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精神与历算活动—康乾之际文人对西学态度之改变及其背景

来源 :自然科学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dan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乾之际文人对西学的态度及其演变,与社会、宗教、政治诸因素密切相关.文章试图结合中西文献,从科学社会史的角度,考察18世纪上半叶历算活动的复杂背景,分析1711年前后康熙从深信到怀疑欧洲天文学的过程,指出康熙倡导"自立"精神,是想努力摆脱传教士对历算的控制.并详细讨论了何国宗、梅FDDC成反教的家庭背景,及其与耶稣会士和奉教天文学家的矛盾.他们对西学的态度影响了乾嘉学派钱大昕等人,于是对西学的看法从宫廷传到江南,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乾隆、嘉庆之后"西学中源"
其他文献
曹植的《白马篇》对传统的侠义伦理、侠的人生价值取向进行了改造和规范,树立起了一个经典化的侠意象,为封建社会中的不遇文人找到了一种新的情感宣泄模式。同时,其也为中国古代
文化交往领域在全球化时代的拓展使其相对独立性日益彰显。物质交往蕴涵着文化交往,是文化交往的生成发展基础。文化交往的主体与中介客体都是在物质交往的过程中生成发展的,且
詹姆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立场出发,以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为依据,将“差异”确定为后现代基本的文化特性,在此基础上,詹姆逊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后现代社会
原《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单丕艮(笔名山曼)教授,因病于2007年3月26日在烟台去世,享年72岁。
1966年6月生,山东滕州人。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导师。1989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4年6月获山东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经济知识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企业
在一定的语境下,说话人为了满足语言交际的需要而临时赋予一定语义结构某种特定的含义,这种临时赋予的含义,称作语义突变。语义突变有可能随着使用成员数目和使用频率的增加,逐渐
通过提出一种新型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框架,论证了国家智能及其保障机制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创新优势战略成为首选的国家发展战略。国家智能是国家决策和解决重要问
选拔干部必须坚持德才、政绩和人民公认的辩证统一,德才是干部创造 政绩的内因,政绩是干部德才作用的结果,坚持人民公认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德才要通过政绩来
张家山汉墓出土《算数书》中“以最材方”、“以方材最”两问是《算数书》校勘工作的难点之一。文章在分析前人校勘得失的基础上,采其所长,根据古人误认二问互逆、脱简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