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合并肌少症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bsh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肌少症可导致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包括降低生活质量、增高住院率和病死率。与一般人群相比,慢性肾脏病患者肌少症的患病率明显升高,这与慢性肾脏病复杂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本文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和干预措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慢性肾脏病患者肌少症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针对Cole-Cole参数的提取,本文提出自适应免疫-最小一乘算法。首先,通过制定自适应策略,并增设记忆单元,设计本算法对Cole-Cole参数的提取流程;其次,在标准生物阻抗数据集基础上分别添加3种不同噪声,并设置评价指标,对比分析自适应免疫-最小一乘算法与另外3种算法对Cole-Cole圆弧的拟合精度及Cole-Cole参数的提取结果;最后,基于自适应免疫-最小一乘算法,对其在噪声数据集下提取Cole-Cole参数的耗时长短及初值依赖性做出考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较于另外3种算法能够精准、快速地提
胎儿医学是一个多学科团队协作平台,在参与胎儿医学平台建设的众多学科中,超声影像学以其安全、方便、经济、实时等优势,成为胎儿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是胎儿医学研究中的"眼睛"。超声诊断技术是产前筛查和诊断胎儿疾病的手段,其作用包括对胎儿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胎儿生长发育的超声监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的超声监测、复杂性双胎的超声诊断与监测等。在胎儿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中,早孕期超声可进行胎儿染色体
DNA甲基化是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方式之一,其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观遗传事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发展,研究人员在血液系统肿瘤尤其是恶性淋巴瘤中发现了基因的高甲基化,相关药物的研发及临床试验的开展也在不断推进。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DNA methyltransferase inhibitors,DNMTIs)作为表观遗传药物通过抑制DNA甲基转移酶,干扰DNA转录的过程来发挥抗肿瘤作用,成为治疗肿瘤的新手段。目前,上市的DNMTI包括地西他滨和阿扎胞苷,其在血液系统恶性
骶尾部畸胎瘤(SCT)是胎儿时期常见肿瘤之一。近年,SCT产前诊断率显著提高,如何正确规范地进行产前咨询,把握胎儿外科干预指征与方法,加强围生期随访评估、生后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长期随访等,将对SCT患儿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笔者拟参考国内外胎儿SCT的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并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对胎儿SCT产前诊治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胎儿SCT规范的产前诊治策略制定与推广提供参考。
目的:研究不同根管预备器械对弯曲根管预备效果的影响。方法:96例牙髓炎或根尖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48颗患牙,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A组Protaper机,观察B组Mtwo机,对照组不锈钢K锉,比较根管预备时间、弯曲度、疼痛反应、根管锥度、流畅度及充填效果。结果:观察A组、观察B组预备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预备后3组根管弯曲度均显著降低(P<0.05)。3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目的:比较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中临床评估无淋巴结转移且未行淋巴结切除(clinically node-negative without lymphadenectomy,cN0/LND-)和病理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对接受根治性放化疗(definitive chemoradiotherapy,dCRT)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长期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共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202例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根治性放化疗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放疗前1周内患者GNRI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
产前影像学诊断包括产前胎儿超声和胎儿MRI,是出生缺陷二级防控的重要手段。胎儿MRI的优势为安全性高,迄今尚未发现3.0 T及以下MRI检查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任何不良后果;而且MRI以其软组织对比好、大视野、多方位及多参数成像,具有无辐射、非侵入性,不受孕妇肥胖体型、羊水量过少、胎头钙化等因素影响的特点,成为产前超声诊断中、晚孕期胎儿疑似结构异常的重要补充手段。胎儿MRI检查的目的是确认胎儿超声检
目的探讨海南省苗族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发病情况及其G6PD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选择2017—2019年,于海南省接受G6PD缺乏症筛查的3 248例苗族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足跟血干血斑样本,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进行G6PD活性定量初筛;对G6PD活性<26 U/dL的初筛阳性苗族新生儿足跟血干血斑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导流杂交法,进行G6PD基因突变位点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