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西瓜果实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气-质联用法对野西瓜(Capparis Spinosa)果实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应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研究其镇痛作用,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角叉莱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检测出15个峰,占总峰面积的99.99%。其中含量较高的几种化合物有n-十六酸(8.34%),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46.00%),9,12-十八碳二烯酸(31.01%),硬脂酸(1.74%),δ-维生素E(4.75%),β-维生素E(2.68%)等。研究表明野西瓜果实的超临界CO2流体萃
其他文献
其作用是在使用时自动切断电源,使用完毕自动恢复供电的一种安全装置。实际并不能避免触电的可能,因为它只是在出水时切断电源,如果此时出现了漏电的隐患,则当关水时由于恢复了供
采用分散型阳离子荧光染料对改性涤纶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染料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浴 pH值等因素对染色织物K/S值和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型阳离子荧光染料
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普陀鹅耳枥(Carpinus putoensis),天目铁木(Ostrya rehderiana)和羊角槭(Acer yangjuechi)植物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差异较大,其中羊角槭最低,为21.15μmol·m-2·s-1,明显低于其他2个种(分别为164.28和417.10μmol·m-2·s-1);3种植物的最
期刊
根据Genebank上发表的鸭肝炎病毒Ⅰ型(DHV-1)的部分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D1/D2,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起了有效的鸭肝炎病毒Ⅰ型的RT—PCR诊断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对近年在上海及
研究了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麦角甾醇对酿酒酵母生长、乙醇生产和乙醇耐受性的影响。麦角甾醇添加浓度依次为0(对照组)、10、20、30、40和50mgL^-1。结果显示,添加20和30mg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