67%。
  相比日本的老年人促就业计划,上海的做法更多还在志愿者层面。
  积极老龄化其实是老年人的需求,他们希望过上有尊严、有满足感、有乐趣的老年生活。当老人们想要做一个积极的老人时,社会是否准备好了?
其他文献
2020年3月19日, 标普500指数大跌7%触发熔断机制,暂停交易15分钟,为本月来第四次、史上第五次熔断。  黑色的十天,令美国投资者备感煎熬的十天,美股十天内四次熔断,道琼斯指数几乎抹去特朗普上任以来全部涨幅!也难怪巴菲特说“活久见”,1988年美国设立熔断机制以来的五次熔断,居然四次就集中在短短的十天之内,这出乎了所有美国金融界分析人士的预料。  网上流传着巴菲特的段子:  3月8日,巴菲
有军事专家认为,美国对伊朗少将苏莱曼尼的无人机打击,是在太空武器支援下开展的,是其明确建立太空军、要把军事领导权扩充到太空的一次实战。对此,中国该如何应对?  2020年1月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伊朗外长扎里夫通电话。  王毅表示,美方的军事冒险行为,违背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将加剧地区局势的紧张动荡。中方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军事手段没有出路,极限施压更行不通。非战之地  上海社会
詹小洪  政府总量掌控,向民众定量平价供应口罩。  自从1月20日,韩国发现第一例新冠肺炎以来,到3月3日,短短的43天,确诊病例达到了5186例,死亡31人,为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增加,体温计、洗手消毒液、防护服尤其是口罩供应就显得极为紧张,口罩销售价格直线上升。近期韩国人最常用的KF94口罩,疫情前是700-800韩元一枚(合人民币约4.5元),目前在
全中国最会说话的人大概都来了。  马东、蔡康永、高晓松以及十八路辩友聚集在《奇葩说》的录制现场。马东和高晓松,京片子,能侃;姜思达、范湉湉、肖骁等选手,为了让观众记住自己使出浑身解数,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嘚不嘚嘚不嘚,说晕一个是一个。  夹在两方人马之中,蔡康永稳如泰山,我自岿然不动,轻松化解各种奇葩话题以及敌方友方射来的暗箭,成功站稳了脚跟。  从《康熙来了》到《奇葩说》,15年来,蔡康永牢牢掌握
它很可能成为奥斯卡奖创设以来第二部夺魁的一战电影。  年岁交替正是欧美影坛最闹猛之时,各种影评奖、学院奖、公会奖、“年度十佳”以及金球奖纷纷出笼。有一部看似陈旧题材、几乎单色影调且无大明星领衔的影片,像一匹黑马杀出,迄今已获大大小小几十个奖,它就是英美联合摄制的战争片《1917》。据知,该片可望引进。  顾名思义,该片是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比于二战电影,一战电影的确甚少,原因之一是当时电影技术欠
带血的牛排,欧洲人喜爱的美味。  由美国加州科学研究院的阿莱姆·塞吉德博士带领的国际科学考古队“迪基卡研究项目组”。在2000年发现了人类祖先最早开始使用石器以及捕捉食用大型哺乳动物的证据。  他们找到了切掉骨头上的肉的切痕和敲破骨头以提取骨髓的敲打痕迹,可以证明这是使用过石器的骨骼化石。他们研究之后发现,这些骨骼的时间可以粗略地追溯到340万年前,是人类祖先使用石器餐具吃肉的第一手证据。  大约
刘迪  如拉韩国入伙的真实意图是包围中国,则韩国绝不会上当。  有人说,目前日韩关系已跌入“最低谷”。此前两国在历史、领土、经济方面的争执,已致双边关系冰冻,而这次“G7扩员”一事,又让这种关系雪上加霜。  今年G7,美国是议长国。今年5月,特朗普突发奇想,提出G7扩员,他急匆匆点名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再加上韩国,要搞一个“G11”,后来他又说,还要拉上巴西,搞一个“G12”。但特朗普未承想,
沈逸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很大程度上,起决定作用的是西方政治领导人的战略抉择。  无论是否使用大流行这个概念,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充分显示了自己在全球扩展的速度,以及在公共卫生和健康领域,对人类构成的威胁和挑战。  应对新冠病毒,各国正在做出自己的选择。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应对疾病控制的制度设计与安排被各方褒奖、也被预期应该有充分技术和资源储备的美国,如何应对疫情的挑战,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
G7外长会5月3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  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早已不是以前那个中国,世界却似乎还是120年前的那个世界。  今年5月,中国国内的爱国画手“乌合麒麟”在西方七国集团(G7)外长会召开之际,创作了一幅做旧艺术方式的老照片,把G7会议跟120年前的八国联军做了一个结合创作,将当年侵华的八国联军画成了“G7”,并说道:
上期封面  (2019年30期)  古城遗址向来就是一個自带神秘光环的地方,尤其是那些仍在挖掘被保护起来的。  但老实说,杭州良渚的古城遗址,在今年7月6日申遗成功之前,记者只知道它的玉非常有名,一直没有机会去一睹真容。  7月7日,古城遗址公园对外开放。首次开放的是此次申遗范围的核心城址区。但为了起到保护作用,公园每天限定3000人次,所以想要去参观遗址的朋友们需要提前预约。如果贸然前往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