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爵士乐先驱徐永兆的海南晚年

来源 :城际生活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hao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著名音乐人徐日勤的父亲;邓丽君最早期由美声歌剧唱法转变为流行音乐唱腔的启蒙老师;也是香港多位六七十年代当红影视歌星及音乐人的启蒙老师,可以说是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上的殿堂级人物。”徐永兆病危之际,香港《大公报》曾这样评价他。
  2012年的海口,咖啡厅里总游动着大开发时期的浮躁气息。衣着体面的中年人聚在一起,打着扑克麻将,聊着房产土地。无数翻滚的唇舌发出嗡嗡的噪声,将潮湿的烟味搅进凝结的空气——就在这样一间咖啡厅里,几位曾经的“闯海人”坐在一起,聊起记忆中一幅共同的画面: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沉醉于自己的音乐,海南二十年跌宕发展、每天上演的成与败,五光十色,却在琴声中都消退为舞台的背景——这位老人,早年闯海的一批人,大都记得他,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中国爵士乐先驱、香港西洋流行音乐发展史上的教父级人物徐永兆。
  在中国流行音乐界,“白头翁”三个字代表着无尽的故事与传说:邓丽君的老师和曲作者、徐宗汉的侄子、徐日勤的父亲、19岁全球巡演、越南经商、扎根海南……种种传奇,真假莫辨。幸而,这一天,在座的“闯海人”中既有徐老的搭档、合伙人,又有他的学生,只言片语中,一个理想主义者大起大落的一生,逐渐轮廓鲜明,使人钦敬,又令人扼腕。
  
  “第一个弹爵士乐的中国人”
  1931年,徐永兆出生于香港名门——香港“茶叶大王”徐氏家族。他的奶奶是美国人,姑姑是近代中国大名鼎鼎的革命家、慈善家徐宗汉,黄兴的第二任夫人、国民党元老。优良的家世,使他从小接受了系统的西方音乐教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香港是中国最早接触到爵士乐的地区,仅有的几位爵士乐手都是外国人。一次偶然,年仅几岁的徐永兆结识一位牧师,受其影响开始“玩爵士”。这一“玩”,就“玩”了一辈子。当时,家里请来老师来教古典音乐,调皮的徐永兆总擅自把古典乐曲改成爵士乐旋律,屡屡被老师告状。
  成年后,徐永兆听从父母之命考入医科大学,因厌恶解剖辍学,开始专注于爵士乐学习。19岁那年,凭借出色的天分和爵士乐造诣,徐永兆获得香港音乐大奖,并开始全球巡回演出,被港媒誉为“第一个弹爵士乐的中国人”,为华人赢得莫大的荣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尚未走红的邓丽君师从徐永兆门下,并在徐的启蒙下,完成了从美声唱法到流行唱法的成功转型。其后,徐小凤、黄沾、郑少秋、沈殿霞等一大批港台明星,都先后求教于徐永兆。演出和教学之余,徐还创作了大量乐曲,包括邓丽君演唱的《我一见你就笑》,和多部香港老电影的配乐,都是他做的曲。
  有人认为,徐永兆一生最成功的作品,就是他的二儿子——大师级音乐人、被黄沾誉为“香港流行乐坛第二代精英”的徐日勤。这位香港首屈一指的作曲家、演唱会总监,与谭咏麟、梅艳芳、陈百强、林忆莲、张学友、张国荣、杜德伟、罗文、陈慧娴等都有合作。其作曲的《相思风雨中》、《朝朝暮暮》等名曲更是红极一时。
  
  海南首家夜总会缔造者
  1971年,正处于辉煌巅峰的徐永兆,却突然“消失”了。有关此事,坊间猜测颇多。“徐老生性率真洒脱。他跟我说,年过而立,开始厌倦了满世界的巡演,想去经商。”徐永兆晚年的关门弟子谢非说,“1971年,徐老去越南经商,几经沉浮,最成功的时候买下过一整个岛屿。8年后赶上中越战争、越南排华,离开越南时什么都带不走,只随身带了100港币。”
  回国后,徐永兆担任广州歌舞团艺术顾问。当时内地乐坛刚刚开放,他带过的学生有不少后来成为内地乐坛主力。但就在这时,徐永兆再次“消失”——这一次,他“隐居”到了当时一片蛮荒的海南岛。
