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差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实施误区
  误区1:简单分层,“差异教学”异化为“差别对待”。
  很多教师理想中的差异教学,往往计划实施以下流程:分层定标、分层施教、分层练习、分层评价等。然而,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几乎无法完成。某教师通过一次或几次考试的成绩,将学生的数学水平简单分成“A、B、C”等,课堂提问也按难度高低实施针对性指向提问,并且花了许多时间设计不同难度的分层练习让学生选择。实际上,一个班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片面追求差异化,一是教学时间无法满足需要,二是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活动无法有序安排。而教师提供的选择性分层练习,表面上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同的成就,却在他们心中划分出了“三六九等”。这样的差异教学变成了差别对待,伤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误区2:教学要求被降低,“差异教学”异化为“差生教学”。
  当前的教材经常在呈现解决问题的一两种方法后,提出类似“你还有不同的算法(想法)吗?”“你还有什么发现?”“你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等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不仅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要合理运用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以人教版五上“梯形的面积”为例,有的教师只满足于学生会掌握“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两个知识点,对教材中呈现的“把一个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两幅情境图视而不见,没有对“分割转化”的方法进行创生延伸,也与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理念相悖。为了照顾中等生和学困生而减缓教学坡度,降低教学目标,对低发展层的学生不敢“放手”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多了简单重复的基础训练,少了数学思想的升华和多维度思考习惯的培养,这对于学有余力的学优生发展来说极为不公,这并不是科学和完整意义上的差异教学,而是“差生教学”。这也是部分教师基于“抓哪部分学生,做哪些强化训练更快、更容易出成绩”的现实考虑,没有真正认识到“有差异,无差生”,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误区3:标准缺失,差异扩大导致两极分化。
  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实施差异教学不是消除差异,而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有的教师在实施中片面地认为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就没有必要进行统一的基本要求,只要学生都努力了、受益了就达到差异教学的目标。这样缺失了可供衡量的客观标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少了动力。就如有学生在解决问题或空间观念方面较薄弱,但计算能力却较强,而此时教师如果只注重他的计算水平的训练和提高,要求他加倍努力,对解决问题和空间观念方面在练习和评价中放任自流,这会导致学生在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学习能力上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扩大了个体差异,甚至让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自信。
  二、纠偏对策
  对策1:动态分层,交叉学习。
  在“多元智能理论“中,将人类的智能分成了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等七个范畴,根据多元化智能差异,我们可以将学生进行动态的“交叉分层”。不同单元、不同课型,可能出现不同的分层标准,一位学生的所属组别不再固定。教师不做固定和硬性的划分,也没有对学生的座位进行固定分组的调整,代之以动态的、激励的、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每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课型编排二到四种班级座位,在课前通知学生按要求坐好。并且不能“一成不变”,要“能上能下”,保护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备课中,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充分预想到各层次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注重各层次学生间的差异,并以差异作为学生学习提升的阶梯,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层层递进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水平。
  对策2:合理引导,融会贯通。
  重视学生的认知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数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有差异地发展。
  借鉴叶育新老师执教六上“分数除法应用题”一课。课堂上教师出示一道题:“图书馆有科技书400本,比故事书少,故事书有多少本?”学生先后讨论得出三种解答:400-
  师:很好,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分数应用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很多解法看起来不同,其实是存在内在联系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算术解其实源于方程解。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解题过程中结合线段图认真研究数量关系,学会用方程解决分数应用题。
  我们看到,叶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解法,在不同中寻找内在联系,从而把握数学本质。不同方程解间的比较让学生明晰算法的内在联系,而算式解和方程解间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列式的演变的原因,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促进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内化。真正做到重视学生的认知差异,为理解而教。
  对策3:互动学习,异步发展。
  差异教学不仅强调教学中的分层施教,分层辅导,更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往,重视学生群体的互动学习,让他们在相互帮助中共同提高,实现差异参与,异步发展。例如,在学习了六下“比例”单元后,教师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数学实践活动: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搭配组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他们自己准备工具,测量出学校的各个建筑、场馆间的实际长度数据,并讨论制定合理的比例尺,计算出图上距离,最后画在适当的纸上,完成学校的平面图。
  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每位学生都需要和同学讨论、分工、配合、交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综合运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单位间的换算、绘制平面图,整理并汇报展示本组测量计算结果和学校平面图,最后一起分享实践活动自评表。在组内成员互动、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教师与学习小组互动中开展交流、质疑与讨论,学生通过交流学习经验,提出学习想法,取长补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感受自我的独特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林则徐小学)
其他文献
滇桂边境是我国通往东南亚的桥梁,承担着维护国家西南地区安全的重任,是我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关注的重点地区。"兴边富民"政策实施以来,边境地区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城镇化模式。但边境涉及国内外各种利益主体,通过边境发展实现区域均衡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云南两省(自治区)共12个边境城镇进行调研,总结目前边境口岸经济、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发展情况,分析两省
人们常说,管人先管心。作为校长,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更要讲究高超的领导艺术。如果能把学校所有的力量都调动起来,尤其能把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提升起来,那么办好一所学校就指日可待了。笔者担任校长10年来,历经城镇与农村不同类型学校,始终秉持真诚待人处事,与班子成员齐心协力,打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学校办学特色。  一、健全制度,奠定信任之石  建章立法是和谐校园、人文校园的基础,是依法治校
运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NSYS,研究铝质船舶加筋板在单轴拉—压循环载荷下的极限强度特性,重点讨论铝质加筋板热影响区的分布方式、热影响区的范围大小、不同循环载荷历程对铝
【摘 要】英语完形填空是中学、大学历来成熟的考题题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训练,是高考完型填空也更加成熟和有规律,中学生要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完形填空题型的把握和解题技巧训练是不可缺少的。  【关键词】中学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技巧  “完形填空”和其他题型有着明显不同,该题型更加突出考查和测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既不同于单纯的语法和词性的测试,也不同于阅读理解对文章的整
随着港口业务量进一步增加,给船舶引航工作带来更大挑战。传统技术不论是精确度还是稳定性均难以满足现代船舶引航工作需求,这就需要发挥新技术在船舶引航中的优势,保证船舶
为确保上庙水库坝线布置方案整体较优,结合现场踏勘和地质钻探成果,对坝址区主要地质问题及坝线比选进行详细论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坝线优于下坝线,推荐上坝线为本工程的推荐坝线,适宜建混凝土重力坝。
文章结合项目实例,对航电枢纽工程中泄水闸混凝土搅拌桩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在阐述施工步骤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泥搅拌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实践证明,混凝土搅拌桩技
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往往能以富有激情的个性化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以美妙风趣的语言打动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从教师课堂教学有声语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因为语文课文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获取知识技能的材料、凭借,所以,不应把课文仅仅当作是教师传授的“内容”,更不能把课文内容与教学内容等同起来,必须深刻认识并充分发挥语文课文的“例子”功能。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注意抓住课文的关键处,合理呈现课文内容,优化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心理同化,还原课文内容  新课程的实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且无论是研究数的知识还是形的知识,都需要计算。纵观小学阶段数学教材,每个年级均有安排与计算有关的教学内容。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