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普及中专武术教育对弘扬我国民族体育,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普及中专武术教育的必要性及影响普及的因素,并结合学校武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普及中专武术教育的对策,以期促进中专武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普及;中专;武术教育;对策
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普及武术教育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中专生是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因此,在中专阶段普及传统武术教育,是继承和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途径。虽然武术教育一直是我国中专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笔者通过对中专武术教育发展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得知,中专武术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无法适应当今时代和教育的发展需要。
一、中专普及武术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需要。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形成的,因而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蕴涵的哲学思想以及练习中“精、气、神”的身体文化和武德教育思想,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和促进作用。因此,传承传统武术文化不仅是继承武术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武术教育这种方式,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中专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要使武术文化发扬光大,保持经久不衰,在中专教育中普及武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武术教学具有磨炼意志、培养道德情操、增强体质的功能。学生在尚武精神的熏陶下,可以提升自身的修养,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另外,传统武术不但注重锻炼肢体机能,还十分注重对内脏的调养,这是武术和其他体育项目最大的不同之处。所以,在中专院校普及武术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
3.有利于大力發展武术运动。武术运动事业要发展,形成良好的习武氛围和坚实的群众基础是关键。武术运动只有被纳入学校体育教材,成为广大青少年的健身项目之一,才能获得传播发展的动力,才能奠定强大的群众基础。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促进武术在中专校园的开展,使武术成为广大学生热爱的体育项目,使中专生在毕业后可以继续保持习武、健身的习惯。通过青少年的带动作用,整个社会会重视武术,认识武术,以此推动全国范围内武术运动的开展。
二、普及中专武术教育的影响因素
1.武术专项师资力量不足。这是制约中专武术普及率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本市及周边地区中专学校武术教育师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毕业于武术专业的教师不到20%。一些负责教授其它体育项目的教师代理武术教师,虽然他们有一定的武术基础,但是与专业教师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中专学校由于没有武术教师,甚至没有开设武术教育课程。
2.教学内容、方法单调。中专学校对武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武术器材设施严重短缺。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只能选择一些以简单徒手练习为主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中专生对武术学习的需求。在教学方法上,许多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仍然采用僵化、落后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被动地学习武术动作,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不足。所以,单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学生失去武术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也是中专学校武术教育普及度不高的又一重要因素。
3.学生的武术价值观淡薄。作为武术教师,笔者曾调查过学生对武术价值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武术强身健体和防身的功能,但忽视了武术的文化内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专武术教学中注重技术动作教学,缺乏对武术文化内涵的讲解,所以学生对武术文化的内涵理解不足。中专生对武术价值观念的认识是推动武术普及的重要保障。因此,中专学校加强武术价值观念的宣传,对普及武术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三、中专普及武术教育的对策
1.在制度上予以保障。普及中专武术教育,学校需要把中专武术教育纳入到学期考核中。学校应该为武术教师设立施展特长的平台,引入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其才能和特长。凡是从事武术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在先进评比、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先考虑,在经费安排方面优(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14页)先满足武术教学的需要。
2.设立武术兴趣班。为了在中专普及武术教育,同时体现体育教育主体性的公平。笔者建议,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立武术兴趣班作为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内容,对爱好武术的学生进行培训,也为未来武术人才的选拔奠定基础。在教学班级的组建上,教师不必细分年级,可以把全校的武术爱好者集中在一起进行训练。
3.结合本地实际选择教学项目。为了在中专普及武术教育,我们可以将当地群众基础深厚的武术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发挥本地的特色优势。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本地优势项目可以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武术学习;第二,特色项目可以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武术教育成效。
4.创新武术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武术学习,在武术教育课堂中,教师应采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在中专阶段,过于传统、呆板的武术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容易丧失武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武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5.建立健全武术教育机构,开展各级武术竞赛活动。竞赛是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重要途径。为了普及中专武术教育,当地教育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武术教育机构,定期开展武术竞赛活动,使爱好武术的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通过成绩效应带动家长和其他学生对武术教育的关注。另外,学校可以组织武术兴趣班的表演活动,以扩大武术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武术教学的综合效益。
四、结语
目前,在中专学校普及武术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专武术教育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今后,我们要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实际,继续推广武术教育,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促进武术在中专学校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星谭.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开展武术活动的途径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9,30(3):155-158.
[2]吴靖龙.高等职业院校武术教育现状分析[J].山西科技,2008(2):62-63.
[3]张莉.关于职业中学武术教学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08(14):90.
[4]匡金龙.改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武术内容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6):222.