  “徐老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为了梦想可以不顾现实,撞破南墙也不回头——56岁的时候他来到海南,只为实现毕生的梦想: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爵士乐队。这支乐队必须是中国最大的,每天面向上千人演出。” 徐永兆好友、蓝爵酒吧投资人Doven Wang说,“事实上,即便是今天上海最顶级的爵士乐演出,观众90%都是外国人,中国不具备这个市场。但徐老不信,在他心目中,爵士乐是最棒的音乐,一定会有更多人爱上它。”
  1987年3月,徐永兆来到海南当时最好的酒店——泰华酒店,开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个音乐酒吧,组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家爵士乐队。
  1989年底,一心想扩大规模的他从泰华出来,找到志同道合的吉他手罗少长。就这样,海南第一家夜总会——东湖夜总会承载着徐永兆的宏伟梦想开张了。“注册的时候,因为文化主管部门只知道‘歌舞厅’,没听说过‘夜总会’,差点没批下来。”在罗少长的回忆里,刚上岛时徐永兆还挺阔绰,装修、灯光、音响,全是他一个人投资。乐队配备齐全,规模庞大,有六十多人——两个长号、两个小号、四个萨克斯、两个吉他、两个鼓手,加上驻场的歌手和两个舞蹈队,每月要给一百多人发工资。“我当时算过,即便天天满场都不赚钱。为什么?他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为了更好地推广爵士乐,有一个更大的舞台供他发挥。可惜庞大的运营成本,让东湖夜总会只坚持了一年就关门了。”
  
  永不放弃的艺术商业冒险
  东湖夜总会失败了,人们在徐永兆身上却找不到失意的影子。“他天性豁达,对什么都有一种游戏的态度,像孩子一样。”谢非说,“商业,对他来说只是推广艺术的手段。商业的成与败,都不影响他对音乐的热爱,和艺术创作的热情。”
  1990年-1999年,徐永兆继续始终活跃在海南音乐舞台第一线,金棕榈(今海口市少年宫内)、泰华酒店、新温泉大上海等演艺舞台,他都驻过场;做指挥,弹钢琴,建乐队,担纲音乐总监……活跃在舞台上的银发老人形象,成为一代闯海人共同的记忆,徐老也因此被亲切地称为“白头翁”。
  Doven Wang就是在大上海结识了徐永兆,很快成为好友。“当时的大上海是海南最好的舞台,由香港著名公司管理。徐老很受重视,月薪和外籍经理一样高。可惜4年后管理公司撤场,徐老也随之离开。”
  “在海南这二十多年,徐老没有放弃艺术,更没有放弃推广艺术的商业冒险。”Doven Wang回忆,离开新温泉后,徐永兆“故态萌发”继续投资他的音乐产业。先是投资60多万元开录影棚,不到一年,一个强台风把几十万的设备全部淋坏;随后,他又在南沙路开了家音乐主题西餐厅。“那是在2000年前后,600多平方米的西餐厅,每天还有爵士乐队现场演出,很多人看到海口有这样的地方都觉得不可思议。徐老就是这样——坚持自己的原则,按自己的方法做事,处处都要与人不同。”乐队成员罗少长回忆道,“餐厅只撑了3个月。徐老又开始到处演出。对待生活,有一种童真般的乐观态度。他总是告诉我们:必须有一支规模足够大的乐队,他才能够充分发挥。他的乐队,一定要面对上千人演出,让中国人知道,什么才是好的爵士乐。”
  “徐老相信自己有商业天分。但其实对他来说,无论经商还是演出都不重要,艺术创作才是他生活的主体。”谢非列举了一连串曲目,“《蓝色眼睛》、《人情冷暖》、《蒙娜丽莎》、《梦》、《爱的私语》、《呼唤》、《月光下的思念》等等,都是他在海南这些年,创作的经典爵士乐曲。”
  
  “死也要死在海南”
  豁达洒脱,真诚对人,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几乎每一个熟悉徐永兆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评价。
  “徐老是一个纯粹的音乐人,活在自己的音乐理想中,不属于现实世界。”Doven Wang说,“他脾气很倔,重情重义。如果邀请他演出,必须整个乐队一起邀请,只邀请他一个人演出他绝对不去。曾经有大型机构邀请他去北京发展,他一口回绝,理由是离开海南生活不习惯。”
