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对高校篮球教学的科学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就在简要阐述了合作学习模式的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篮球教学合作学习的主要方法和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用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篮球教学 合作学习模式 高校体育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将学习重点转向学生的教学模式,其最为关键的一个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学习活动中有意义的参与者。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结构化的、异质的群体中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要确保自己对学习材料的掌握,还要帮助小组内的其他同伴开展学习活动,因此,合作学习模式不但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有效掌握,而且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竞争能力以及参与意识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也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给传统的高校篮球教学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使得传统高校篮球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效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对高校篮球教学的科学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针对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 合作学习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合作学习模式指的就是一种基于群体动力学的现代教学策略体系,这种教学策略体系是以异质小组作为基本的活动形式,并且以小组总体的成绩效果作为学习活动的评价依据,并系统调控教学活动中各个动态因素,使之保持积极互动的关系,以此来促使学生共同学习目标的实现。
合作学习模式主要囊括了如下几个基本的要素,即具有明确的小组内成员所都能够接受的学习目标,具有积极的、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的促进性的互动作用,具有一定的合作技能,能够进行顺利的交流与沟通以及小组内的成员要能够积极的承担自己的在共同的学习任务中应有的责任,只有在上述条件下合作学习模式才能够得以顺利高效的开展。
二、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法
发展至今,关于合作学习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概念化的方法、结构化的方法、课程化的方法以及复杂教学化的教学方法。与此相对应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用时,主要的方法也同样是以上四种,以下就针对这四种方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
首先是,概念化的方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概念化的方法是建立在任课教师已经充分了解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的。在利用概念化合作学习的方法开展高校篮球教学时,以下五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学生在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课教师所布置的篮球学习任务时,需要具备积极的相互依赖心理;二是,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个体的责任与任课教师要求学生所应尽到的责任之间应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三是,应通过面对面的互动和讨论确保小组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四是,学生个人以及小组的篮球技能的发展和篮球知识的获得都需要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五是,应通过小组学习的运作,保持有效的合作关系。
其次是,结构化的方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结构化的方法,认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就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以创造、分析以及内容自主为重点的互动的组织方式。在运用结构化的方法来开展高校篮球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应注意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积极的相互依赖心理和篮球合作学习过程中个人责任的明确。
再次是,课程化的方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课程化的方法强调的是不同年级、不同水平以及不同科目之间的层次性、逻辑性和递进性。因此,在利用这种方法开展篮球教学活动时,同样也要注意层次性、逻辑性和递进性的问题。
最后是,复杂教学化的方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复杂化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通过小组合作的策略,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学术性发展。利用复杂化的方法来开展高校篮球教学时,重点在于促进学生思维技能的发展和提升,因此,最好采用开放结论的探索策略和概念性的任务。合作过程中学生的任务较为多样,可以是资源管理和分配者、任务协调者,也可以是合作的管理者,教师的作用则主要是促进学生篮球合作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和篮球运动能力。
三、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用的关键问题分析
一是,制定科学的合作目标。合作学习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篮球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科学的合作目标的制定是确保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前提。在制定学生合作学习的目标时应注意,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队性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资源最好是仅靠学生一个人难以完成或者完成难度较大的,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才能够完成的。
二是,小组人数的科学控制。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高校篮球教学时,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控制和协调起来难度较高。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例如:在篮球技术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时,针对传球技术学习、运球技术学习等内容可以2人一组进行互助学习,也可以6人一组进行循环学习。但是如果单组的人数过多,则常常会因为难以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控制出现杂乱无章的问题,从而影响合作学习的成效。
三是,任课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有效把握和调控。在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开展高校篮球教学,让学生自主开展合作学习时,任课教师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的,而是要及时对学生的小组合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观察,并及时进行引导,切忌出现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脱离教师的组织教学的情况。例如: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篮球技术练习时,一旦出现练习负荷过低或是过高的情况,任课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干预,通过对单位时间内的练习次数提出建议或者是组织开展组间竞争的方式来让学生的练习负荷更加科学恰当。
参考文献:
[1] 靳玉乐.合作学习[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 徐惠娟.浅析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3(28).