[5]马雷.武术教学在中小学体育课中的价值[J].中国学校体育,2009(s2):35.
关键词:普及;中专;武术教育;对策
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普及武术教育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中专生是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因此,在中专阶段普及传统武术教育,是继承和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途径。虽然武术教育一直是我国中专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笔者通过对中专武术教育发展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得知,中专武术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无法适应当今时代和教育的发展需要。
一、中专普及武术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需要。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形成的,因而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蕴涵的哲学思想以及练习中“精、气、神”的身体文化和武德教育思想,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和促进作用。因此,传承传统武术文化不仅是继承武术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武术教育这种方式,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中专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要使武术文化发扬光大,保持经久不衰,在中专教育中普及武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武术教学具有磨炼意志、培养道德情操、增强体质的功能。学生在尚武精神的熏陶下,可以提升自身的修养,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另外,传统武术不但注重锻炼肢体机能,还十分注重对内脏的调养,这是武术和其他体育项目最大的不同之处。所以,在中专院校普及武术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
3.有利于大力發展武术运动。武术运动事业要发展,形成良好的习武氛围和坚实的群众基础是关键。武术运动只有被纳入学校体育教材,成为广大青少年的健身项目之一,才能获得传播发展的动力,才能奠定强大的群众基础。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促进武术在中专校园的开展,使武术成为广大学生热爱的体育项目,使中专生在毕业后可以继续保持习武、健身的习惯。通过青少年的带动作用,整个社会会重视武术,认识武术,以此推动全国范围内武术运动的开展。
二、普及中专武术教育的影响因素
1.武术专项师资力量不足。这是制约中专武术普及率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本市及周边地区中专学校武术教育师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毕业于武术专业的教师不到20%。一些负责教授其它体育项目的教师代理武术教师,虽然他们有一定的武术基础,但是与专业教师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中专学校由于没有武术教师,甚至没有开设武术教育课程。
2.教学内容、方法单调。中专学校对武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武术器材设施严重短缺。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只能选择一些以简单徒手练习为主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中专生对武术学习的需求。在教学方法上,许多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仍然采用僵化、落后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被动地学习武术动作,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不足。所以,单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学生失去武术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也是中专学校武术教育普及度不高的又一重要因素。
3.学生的武术价值观淡薄。作为武术教师,笔者曾调查过学生对武术价值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武术强身健体和防身的功能,但忽视了武术的文化内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专武术教学中注重技术动作教学,缺乏对武术文化内涵的讲解,所以学生对武术文化的内涵理解不足。中专生对武术价值观念的认识是推动武术普及的重要保障。因此,中专学校加强武术价值观念的宣传,对普及武术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三、中专普及武术教育的对策
1.在制度上予以保障。普及中专武术教育,学校需要把中专武术教育纳入到学期考核中。学校应该为武术教师设立施展特长的平台,引入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其才能和特长。凡是从事武术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在先进评比、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先考虑,在经费安排方面优(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14页)先满足武术教学的需要。
2.设立武术兴趣班。为了在中专普及武术教育,同时体现体育教育主体性的公平。笔者建议,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立武术兴趣班作为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内容,对爱好武术的学生进行培训,也为未来武术人才的选拔奠定基础。在教学班级的组建上,教师不必细分年级,可以把全校的武术爱好者集中在一起进行训练。
3.结合本地实际选择教学项目。为了在中专普及武术教育,我们可以将当地群众基础深厚的武术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发挥本地的特色优势。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本地优势项目可以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武术学习;第二,特色项目可以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武术教育成效。
4.创新武术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武术学习,在武术教育课堂中,教师应采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在中专阶段,过于传统、呆板的武术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容易丧失武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武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5.建立健全武术教育机构,开展各级武术竞赛活动。竞赛是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重要途径。为了普及中专武术教育,当地教育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武术教育机构,定期开展武术竞赛活动,使爱好武术的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通过成绩效应带动家长和其他学生对武术教育的关注。另外,学校可以组织武术兴趣班的表演活动,以扩大武术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武术教学的综合效益。
四、结语
目前,在中专学校普及武术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专武术教育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今后,我们要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实际,继续推广武术教育,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促进武术在中专学校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星谭.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开展武术活动的途径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9,30(3):155-158.
[2]吴靖龙.高等职业院校武术教育现状分析[J].山西科技,2008(2):62-63.
[3]张莉.关于职业中学武术教学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08(14):90.
[4]匡金龙.改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武术内容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6):222.
[5]马雷.武术教学在中小学体育课中的价值[J].中国学校体育,2009(s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