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学专业课教学质量输送高技能人才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总体上来说,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逐渐进行改革,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到很多学科的专业课程当中,所以各院校也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在职业教育当中,农学是其中专业性较强的一门基础课程,很多知识需要熟练掌握理论才能开展教学,所以作为教师来讲,应该采取有效手段,不断改善现有的教学情况。其实对于理论教学来说,兴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在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培养足够的兴趣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农学专业课; 教学; 有效性
  众所周知,农学这门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教学当中涉及到很多内容,很多知识只有学生加强记忆才能有效学习。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农学这门专业课本身虽然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其实践也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加以指导,很多学生在知识内容的识记上都存在困难,如果理论课程过多,实践操作上也会存在问题,直接给教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所以作为教师来说,应该掌握好课堂节奏,这样才能找到最为适宜的教学方法,本文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学习活动来说,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作为教师来讲应该对其有足够的重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实总体上来说,农学专业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所以很多学生反映在学习过程当中非常枯燥,对于这个问题来说,我们应该重视教学氛围的创设,这才能融入情境,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举例来说,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课程的视频,或者讲一段和教学内容有所关联的小故事,迅速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氛围当中;其次在进行知识内容的讲授时,教师可使用联想记忆法,举例来说,光合作用的内容讲述上,教师可以举例子,植物穿着绿色衣服之后就可以通过很少的养分来形成足以供养自身的养料。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生活上的内容进行融合,举例来说,在进行无氧运动之后人们会呼吸困难和腰腿疼痛,其原因是什么呢?让学生在讨论和探讨当中产生求知欲望,将这些好奇心应用到接下来内容的学习当中。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及时把握时机,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积极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二、积极改变教学方法
  正常来说,在旧有的教学体系当中,理论知识教学阶段,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大多为填鸭式,其对于学生的主题地位是没有足够重视的,这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不断制约学生的创造力。其實作为教师来讲,应该及时改换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让教学效果得到充足的发挥。
  首先需要我们针对现有的教学手段进行不断改进,例如实物展示,这样才能让学生更积极地感受到教材当中的知识,大大改善了教学内容中乏味、枯燥的问题,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拓思维方面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其次教师应该提高对现代化技术的重视程度,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技术。对于现阶段的教学工作来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多媒体课件就能够直接教学工作当中的理论知识加以实体化,将其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来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跟好地融入到整个小学工作当中。
  最后,教学光盘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具,在教学过程当中,播放教学当中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直接看到作物成长的过程,并且对工艺手段有一个更系统的认识。使学生从宏观角度来更加详细的了解农学知识。辅助教学工具的使用能够进一步使得教学手段得以更新,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三、注重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在农学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真正从学生本身出发去教学,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同样的教学内容,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能够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注重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穿插写与农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如网络新闻、时事政治等,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收集一些与新课相关的新闻等,在课上与大家分享交流。学生对身边息息相关的内容更容易产生学习的积极性,缓解学生学习农学的疲惫心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学生的反映做出适当的课堂调整,采用提问设疑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有利于课堂氛围的缓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重视将学生设计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增加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享受课堂互动学习的氛围,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自身对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农学课教学的效率。
  四、课堂外多实践
  农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本专业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课本,而应进行大量实践。实践探究既是科学的学习目标,又是科学的学习方式。学生动手能力强,对于实践课兴趣很高,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对实践的热情,多开展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到农科所参观,感受高新技术的发展给农业带来的变化,认识现代化农业的新仪器和设备,使他们逐步改变认识进而提高对农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不同地区的田间地头,观察记录农作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的差别,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对照实验来验证分析结果。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此环节的积极性很高。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于实验中知识点掌握得比较透彻且印象深刻。可见,将课堂与实践结合起来是提高农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此外,教师应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农学之美,收获对生命之美的感悟。
  五、结语
  经过前文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想要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来讲,应该时刻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并且积极进行方案的设计,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不断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也应该重视专业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有效发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获得更为轻松的分为和更为扎实的知识,进而给实践环节带来足够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林荣芳. 高等农业院校中美术教育对农学类专业教育的促进作用[J]. 艺术探索, 2008, 22(1):73-73.
  [2]王莉. 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J]. 现代企业教育, 2014(24):409-409.
  [3]刘兴录. 中职学校专业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 职业, 2017(2):83-84.
  [4]曹珂珂, 张立丰, 杨贤松.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细胞生物学改革方法探索[J].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22(14):158-159.
其他文献
疏浚工程属于水利工程的范畴,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工程目的而进行的。疏浚工程施工要经过挖掘、提升、输移、处理几个过程,对于特别坚硬的底质,还要进行预处理。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选择什么类型的挖泥船,采取什么形式的施工组合,以达到预定的工程目的,是我们在疏浚工程中常常首先遇到的问题。  所谓疏浚工程的施工组合就是选用什么设备组合起来,完成疏浚工程的全部施工过程。这主要取决于工程目的和施工条件,一般常见的施工
期刊
1923年,罗塞夫在研究半导体SIC时有杂质的P-N结中有光发射,研究出的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一直都没受到过重视。随着电子工业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到60年代,显示技术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人们研究出PDP激光显示等离子显示板、LCD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LED)、电致变色显示ECD、电泳显示EPID等多种新型显示技术。由于半导体的制作和加工工艺逐步成熟及完善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环境资源制约,闲置土地现象突出,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成为国土管理的重点工作。从多方面分析闲置土地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闲置土地措施,并提出闲置土地处置建议。  关键词:闲置土地;成因分析;处置建议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同时,土地粗放浪费现象依然严重,闲置土地大量涌现。因此,研究解决闲置土地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能够加强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从而更
摘 要:新技术的应用是推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和施工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后浇带是为了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影响,在梁、板等结构中预留的具有一定宽度的混凝土带。后浇带可以解决沉降差、减小温度收缩影响,因此在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中有广泛应用。但是在不同的结构部位,后浇带的施工技术也有一定差异,需要建筑企业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并采取科学的质量管理措施,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 
摘 要:高压断路器是保证电力系统可以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而在高压断路器中液压机构是其运行的核心机构,保证液压机构的正常运行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一定要详细了解液压机构的运行流程,确保液压机构在发生故障时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排查,及时的处理,确保高压断路器可以穩定运行。本文对GIS高压断路器液压机构故障的诊断方法和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高压断路器;液压机构;故障;检修  引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体育保健课;现状;对策  高校体育保健课是为身体比较弱,有某种疾病(临时性和永久性)和身体某部分器官有些缺陷的学生开设的,其目的是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是进行体育医疗和康复的手段。参加体育保健课的学生须经医生检查确认,不能正常参加体育课学习,由本人申请,经院和体育教学部批准才能参加。  1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