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淮珠:书籍制作工艺的创新

来源 :今日印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每年印装出书量一直保持在70亿册左右(不含外单、特殊加工物和学生本册),其中学生用教材占总数的近1/2。
  全国有印刷厂13万家左右,书刊厂占近1/2左右(不含港澳台和没挂名的作坊式加工厂);2000年时最高达到6万家,后因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印刷厂逐渐减少,这也是自然发展规律。
  全国现有出版社570多家(不含港澳台100多家和无法计算数量的书商)。
  我国从事印后加工的人数占印刷业人数的1/3(2012年统计的数据是34.32%),含印后包装和印后装订人数。
  我国印后工序新制定的国家GB/T和CY/T标准共有16项,国家标准基本齐全,主要项目均已完整无缺。
  印后工序的国际标准,在2011年国际印刷标准年会上被世界同行推举印后国际标准由中国编撰,现在已开始启动操作。
  印后加工除特殊工艺需要一批手工操作外,现已基本上淘汰了笨重的手工操作,实现了机械化,进入了自动化、智能化的新时代。
  以上几点充分表明,如今印后工艺的技术已经达到了顶峰期,下面笔者通过对装订的工艺技术、设备制造和使用、装帧材料的变化进行表述。
  工艺技术——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
  书籍制作的工艺技术无疑是中国发明的,中国也是世界上装订方法最多的国家(14种装订方法、9种联接法)。近些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装订方法又增加了许多,不仅挖掘了古老的工艺进行传承,而且又有创新和发明。
  现在我国使用的纸张幅面、开本尺寸、书籍本册的联接方法均已纳入国际轨道,工艺创新更是受到国际友人的称赞。如:
  1.空背平装:一种在书背上不涂粘剂就包封面的工艺,这种方法保证了书背的平整美观。
  2.露血图案:一种设计在前口上切后露出各种花纹图案或文字的工艺。
  3.有声立体书:通过模切等加工后,让读者阅读时看到立体图案和听到不同声音的各种读物书。
  4.镂空书封:在精装或平装书封上利用模切等工艺制成的书籍。
  5.古洋结合装:封套采用我国古老的简策装等,封套内书籍为精装的工艺。
  6.锁式环保书帖:一种将书帖最后一折缝边沿(0.8mm处)交叉破口后产生叶片的工艺,可以不铣背拉槽直接进行粘结成册。
  7.塑料线烫印环保工艺:一种在折页机最后一折缝线上用塑料线烫头装置,使每个书帖穿联后进行配帖成册的装帧工艺,该工艺可以淘汰锁线机。
  8.经折古线合装:将经折装和古线装合在一起的艺术装帧工艺。
  9.龙鳞装:一种古老传统又经创新的艺术加工工艺,该书表面为卷轴形,打开卷后页张呈鳞片状,图文并茂。
  10.龙经装:一种将龙鳞装和经折装合并在一起的艺术装帧工艺。
  11.世界上最长的卷轴装书:该书为《红楼梦》,长200多米,高约70多公分,该书成为世界之最。
  此外,近几年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豪华装也逐渐增多,如:
  1.豪华精装《二十四史》采用圆背真脊整面造型,所用封面是一整张羊皮,硬纸板为荷兰优质纸板,皮封面上用24K赤金箔进行烫印文字,并在书的天头切口上用赤金箔滚烫金口,全书当时价格为16万元(现在最少30万元)。
  2.《宋画全集》的书芯采用“美国凤凰”一级纸,封面选用江苏百年老店的真丝绢,工艺加工为假脊精装,封面烫印色箔,全书一套共9本,价格为12万元。
  3.《怀秀雅物》是古线装和经折装合装,并根据内容装有扇盒一个,采用麻叶古线订方式,全书共6本(加一个木扇盒),定价8888元。
  4.《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纪念版(精装)的封面采用PU压烫花纹和压凹凸工艺。书的三面切口采用滚金口(电化铝),前口采用拇指索引,并用古线装的骨签作为书锁,该书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收藏价值,并可作为礼品赠送。
  5.《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的书函采用金丝楠木激光雕刻书名铭牌,封面采用仿绢材料和刺绣书名工艺,显得高雅靓丽、古色古香,是一部极好的收藏品。
  6.《印染技艺》(精装)的书函选用云头四方帙式,封面与函套采用青花水兰,装帧古雅绚丽,也是极好的收藏品。
  7.《金刚波若波罗密经》采用龙鳞装,书囊为锦缎,轴头和骨签用玛瑙石,书盒用紫檀木,全书卷展开长为8米,只龙页身(叶子)净长4.7米,龙身的页张(叶子)全部展开总长为73.4米,卷高0.336米(宽)。该书价格为3.5万元。
  8.《红楼梦》采用龙经装,幅面为514mm×356mm,全书一套为8本。从外表看像似精装,翻阅看是经折装和龙鳞装两种方法巧妙结合在一起的精致工艺方法制成,书封和函套均采用锦缎材料制成,每本书画厚度为73mm,初定价格为16万元。
  9.《朝元图》画册为四开精装,封面采用木板镶嵌,木门订、木锁签锁书,地脚切口用电化铝箔滚烫镂空金口,该画册封面设计与内容相匹配,虽是精装但又充分表现了民族特色,同时又能使工艺加工得到良好的效果。
  从书籍制作的印后装订工艺技术的历史发展到现在,从简单的扎联、订联到现代的各种装帧形式,足以证明我国书籍制作技术目前已达到了历史的盛世期。
  在历史上曾有过一次书籍制作盛世期,那就是公元600多年的唐朝出现的卷轴装和龙鳞装,以及后来的经折装、古线装,但由于当时技术、材料等限制,无法与现代相比。现在书籍制作条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优越,因为我国印后装订技术已经进入了工艺的多样化个性化、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材料的多品种、环保化的盛世时期。随着印刷业不断发展,印后加工技术不断的变革,今后还会挖掘和创新出更多更好的书籍供人们阅读、欣赏和保存。
  (2014年的第九期和第十期杂志,将继续由王淮珠老师为大家介绍印后创新的装订设备和材料,敬请关注!)
