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线到“冰上丝绸之路”的学术演进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b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雪消融加剧,为各国开发利用北极航线提供了有利条件,北极常态化通航逐渐成为可能,北极航运重要性愈加凸显.在系统分析北极航线到“冰上丝绸之路”学术演进的动力机制与学理意义的基础上,梳理了北极航线到“冰上丝绸之路”的学术演进史,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7-2012年,是北极航线研究的萌芽阶段,以理论研究为主;第二阶段为2012-2017年,是北极航线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突出特点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研究;第三阶段为2017年至今,是北极航线研究的成熟阶段,也是“冰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初始阶段,并迅速发展起来.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冰上丝绸之路”的定量和深入研究将会出现并逐渐增多.
其他文献
在数字技术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场景化创新越来越普遍.场景化创新定义为:企业通过对特定时间、地点、情感、关系等元素所构成的场景进行研究,并与用户进行持续互动,深入洞察用户需求,帮助用户完成在特定场景下想要完成任务的价值创造活动.数字经济场景化创新具有数据支撑性、价值共创性和快速适应性等显著特征.大数据合作资产为场景化创新提供了理论视角,揭示了场景化创新的底层逻辑,提升了场景化创新的效率与效能.基于大数据合作资产丰裕度与场景复杂程度两个维度,将数字经济场景化创新划分为四种类型:迭代型、适应型、扩充型和
数字技术的重要经济功能之一就是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信息摩擦.本文从信息经济学视角,讨论数字技术影响信息摩擦的机制和渠道、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监管的逻辑.数字技术影响信息摩擦的机制可以统一用“活动数据化,数据信息化”的框架来分析.在这个框架中,经济主体的各种活动和互动都通过数字技术被数据化,并再通过各种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以个性化推荐、在线声誉等形式反馈给经济主体并影响他们的活动.如此反复,形成一个数据与信息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了市场运作效率.在此过程中,隐私泄露、信息垄断和信息滥用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