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使是一块砖头,也要做一块会走路的砖头,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一
“月亮就是月亮,星星永远无法超越你的光芒!”微微在纪念册上的留言虽然有点拽,但它的确反映了我曾在老师和同学心中的状态。过去的日子用众星捧月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我出尽了风头,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带着这种状态,我进入了一所省重点中学。“四好少年”、“省作文竞赛一等奖”的光环,让我着实炫耀了一番。入学一周后我理所当然地成了学习委员。
二
随之而来的月考,把我推向了五彩云端。
数学考试加试了两道超纲题,整张卷子我一气呵成,可最后一道印在卷子背后的题我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解题思路,在铃响的一刹那我还是放弃了。
成绩一科科出来,英语、语文连续的最高分,让我更渴望坐第一把交椅。在一个燥热的下午,班主任把数学卷子发了下来,我的卷子上赫然写着120分,我先是一喜,接着是一愣:整张卷子除了最后一道题,全部被画了勾。数学老师踩着放学的铃声兴冲冲地走进教室,“我们班出了个满分呐!”随后目光直射到我身上,同学们的感叹随之而来,我却急匆匆地收拾好书包……晚上回到家,我在空白处填上了正确答案。
第二天,名次出来了,我第一,小B第二,他比我低8分,第三名比我低12分。那道被我填上的题是10分。我承认自己喜欢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可我心里的那份不安让我度日如年。我把卷子拿到老师跟前,刚想开口……老师抬头望着我说:“继续努力啊,整张卷子都答得这么流畅,难得啊……”那目光柔和得让我心醉。我一个劲儿地点头,鬼使神差般地咽回了想说的话。
三
期中考试过后,一切都变了,我从天上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所有的题目都让我很不适应,一科科考下来,我知道砸了!
发榜时,我的名字前面清清楚楚地写着18,第一名是小B。
家长会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年级主任说了这样一段话:“考试就是这样,不要以为书本上的会了就万事大吉,这次考试才是真实水平的测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考试,我希望同学和家长能正视这次成绩,我们排名次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知道自身的差距!就好比一个金字塔,只有一块砖成为塔尖,而其他人只能依据不同的能力放在下面……”
家长会结束后班主任对妈妈说:“她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她已经很努力了,你不要责怪她……”此时,我就站在门口听着,再没有一句话能像这句如此震撼我,它对于我是致命的打击!
四
一路上,我没说一句话,努力克制着自己的眼泪。“她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她已经很努力了,你不要责怪她!”老师嘱咐妈妈的话,彻底把我“踢倒”了!
“只有一块砖可以做塔尖!”
坐在台灯下,我拼命地演算着一道道考试时不会或做错的题。妈妈悄悄走到我身边,把一杯高乐高放在桌角,我一把把它推到了地上,杯子碎了,我的眼泪在杯中的液体溅出的一刹那涌了出来。
我拼命地吼道:“您以为喝这个,我就会变聪明吗?我笨!您知不知道,知不知道?我就是那块永远被压在下面的砖头!”我一遍遍吼着,在纸上一遍遍划着那道做不出的题。我猛劲儿地抓住自己的头发,狠狠地揪着。
不知道是不是剧烈的阵痛激活了我的大脑,这道题终于被我解了出来,我如释重负般放下笔,舒了口气,“我做出来了!”妈妈这才回过神,一个巴掌打在我的手上,一下子抱住了我的头,一遍遍抚摸着我,“即使你笨又怎样,是一块砖头又怎么样,你要能搬动自己,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五
接下来的日子更难熬,我不再是班里的焦点。班干部改选,我没有被撤掉,只是又多了一个学习委员,是小B。我的话少了,目光也收回到了自己的脚面。
好像所有该发生的和不该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原定由我和另外两名同学去参加的论坛,也把我换了下来。
平静得没有一点波澜的日子,让我也平静了,好像没有刻意地去追求平和,却反倒得到了平和。
我分析着每道题、每一个知识点,我买了一系列的练习题,每学完一部分就及时地做题巩固。天气好的时候,我会骑车去C大,在英语角里混。
从云梯上摔下来的感觉不好受,我突然变得很敏感,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鼻子发酸。
我用文字记载着自己的一切喜怒哀乐,宣泄着,当我毫无保留地在纸和笔间停留时,我才感到如释重负。我总在心里默默念着,“我能行”,做砖头也要做一块会走路的砖头,要有能力寻找自己的位置。
烦闷时,我就奔跑,跑到筋疲力尽时,大口大口喘着气,让新鲜的空气灌进我的身体,把闷气换出来。
六
期末考试,我的数学差一分满分,挤进了年级的前五十名,老师通知我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我想以后我再也不会去“享受”如仙的感觉了,踩着云彩远没有脚踏实地踏实。
即使是一块砖头,也要做一块会走路的砖头,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摘编自《课外阅读》)
