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专业人才越来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重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则肩负着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重任,但是近年来,各个中职院校也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学生的有效学习问题。本文以卫校护理专业的学生为例,针对现阶段中职院校出现的学习效率差的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中职院校 有效学习 建议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b)-0000-00
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项专业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重视,作为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摇篮,中职院校也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从各个中职院校走出的专业人才不仅为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逐渐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但中职院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不高,生源素质难以得到保证等等。究其原因既有学生自身的问题,而我们中职院校也难辞其咎。
1中职院校在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1.1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落后
现阶段,部分中职院校在办学的指导理念上还较为落后,学校所安排的课程和活动都是以就业为中心,这种就业至上的指导理念使得很多学校只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这样导致了学生因综合素质较差而被就业单位拒之门外的现象,这将会给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造成及其严重的约束性。
1.2学生自身学习效率差,积极性不高
从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自身来看,多数学生呈现出年龄越来越小、起点越来越低的趋势,而学校为了保证招生的数量而对这种现象置若罔闻,正是由于学生的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就读期间心智不够成熟,自控能力差,因而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强,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不能主动为日后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着想。
1.3卫校护理专业生源质量差,教学有效性难以保证
与前些年相比,卫校护理专业的火爆程度有所降温,人们报考的意愿也不再强烈,与此相伴而来的就是学生的质量日益下降,有些学生甚至是别无选择才落入卫校学习的,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所学知识兴趣不强,甚至从心里反感所学内容和专业,因而也就难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学校的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提高。
2中职院校学生学习有效性差的原因分析
2.1各类中职院校的招生标准普遍下降
随着人口生育率的下降,适龄的中职院校学生数量日益下降,导致了现在严重的生源不足现象,尽管很多学校都扩大了招生面积,而不再局限于本市或者本地,但生源数量与前些年相比还是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另一方面,部分中职院校为了保证自身盈利,不惜招收学历低、素质差的学生,甚至取消了原有的中考分数限制,只要有考试成绩,就能进入中职院校学习,这样做虽然可以缓解短时期的生源不足的现象,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就从总体上降低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有效性更是难以得到保障。
2.2卫校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难
近些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就业体制改革也不断冲击着中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大学教育不断扩招,收走了中职教育所针对的高素质生源,使中职教育招生高素质学生越来越难,同时,实行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制度以后,一般的医院都开始倾向于招聘正规大学的毕业生,而面向中职学校学生的工作岗位却越来越少了,于是,“上大学”成为了众多学生的首选,而中职学校又必须招收素质更低的学生。如此一来,形成了难以遏制的恶性循环,这也是中职学校教学有效性不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2.3护理人员的待遇较差
从就业和日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来看,导致卫校报考受到冷落,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的待遇普遍较差,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这使得人们对于护理专业的青睐日益下降,导致护理专业现今的招生难现象,然而即便是正就读于护理专业的学生也很少愿意在毕业后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这就使得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学生主观上的反感是学习有效性下降的原因。
3提高中职院校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建议分析
3.1相关的中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学生是学校的品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学校长足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础,因此,中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建立新的行之有效的培养体制,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中学习和创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核,这样不仅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拥有多种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综合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对于学生本人来说也能够提高就业能力。
3.2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采用适合的职业教育方法
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的办学理念。从根本上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反过来也能不断提高中职院校的竞争力和声誉,避免了以上所述的恶性循环。鉴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学历较低,学习积极性差的问题,可以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方法,如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因为实践的教学方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也因其更加生动而能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适当地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所学内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理解和认识具体知识的运用。
3.3开展就业教育,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作为中职院校的学生,必须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合理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期望,以期更好地发挥自身才能、明确对于自身能力和前景的认识、给自己的人生作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最终一步步地实现自身理想。
作为专业技术型人才摇篮,中职院校也应该对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开展相关课程,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在学校所得到的专业知识有用武之地,只有这样,各类中职院校才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畅.中等卫校护理专业生源质量下降的思考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0.
[2] 张新烈.中等专业卫校护理专业身体评估教学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
[3] 李艳.完善职业指导体系 创新职业指导模式 ——中职院校职业指导体系建设的思考[J].山西晋城市高级技工学校,2010.