其他文献
2016年drupa展会于5月31日至6月10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如期举行,本届的主题是“Touch the Future(触摸未来)”,六大亮点分别是印刷、包装、跨渠道、绿色印刷、3D打印和功能材料印刷。作为全球印刷和跨媒体技术领域的“奥运会”,drupa展会一直是全球印刷业的风向标,也一向以创新性、数字化、信息化、一体化、多元化、情感沟通和自身魅力闻名于世。  那么,drupa 2016
期刊
标准化的产品背后是不断优化的全产业链和统一完备的生产、供应体系,而庞大的销量支撑的是庞大生产规模下的不断降低的边际成本和无以伦比的竞争优势,这是专业大型企业的生存之道。而因为无法在成本及供应量上形成优势,那些“小而美”的工匠企业才有足够的精力去琢磨如何“精致成长”,才会去打磨那些细微却足够体贴的细节,才能用“成长的信仰”来为你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这在印刷行业,也成为了未来只能走的两个企业形态。  
期刊
堪称“印刷和造纸工业的奥运盛会”的drupa 2016圆满闭幕。要说本届展会最出风头的参展商,自然非惠普莫属,不仅以6200平方米的展位面积首次成为本届drupa最大的参展商,多达50余款的超强展品阵容包含了多款首次面世的业界最领先技术,让人叹为观止,更夸张的是仿佛全球大款都聚集在了惠普展位上,每天“买买买”,简直就是要剁手的节奏。  人气爆棚的惠普在本次展会上超额完成订单,仅世界两大网络印刷企业
期刊
在过去的20年,由于印刷材料和喷墨打印头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印刷行业赢得了增长势头。强大的生产力和需求以及客户对个性化批量生产的愿望不断增长,为数字印刷技术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喷墨印刷在向数字化转型方面扮演了先锋角色。  本文作者Ron Gilboa是美国咨询机构InfoTrends公司的生产和工业印刷咨询服务部经理,自1980年以来一直活跃于印刷行业。  自古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怀有塑造
期刊
“忽如一夜雾霾来,千里万里皆昏暗。”不知确切从何时开始,北京、保定、石家庄、邯郸,一路到郑州、武汉、长沙,以及南京、上海、绍兴,甚至远至内陆的重庆、成都等城市,雾霾对整个华夏大地进行着全面“扫荡”。如今,雾霾不再是北京的专利,而是变成了一种全国的现象。  那么,雾霾究竟从何而来?北京市环保局曾公开表示,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污染物排放大以及PM2.5区域传输是造成北京市空气严重污染的三大原因。作为全
期刊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2014年版)》通知发布后,第一时间便在网络、微信、微博上火速传开,业内人士对此通知非常关注。为此,《今日印刷》分别采访了凹印、网印和柔印领域的供应商代表,在此与广大读者一同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看法。  陕西北人:绿色环保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宁波欣达:环保是未来印刷业面对的重要课题科精诚:转型柔印并推动客户使用环保油墨太阳机
期刊
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推动中国印刷发展,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胶片(中国))在苏州建立了全新演示中心。2014年12月16~18日,“印翼中国”展厅举行了盛大的开放日,富士胶片广大新老客户、媒体齐聚一堂,参观了富士胶片(中国)位于苏州的新展厅。展厅汇集了富士胶片集团最前沿的各项尖端印刷技术,多种印刷解决方案,各类印刷应用以及增值服务等,多领域、多角度、全方位为客户呈现一个革新
期刊
时隔20年后,沙特阿拉伯印刷企业Al Jawad纸箱包装公司再次投资曼罗兰的ROLAND印刷机,以进一步提高其生产能力。近日该公司购置了一台配有InlineFoiler联线冷烫装置的ROLAND 706 LV印刷机,用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给其他印刷产品增加附加价值。  随着客户群不断增加和生产订单源源不绝,Al Jawad纸箱包装公司渴望引进一台高性能的印刷机来减少印刷准备时间和废张数
期刊
中国包装联合会副秘书长 王跃中  突破两化融合 建立创新体系  关于医药和医药包装行业  近几年,中国包装行业一路显著增长,总产值从1981年的72亿元到2009年突破10000亿元,再到2012年突破12000亿元,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包装生产大国。根据预测,未来10年,中国包装产业将以两位数增长,有望继续保持全球包装大国的地位。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制药工业企业竞争更加激烈
期刊
印后创新推动行业进步  环视当前的印刷市场不难发现,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创新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更是一个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印后加工是使经过印刷机印刷出来的印张获得最终所要求的形态和使用性能的生产技术的总称。印后加工因其工艺繁琐、工序复杂,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其自动化程度与数字化程度不高。但近年来,印刷产品的交货周期不断缩短,劳动成本不断攀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