编辑/袁芳
一
“月亮就是月亮,星星永远无法超越你的光芒!”微微在纪念册上的留言虽然有点拽,但它的确反映了我曾在老师和同学心中的状态。过去的日子用众星捧月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我出尽了风头,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带着这种状态,我进入了一所省重点中学。“四好少年”、“省作文竞赛一等奖”的光环,让我着实炫耀了一番。入学一周后我理所当然地成了学习委员。
二
随之而来的月考,把我推向了五彩云端。
数学考试加试了两道超纲题,整张卷子我一气呵成,可最后一道印在卷子背后的题我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解题思路,在铃响的一刹那我还是放弃了。
成绩一科科出来,英语、语文连续的最高分,让我更渴望坐第一把交椅。在一个燥热的下午,班主任把数学卷子发了下来,我的卷子上赫然写着120分,我先是一喜,接着是一愣:整张卷子除了最后一道题,全部被画了勾。数学老师踩着放学的铃声兴冲冲地走进教室,“我们班出了个满分呐!”随后目光直射到我身上,同学们的感叹随之而来,我却急匆匆地收拾好书包……晚上回到家,我在空白处填上了正确答案。
第二天,名次出来了,我第一,小B第二,他比我低8分,第三名比我低12分。那道被我填上的题是10分。我承认自己喜欢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可我心里的那份不安让我度日如年。我把卷子拿到老师跟前,刚想开口……老师抬头望着我说:“继续努力啊,整张卷子都答得这么流畅,难得啊……”那目光柔和得让我心醉。我一个劲儿地点头,鬼使神差般地咽回了想说的话。
三
期中考试过后,一切都变了,我从天上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所有的题目都让我很不适应,一科科考下来,我知道砸了!
发榜时,我的名字前面清清楚楚地写着18,第一名是小B。
家长会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年级主任说了这样一段话:“考试就是这样,不要以为书本上的会了就万事大吉,这次考试才是真实水平的测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考试,我希望同学和家长能正视这次成绩,我们排名次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知道自身的差距!就好比一个金字塔,只有一块砖成为塔尖,而其他人只能依据不同的能力放在下面……”
家长会结束后班主任对妈妈说:“她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她已经很努力了,你不要责怪她……”此时,我就站在门口听着,再没有一句话能像这句如此震撼我,它对于我是致命的打击!
四
一路上,我没说一句话,努力克制着自己的眼泪。“她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她已经很努力了,你不要责怪她!”老师嘱咐妈妈的话,彻底把我“踢倒”了!
“只有一块砖可以做塔尖!”
坐在台灯下,我拼命地演算着一道道考试时不会或做错的题。妈妈悄悄走到我身边,把一杯高乐高放在桌角,我一把把它推到了地上,杯子碎了,我的眼泪在杯中的液体溅出的一刹那涌了出来。
我拼命地吼道:“您以为喝这个,我就会变聪明吗?我笨!您知不知道,知不知道?我就是那块永远被压在下面的砖头!”我一遍遍吼着,在纸上一遍遍划着那道做不出的题。我猛劲儿地抓住自己的头发,狠狠地揪着。
不知道是不是剧烈的阵痛激活了我的大脑,这道题终于被我解了出来,我如释重负般放下笔,舒了口气,“我做出来了!”妈妈这才回过神,一个巴掌打在我的手上,一下子抱住了我的头,一遍遍抚摸着我,“即使你笨又怎样,是一块砖头又怎么样,你要能搬动自己,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五
接下来的日子更难熬,我不再是班里的焦点。班干部改选,我没有被撤掉,只是又多了一个学习委员,是小B。我的话少了,目光也收回到了自己的脚面。
好像所有该发生的和不该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原定由我和另外两名同学去参加的论坛,也把我换了下来。
平静得没有一点波澜的日子,让我也平静了,好像没有刻意地去追求平和,却反倒得到了平和。
我分析着每道题、每一个知识点,我买了一系列的练习题,每学完一部分就及时地做题巩固。天气好的时候,我会骑车去C大,在英语角里混。
从云梯上摔下来的感觉不好受,我突然变得很敏感,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鼻子发酸。
我用文字记载着自己的一切喜怒哀乐,宣泄着,当我毫无保留地在纸和笔间停留时,我才感到如释重负。我总在心里默默念着,“我能行”,做砖头也要做一块会走路的砖头,要有能力寻找自己的位置。
烦闷时,我就奔跑,跑到筋疲力尽时,大口大口喘着气,让新鲜的空气灌进我的身体,把闷气换出来。
六
期末考试,我的数学差一分满分,挤进了年级的前五十名,老师通知我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我想以后我再也不会去“享受”如仙的感觉了,踩着云彩远没有脚踏实地踏实。
即使是一块砖头,也要做一块会走路的砖头,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摘编自《课外阅读》)
编辑/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