[4] 王文军.中职院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
关键词:中职院校 有效学习 建议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b)-0000-00
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项专业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重视,作为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摇篮,中职院校也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从各个中职院校走出的专业人才不仅为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逐渐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但中职院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不高,生源素质难以得到保证等等。究其原因既有学生自身的问题,而我们中职院校也难辞其咎。
1中职院校在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1.1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落后
现阶段,部分中职院校在办学的指导理念上还较为落后,学校所安排的课程和活动都是以就业为中心,这种就业至上的指导理念使得很多学校只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这样导致了学生因综合素质较差而被就业单位拒之门外的现象,这将会给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造成及其严重的约束性。
1.2学生自身学习效率差,积极性不高
从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自身来看,多数学生呈现出年龄越来越小、起点越来越低的趋势,而学校为了保证招生的数量而对这种现象置若罔闻,正是由于学生的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就读期间心智不够成熟,自控能力差,因而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强,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不能主动为日后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着想。
1.3卫校护理专业生源质量差,教学有效性难以保证
与前些年相比,卫校护理专业的火爆程度有所降温,人们报考的意愿也不再强烈,与此相伴而来的就是学生的质量日益下降,有些学生甚至是别无选择才落入卫校学习的,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所学知识兴趣不强,甚至从心里反感所学内容和专业,因而也就难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学校的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提高。
2中职院校学生学习有效性差的原因分析
2.1各类中职院校的招生标准普遍下降
随着人口生育率的下降,适龄的中职院校学生数量日益下降,导致了现在严重的生源不足现象,尽管很多学校都扩大了招生面积,而不再局限于本市或者本地,但生源数量与前些年相比还是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另一方面,部分中职院校为了保证自身盈利,不惜招收学历低、素质差的学生,甚至取消了原有的中考分数限制,只要有考试成绩,就能进入中职院校学习,这样做虽然可以缓解短时期的生源不足的现象,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就从总体上降低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有效性更是难以得到保障。
2.2卫校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难
近些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就业体制改革也不断冲击着中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大学教育不断扩招,收走了中职教育所针对的高素质生源,使中职教育招生高素质学生越来越难,同时,实行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制度以后,一般的医院都开始倾向于招聘正规大学的毕业生,而面向中职学校学生的工作岗位却越来越少了,于是,“上大学”成为了众多学生的首选,而中职学校又必须招收素质更低的学生。如此一来,形成了难以遏制的恶性循环,这也是中职学校教学有效性不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2.3护理人员的待遇较差
从就业和日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来看,导致卫校报考受到冷落,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的待遇普遍较差,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这使得人们对于护理专业的青睐日益下降,导致护理专业现今的招生难现象,然而即便是正就读于护理专业的学生也很少愿意在毕业后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这就使得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学生主观上的反感是学习有效性下降的原因。
3提高中职院校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建议分析
3.1相关的中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学生是学校的品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学校长足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础,因此,中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建立新的行之有效的培养体制,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中学习和创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核,这样不仅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拥有多种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综合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对于学生本人来说也能够提高就业能力。
3.2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采用适合的职业教育方法
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的办学理念。从根本上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反过来也能不断提高中职院校的竞争力和声誉,避免了以上所述的恶性循环。鉴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学历较低,学习积极性差的问题,可以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方法,如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因为实践的教学方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也因其更加生动而能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适当地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所学内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理解和认识具体知识的运用。
3.3开展就业教育,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作为中职院校的学生,必须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合理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期望,以期更好地发挥自身才能、明确对于自身能力和前景的认识、给自己的人生作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最终一步步地实现自身理想。
作为专业技术型人才摇篮,中职院校也应该对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开展相关课程,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在学校所得到的专业知识有用武之地,只有这样,各类中职院校才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畅.中等卫校护理专业生源质量下降的思考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0.
[2] 张新烈.中等专业卫校护理专业身体评估教学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
[3] 李艳.完善职业指导体系 创新职业指导模式 ——中职院校职业指导体系建设的思考[J].山西晋城市高级技工学校,2010.
[4] 王文军.中职院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