摘 要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对高校篮球教学的科学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就在简要阐述了合作学习模式的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篮球教学合作学习的主要方法和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用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篮球教学 合作学习模式 高校体育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将学习重点转向学生的教学模式,其最为关键的一个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学习活动中有意义的参与者。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结构化的、异质的群体中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要确保自己对学习材料的掌握,还要帮助小组内的其他同伴开展学习活动,因此,合作学习模式不但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有效掌握,而且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竞争能力以及参与意识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也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给传统的高校篮球教学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使得传统高校篮球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效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对高校篮球教学的科学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针对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 合作学习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合作学习模式指的就是一种基于群体动力学的现代教学策略体系,这种教学策略体系是以异质小组作为基本的活动形式,并且以小组总体的成绩效果作为学习活动的评价依据,并系统调控教学活动中各个动态因素,使之保持积极互动的关系,以此来促使学生共同学习目标的实现。
合作学习模式主要囊括了如下几个基本的要素,即具有明确的小组内成员所都能够接受的学习目标,具有积极的、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的促进性的互动作用,具有一定的合作技能,能够进行顺利的交流与沟通以及小组内的成员要能够积极的承担自己的在共同的学习任务中应有的责任,只有在上述条件下合作学习模式才能够得以顺利高效的开展。
二、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法
发展至今,关于合作学习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概念化的方法、结构化的方法、课程化的方法以及复杂教学化的教学方法。与此相对应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用时,主要的方法也同样是以上四种,以下就针对这四种方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
首先是,概念化的方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概念化的方法是建立在任课教师已经充分了解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的。在利用概念化合作学习的方法开展高校篮球教学时,以下五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学生在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课教师所布置的篮球学习任务时,需要具备积极的相互依赖心理;二是,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个体的责任与任课教师要求学生所应尽到的责任之间应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三是,应通过面对面的互动和讨论确保小组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四是,学生个人以及小组的篮球技能的发展和篮球知识的获得都需要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五是,应通过小组学习的运作,保持有效的合作关系。
其次是,结构化的方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结构化的方法,认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就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以创造、分析以及内容自主为重点的互动的组织方式。在运用结构化的方法来开展高校篮球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应注意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积极的相互依赖心理和篮球合作学习过程中个人责任的明确。
再次是,课程化的方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课程化的方法强调的是不同年级、不同水平以及不同科目之间的层次性、逻辑性和递进性。因此,在利用这种方法开展篮球教学活动时,同样也要注意层次性、逻辑性和递进性的问题。
最后是,复杂教学化的方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复杂化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通过小组合作的策略,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学术性发展。利用复杂化的方法来开展高校篮球教学时,重点在于促进学生思维技能的发展和提升,因此,最好采用开放结论的探索策略和概念性的任务。合作过程中学生的任务较为多样,可以是资源管理和分配者、任务协调者,也可以是合作的管理者,教师的作用则主要是促进学生篮球合作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和篮球运动能力。
三、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用的关键问题分析
一是,制定科学的合作目标。合作学习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篮球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科学的合作目标的制定是确保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前提。在制定学生合作学习的目标时应注意,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队性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资源最好是仅靠学生一个人难以完成或者完成难度较大的,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才能够完成的。
二是,小组人数的科学控制。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高校篮球教学时,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控制和协调起来难度较高。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例如:在篮球技术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时,针对传球技术学习、运球技术学习等内容可以2人一组进行互助学习,也可以6人一组进行循环学习。但是如果单组的人数过多,则常常会因为难以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控制出现杂乱无章的问题,从而影响合作学习的成效。
三是,任课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有效把握和调控。在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开展高校篮球教学,让学生自主开展合作学习时,任课教师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的,而是要及时对学生的小组合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观察,并及时进行引导,切忌出现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脱离教师的组织教学的情况。例如: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篮球技术练习时,一旦出现练习负荷过低或是过高的情况,任课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干预,通过对单位时间内的练习次数提出建议或者是组织开展组间竞争的方式来让学生的练习负荷更加科学恰当。
参考文献:
[1] 靳玉乐.合作学习[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 徐惠娟.浅析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