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成功”是土豪心态

来源 :才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zhu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項针对20多个国家的专项调查显示,71%的受访中国人表示会根据自己拥有的东西衡量个人成功,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调查国家的反馈,而发达国家受访者认为物质和成功的相连度不高。
  毋庸讳言,“金钱=成功”有一定的合理性。一者,金钱或者物质的拥有量肯定是个人成功的参数之一,哪怕还有许多其他参数,它仍然是最重要的那一个。古今中外,概不能外;二者,一个刚刚摆脱物质匮乏、初尝经济发展甜头的社会,必然滋生“土豪心态”——在价值观上,将金钱或物质拥有量当作个人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准;在行为上,赤裸裸的“一切向钱看”以及报复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等。
  公允地说,“金钱=成功”并非一无是处,出世者可以视钱财如粪土,无欲无求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日子,但如果社会成员人人都这样,那也不行,没有物质欲望,就不会有创造力,经济、社会也就不会进步。当金钱成为社会成员成功的唯一标准,社会陷入拜金主义泥潭,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必将走偏。
  “一切向钱看”成为社会主旋律,祸端丛生。官员“一切向钱看”,就容易拿手中公权力进行寻租,沦为腐败分子;商人“一切向钱看”,有时就会罔顾道德,甚至无视法律,做出制假售假、偷工减料等伤天害理的事来;学者“一切向钱看”,心就不会放在学术上,急功近利,学术泡沫,甚至剽窃抄袭;地方政府“一切向钱看”,不免横征暴敛,加重企业、个人负担;征地强拆,侵害农民权益……将金钱与成功画等号,对社会的危害显而易见。
  稍可安慰的是,土豪心态是阶段性的。当社会富裕久了,有钱的人多了,心态也会逐渐平和,观念也会慢慢改变。当然,这一过程也需要引导、培育,用正能量来提升社会正气,养成社会成员多元的价值观。
  摘自《半岛都市报》
其他文献
陈鹏军排行老五,河南嵩县车村镇杨家岭村人,被父母昵称'小五'的他自幼酷爱摄影。他的照相馆在县城知名度颇高,其本人也加入了河南省摄影家协会。2003年3月,陈鹏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