  作为中国流行音乐先驱,徐永兆为海南乃至全国培养的音乐人,数不胜数。晚年生活却日渐拮据。“和很多艺术家一样,徐老是个完美主义者,对生活品质的讲究,到了非常精致的程度——再穷,身上那套做工精良的礼服都很整洁,正餐一定要去西餐厅,实在吃不起,只能吃饼干充饥的时候,也一定要吃固定品牌的进口饼干。”因为肠胃不好,70多岁的徐永兆去广州看病,还在读书的谢非和他住在一起,既是师徒,又是忘年的伙伴。“他就像个小孩,有钱没钱都乐观得很,经常和我打闹。他说他这一生都在玩,只求玩得开心。小时候玩爵士乐,一玩就玩了一辈子。家里人曾经让他回香港,他说:我回香港跟谁玩啊?哪儿也不去,死也要死在海南。”
  从广州回来,徐永兆的身体每况愈下。主要靠钢琴教学维持生计,偶尔为一些大型活动做演出。“一直到去世那年,他还在演出。后来摔了一跤,路都走不了了,就让人用轮椅推到舞台上。”谢非说,“这不仅仅是为了生活,也是为了他深爱一生的音乐。他曾经对我说过,‘腿动不了没关系,只要手还能动,就要继续弹琴。’一天辛苦演出回来,还经常激情满怀地跟我讲明天,好像还有很多计划和梦想等待他去实现。”
  2010年10月3日,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了一位重病老人。经检查确诊为“重症肺炎、Ⅱ型呼吸衰竭、重度营养不良、Ⅱ型糖尿病史20余年”。这位老人,正是徐永兆。
  “我们把徐老送去的当天,医院就发了病危通知书。”对徐老最后的时光,谢非能记清每个瞬间,“当时徐老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医生说他坚持不了几天。没想到,徐老整整坚持了108天。他的音乐之梦,还没完呢。”
  这108天,只有几名学生常来探望,治病的钱也是学生凑的,最终还欠了医院数万元医疗费。经香港《大公报》等多家媒体呼吁,老人的子女亲人,却最终没有一个出现在他身边。
  2011年1月18号凌晨3点15分,徐永兆在海南省医院秀英留医部去世,享年79岁。2011年1月19日上午,徐老生前的好友、学生和徐老在海南的基督教会教友都共同参加了此次追悼会,共同送别了大家心中不舍的“徐老”。老人家的骨灰最终一半留在了他热爱的海南,一半由他生前的好友大龙先生带回了香港,带回到了他的亲人身旁。
  

其他文献
一、小白领新婚新育谋求走出“蜗居”  家庭特征:收入一般,但有上升潜力,要么是“蜗居”、要么是“房奴”,面临结婚、生孩子、升职跳槽等重大人生问题。往往涉足证券市场,但投入较少、投机性强。  理财密匙:集中有限资产、坚持长期投资。选择基金定投是最简单有效分散市场风险的投资手段,专家打理、根据市场动向时时调整,对于忙工作、忙爱情、忙家庭的年轻白领无疑是最适合的。一方面强制年轻人改掉大手大脚花钱的坏习惯
期刊
他是中国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宗师之一,他与梁启超、鲁迅、王国维并称为中国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用毕生的实践与思考构筑了一个自己终生梦寐的理想国,他就是胡适。  本书是国内首部集中呈现胡适毕生追求,捍卫人生理想的“心灵”拷问之作。从青年到人生,从思想到政治,从文化到大学,从学术到科学,他用自己真诚的肺腑之言讲述了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梦想,真切地体现了胡适这位众睡独醒的现代哲人、荷戟
期刊
每年的七、八月份,中国人最关心话题都离不开高考。随着全国各省份高考成绩的公布,一个普遍现象进入公众视野:多数省份的高考成绩,女生的平均成绩都要高于男生。其中,江苏、广东、福建、云南、辽宁、吉林、天津、新疆、广西的文理科“状元”,全部被女生夺得。而在海南,一向被认为是男孩强项的数理化,今年的理科状元也被一位名叫周怿的女生以900分满分夺得大满贯。  其实,这并非是今年的个别现象,据“中国高考状元调查
期刊
