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东西南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_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数学无用论甚嚣尘上,大家都在抨击数学,说学习了12年的数学也就买买东西的时候能够用得上。甚至还有不少网友在网上呼吁要把数学踢出高考,这样的网贴跟帖人数之多真是让人汗颜,可见有多少人在恨数学,那我想数学老师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所以我出门时都不说自己是数学教师,生怕自己遇到一个数学不好的人看着自己生气。
  关键词:课堂教学;理性思维;培养
  细细想来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说想要把数学踢出高考,就是有太多的人在学生时代受到了数学的伤害,就像歌词里唱到“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也就说明了他们在上学的时候不愿学数学,学不好数学,他们的借口和理由就是数学没意思,枯燥乏味,太无聊。我想我们数学老师不会推卸责任,也确实我们长得不够帅,或长得不够美丽,不能让学生对这个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以致于好多学生不爱学数学,深层次的原因是这样的学生太懒,他们不爱运动,当然了这种运动应该是思维的运动,理性思维的运动,导致理性思维不好,最终学不好数学,又把错误归咎于数学,甚至迁怒于数学的高考地位。想一想如果没有数学火箭怎么能够上天,科技怎能以如今的形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怎能如此幸福的生活着。
  所以理性思维是很重要的,不光对于科学家,对于我们普通人,良好的理性思维也是至关重要的,至少他可以让我们再说话的时候逻辑清晰嘛,不会让别人老是觉得我们再胡说八道嘛!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努力的去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是我们的职责所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呢?
  我们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思维的运动,我们不是在上课,我们是在一起做运动。要向学生强调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告诉他们良好的理性思维对于学生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例如举一些逆向思维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讓你在工作中脱颖而出,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发散思维可以让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开阔眼界,思路灵活。学生了解到了理性思维的存在,数学不只是数学题,每一堂课在解决数学题的同时,同时也完成了思维的运动,提高了自己的思维层次,何乐而不为呢?谁不想让自己的大脑更灵活呢?我想认识到这样一点,学生多少会有一些改变的。
  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要努力的颠覆传统的课堂,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现在的学生是很有思想的,头脑也是很灵活的,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一堂课我们自己一个人在那白活其实是很无聊的,我们应当努力的去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推导,去论证。例如现在流行的导学案,我觉得就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肯定,教师相信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能够把一堂课里的大部分知识点学会,导学案的设计就是要力求通过合理的设置任务,让学生逐步的,由浅到深的,自我探索形成对新知识的认识。小组合作,学生在完成自己的探索发现之后,进一步的通过小组内的讨论,与大家的观点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果小组内有的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自己给解决了,那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呢!如果小组内有同样的问题,大家在一起研究研究,看看是不是三个凑皮匠,真的能顶一个诸葛亮。最后如果实在不行了,那么此时学生的求知欲望该有多么的强大呢?老师在一讲,我想学生会理解的特别好,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会觉得自己特别有收获。这样的学习过程,知识形成是自然的,是真正的探索新知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高。就像那首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的课堂老师有了那么多的帮手,教师是轻松地,让学生们帮我们挣工资,我们为什么不尝试呢?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们应当努力的成为一个能挑事的老师,最好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干起来,当然不是打仗,而是思想的碰撞,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展现自己,提出自己的观点,也要鼓励学生能给别人挑刺,勇于质疑。质疑一切你质疑的地方,发现问题,勇于指出,不留情面,例如可以把一个学习任务交给一个组,由他们来主持,让其他组挑刺,在争端出现的情况下,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不要出来平事儿,要让学生争辩,因为在争论的过程中体现了理性思维的互相碰撞,思维的好坏在碰撞中显而易见,老师不要怕出乱子,因为越乱火花越大,思维越得到提升,学生收获越大。
  以上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观点,我也深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呢,尤其是当有人听课时又有几个人不怕出乱子呢?我想是不是这样的想法我们可以试着去尝试,或许当我们老师都不怕出乱子了,我们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了,课堂上学生的争论能够不断地撞出火花时,会有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会有更多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更高的提升。
  作者简介:
  陆立亮(1984年—),男,汉族,吉林抚松人,本科,抚松县第六中学,中教一级,数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因此,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有所增加。国家现在很关心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和就业问题,很重视高等院校开设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等相关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可以指导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进行创业和就业。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创业教育  现在是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高校毕业学生进行创业或就业,需要具有很好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要有一定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中职学生网络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中职学生网络安全上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了关于中职学生应对网络安全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网络安全;防范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在大中小学生中广泛使用,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学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成为学校、家长的为之思考
期刊
摘要:毕业实习与就业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良好的实习经历对于就业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以江西省会计专业毕业实习与就业现状为切入点,剖析了影响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就开展会计专业毕业实习与就业地域选择研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会计专业;毕业实习与就业;地域选择;因素分析  自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突破600万以来,每年以一定比例上升,2018年预计突破800万。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
期刊
摘要:英语微信平台作为辅助英语学习的新媒体,同时也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育;微信  微博和微信是基于网络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以及信息获取的平台,对校园信息传播、大学生人际交往、校园舆论等方面可以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在2018年8月中國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
期刊
摘要:如今國内经济发展态势注重的是知识与科技,青年大学生要抵抗就业压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升是根本,是响应当前时势发展的大需求。另外,迫于当下严酷的就业形势,应当将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首要的未来职业生涯个人能力进行培养,才是当前高校教育的正确选择与改革。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核心培养;就业指导模式;探索研究一、构建创新创业为重心的就业指导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  第一,培养与提高高校生的创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行为习惯以及在英语教学中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几种方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高效;英语课堂教学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自觉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兴趣、快乐学习那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他們自主学习兴趣和形成良好自主学习能力。一、高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物理学习模式也在不断的变化。在这个人人喊创新,处处要创新的社会,我们该怎样学习物理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的目的:从原理上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作为一名高中生,在上课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结合自身的兴趣,通过课外的知识来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为将来的深入学习做铺垫[1]。本文主要讨论了创新教育背景的物理学习新模式对高中生群体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教育;学习一、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学生教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管理工作模块化需要用模块化的视角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精细化。作为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手段,精细化管理需要工作对象、内容和技能种种方面进行细化。在高校管理中有效的提高学生管理工作,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基础。  关键词:模块化视角;高校辅导员;工作精细化;探讨  高校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高校辅导员工作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思想政治教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志贺直哉作品《暗夜行路》中主人公的人生选择,性格,社会背景对作品进行解读。  关键词:作者简介;人物性格;人生选择一、作者简介  志贺直哉1883年2月20日生于宫城县石卷叮,祖父志贺直道是旧相马中村藩主相马家的家今,曾与占河财阀的创始人古河市兵卫共同开发足尾矿山,在政界和实业界都比较有影响力。父亲直温曾任总武铁道和帝国生命保险的董事,在财政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志贺直哉小生于直温任职第
期刊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经典四大名著之首,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这篇小说主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一批见识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也可以说这是一部从多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关键词:红楼梦;思考;艺术手法  《红楼梦》以贾宝玉与金陵十二钗的命运为主要内容,以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三个人的爱情为主线,辅以那个时期四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