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养成教育开展策略研究

来源 :启迪·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hbky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期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相对成熟起来,养成教育也开始进入尾声,这个时期是大学生人格定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教育培养的最佳时期。养成教育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从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品质、行为规范、创新精神、自主学习和管理、良好道德等方面着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养成教育;策略
  一、背景
  进入大学时期,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等各方面相对成熟起来,养成教育也开始进入尾声。我们知道学生人格定型的关键时期是大学期间,这个时期也是养成教育培养的最佳期。这一阶段,如何把握学生人格定型的关键期,并做好学生养成教育,是当前各大高等院校的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高低与养成教育培养的成效息息相关,高职院校中的辅导员在一线开展工作,与青年大学生联系得最多,也是青年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在青年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中,辅导员这个角色至关重要,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应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状况、行为习惯状况和思想状况等三个层面出发,从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品质、良好的行为规范、独立和开拓的创新精神、强化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优良的道德品质等五个方面着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等职业院校青年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年一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素质高低,道德品质的好坏,能力的强弱,是否具有责任与担当,决定了他们将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当前,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各类因素逐渐增多,导致高职院校中大学生养成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各大高等职业院校对养成教育的不够重视;二是大学生享乐主义现象突出,存在不劳而获的意识;三是自律能力不高,沉迷于互联网游戏和短视频;四是存在不良的个人生活习惯,影响到其他人;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也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对青年大学生开展养成教育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养成教育开展策略
  (一)重视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疏导和辅导,加强心理方面的教育,增强自我调节能力,遇到问题应及时的寻求帮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和健康的心态,使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大学时期,是学生心理转型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大学生情感、情绪、认知等心理方面不够稳定,极其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如果大学生心理上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辅导和帮助的话,会严重影响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作为辅导员,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深入了解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加以引导、帮助和解决。通过主题班会、谈心谈话或讲座等形式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其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相比,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更亲密,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辅导员可以抓住这一优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学生群体中发挥榜样作用,在养成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让青年大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变得更加自律,让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二)践行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的良好行为规范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度设立上,基本上都是围绕大学生生活、学习、实践和工作等维度。这些规章制度存在许多共性,都要求大学生自主、自觉的去遵守和执行,共同维护校园秩序,使大学生把良好行为习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做到知行合一,这也就是养成教育开展的意义所在。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善于把握重要时间节点来对日常规章制度进行宣讲。特别是在新生刚刚入校时,辅导员应先做到熟悉和了解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把字面上的规章制度加工为通俗易懂的要求,清晰明了的告知学生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哪些行为是禁止的。与此同时,依托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规章制度,促使学生化执行者为遵守者,进而形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辅导员还应时刻秉承“执法必严”的原则,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定期对学生行为规范进行核查,做到奖罚分明,一碗水端平。另外,辅导员在对各项纪律要求进行贯彻时,应把规章制度中的约束功能和引导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践行行为规范。
  (三)发掘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方面将大有可为,应渗透到日常教育中,这一点直接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在新时代,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和使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具有极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如何把这种实践应用能力转换为创新动力的根源,需要广大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深入思考。当他们提出新理念、新想法时,一定要及时发掘,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开放型思维、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被现有的知识、經验和想法所束缚,实事求是,不断发掘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培育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
  具备自我约束、自主学习、自我纠正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大学生的最基本要求。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硬性指标,这也正是他们当前最薄弱的方面。在步入高职院校学习后,突然面对大学这种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一些不会规划学习和生活的学生,变得迷茫、不知所措,从而导致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管理。在人的一生中,自我约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纠正的能力对于大学生完善人格、塑造高尚品质来说,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引导学生树立个人的理想目标,并把其细分为一个个小目标,逐一实现,为学生挑战自我提供不懈动力。同时,辅导员可以立足于成就动机原理,来对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意识培养。
  (五)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和理论教育不断提高重视,带领高职院校大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而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辅导员要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实时关注,了解其政治觉悟和意识形态的情况,在具体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把思想引领、生活方向、学习目标、价值导向、人际沟通、职业规划等方面作为着力点,使学生能够真正明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同时,辅导员还应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进一步促进学生提高家庭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心。
  四、总结
  在新时代,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院校辅导员要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将单纯的理论说教方式向人格教育、知行统一的转变,使其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外化为自觉行动的表现。养成教育过程中,辅导员通过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沟通交流、感恩行动和礼仪修养等内容,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感涵养,从而不断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贺栋,弓艳荣.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视域下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养成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 31(08):351-352.
  [2]刘梓红.探究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养成教育[C].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8.
  [3]何玉初.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养成教育[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5):145-146.
  [4]王楠,沈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及途径探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2):120-122.
  赵璐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分析目前小学四年级英语预习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课前预习策略的理论依据及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根据调查结果及分析,提出解决这一现象的对策:通过预习作业与网络相结合;分板块预习的尝试及运用评价方式来改变当前预习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们通过课前预习,提高自己的课堂学习能力。  [关键词] 课前预习;借助网络;分板块预习;巧用评价  一、研究背景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足见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通常需不断的积累,即高中生物教师需在日常的教学中,将核心素养的相关内涵及要求整合至具体教学内容当中.新课程下的教育通常要求教师要顺势而为,并在生物实验的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条件,全面、积极的对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核心素养;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实验的教学原则  (一)实验教学需具备探究性,实验不仅是学生探究
期刊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作为数学知识的启蒙教育阶段,需要让学生真实、全面的认识数学,并学会应用数学,这要求教师必须对现有的教育模式予以创新,以生活為基础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由此展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不断发展  一、生活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价值  (1)激发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生活化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应用,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这对于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期刊
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推行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思维能力  引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我国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额变化,尤其是思维导图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期刊
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出了德育工作的长期性与重要性。学校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专业基地,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德育;学科渗透  引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学科渗透和落实德育的基本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课程差异性较大,因此在学习评价方面,禁忌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应结合小学英语学科特征,采用适宜的学习评价,促进小学英语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评价;新课程改革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一线教师一直以来都关注的问题,目前评价主体固定、评价方式相对单一、评价内容陈旧等问题比较突出,本文的研究,
期刊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新课改的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理念的应用,现阶段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得到了全面的变化与改革,特别是在教学方法的应用方面、教学理念的开发方面、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教师对于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制定了相应的策略,并加以落实,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在此,研究工作的开展将针对中职院校的电子基本电路安装与调试课程进行分析与论证,以此突出中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
期刊
摘要: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加强小学生德育工作效果,对小学生的德育意识、精神与行为习惯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德育素养,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同时也对于今后更好地适应生活与社会,增强辨别能力有积极影响。文章对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实践  小学阶段是德育启蒙的黄金阶段,此时期为学生心中埋下的德育种子对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是高中众多学科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一方面它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较大,另一方面,学好数学也有利于学习其他的学科。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数学,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方法比较枯燥,所以过了将近十年,有些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已经大大减少。本文主要探究的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够让学生学习数学时更善于思考,而不是仅仅机械的做题。
期刊
摘要:随着英语应用范围的越来越广,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英语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点学科,理应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近年来,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阅读教学应该作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以为提高英语的综合水平奠定基础,进而达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