发箍能够增加女人味和时尚感。自美剧《绯闻女孩》播出以来,发箍再次迅速风靡时尚圈,赢得了广大明星及爱美女孩的持续喜爱,剧中B的甜美造型几乎个个不离发箍,走成熟路线的S发箍造型也不在少数,而国内女星杨幂、Twins等对发箍也是情有独钟。一款好看的发箍,让你不需麻烦的改变发型,就能获得惊喜感觉,下面一起来看看众多款式中有没有适合你的一款吧。  NO.1 淡雅绿叶片发箍  胶质的叶片发箍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期刊
恒泰装饰于1996年成立,以全新的“人居合一”的居住理念和“气宇轩昂”的商业元素为设计宗旨,在海口装饰行业已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集团化、产业化的绝对领先优势,是海南装饰界的标杆企业。  蓝天、白云、沙滩是每个都市人向往的度假天堂。对于久居都市,厌烦了喧嚣的现代都市人而言,地中海风格给人以返璞归真的感受。在海南装修一个地中海风格的家,找找浪漫度假的感觉并不是一种奢望。  然而,由于地中海风格
期刊
2012年春晚,男旦李玉刚以一首《新贵妃醉酒》艳羡登场,自此红遍全国。而在中国影视界,同样有一位与李玉刚齐名,并被誉为“中国最美男子”的反串明星——邹开云,近年来他凭借多部影视作品崭露头角,此次来琼,更是给椰城百姓带来了惊喜。  2010年中国影视界大师冯小刚拍摄《非诚勿扰2》时来琼取景,慧眼识红妆,当即指定红妆美业作为该片惟一指定的造型机构,此事在坊间早已传为佳话。自此,红妆美业在中国娱乐界大放
期刊
2012年5月20日上午,由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海口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海口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德国iF机构、海南灵狮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首届iF海南国际旅游产品创新展”在海南国际创意港开幕。本次创新展共展出2600多件文化旅游创新产品,其中包括德国iF机构提供的1000多件产品,和来自港台地区、海南本土以及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国内其他城市的专利旅游产品。  德国iF机构为全球产品
期刊
人物小传  李振华,1924年出生,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1943年起从事中医药工作,从医60余载,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2009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评选为全国首届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身材高大,气宇轩昂,虽近90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面色红润,思维敏捷。作为著名的中医脾胃病专家,李振华根据自己毕生行医的经验,总结出“与四时节气协调,与天和;情志安宁,与气血
期刊
核心提示:海南不仅是旅游天堂,也是美食世界。暑期旅游缤纷多彩,编辑精心筛选了4条味蕾之旅,带您玩转不一样的美食海南。  海口老街“小吃”线路  美食线路图 早上吃海南粉、腌面(海口市新民西路西门市场中段亚妹粉店)→逛街吃甜薯奶(海口得胜沙路西庙,博爱南路东门、西门、南门、水巷口一带)→中午吃鱼煲(海甸三东路周记鱼府人气最旺)→买琼珍月饼(白龙北路红星月饼厂最正宗的琼式月饼)→下午吃牛腩饭(博爱南
期刊
今年内地选美赛事接二连三掀起波澜,先是国际小姐重庆赛区和环球比基尼小姐山东赛区的前三强,一公布马上惨遭网友炮轰太丑,没想到,7月17日环球小姐海南赛区结果出炉,更引来网友吐槽:“看不懂她们的美”、“现代审美观真的变了”……而不久前,应届港姐的水准太差还曾引发了王晶和陈百祥的骂战。选美还是选丑,内幕还是黑幕,之前总能捧出大美女成为大明星的选美,如今为何选不出美女了呢?  网友“扒皮”选美成瘾  美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