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合力论”视域下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来源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123w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内涵丰富,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承袭了“历史合力论”的理论内核,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与众多社会治理主体相互协作形成的合力密不可分,这种新的社会治理语境逐渐实现了社会治理主体主动化解矛盾、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善治状态。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才能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其他文献
政务公开是现代公共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河南省汤阴县作为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百个试点县之一,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政务公开机制规范化、政务公开事项标准化、政务公开平台多元化等先进经验.非试点县面临着人才队伍素质亟待提升、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滞后、政务公开工作监督乏力等困境.借鉴汤阴县政务公开经验,提出了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政务公开平台、加强监督保障机制等实践路径.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探索历程与其劳动观的生成演变紧密相关.正是基于马克思的劳动观由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内在的世界观由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向唯物史观的深刻变革,才引发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发展和完善.以劳动观为视角,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演变过程进行探析,既有助于深化相关理论研究,也对推进我国绿色发展、加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进程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理据,探究“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翻译模式在经济史文本中的应用,阐述翻译项目过程中的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原理,并通过探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提出具体译后编辑原则和翻译技巧,拓展“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翻译模式的应用范畴.通过实证性研究即翻译技术的实践应用,推进人机协作翻译,助力翻译技术转向,拓展翻译技术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从而满足符合数字时代的翻译技术人才培养需求.
书院讲会是我国古代书院的特色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以下特点:自由平等,百家争鸣;组织严密,制度灵活;探究学术,追求学问;联系实际,服务社会。讲会启示我们,举办学术沙龙要坚持自由平等,加强制度保障,丰富形式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在当前中国金融发展水平日益提高、而居民金融知识相对匮乏的现实背景下以及鼓励居民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导向下,研究金融发展、金融知识与财产性收入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金融发展和金融知识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提高了财产性收入,即金融发展对财产性收入具有增长效应;而金融知识对上述增长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金融知识水平较高的家庭从金融发展进程中受益更多。通过对人力资本水平、家庭风险偏好以及户口类型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家庭
以2017—2019年中国30家典型食品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清晰集QCA方法,从条件组态和财务指标的视角,探索了企业总资产、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企业性质等因素对食品生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了4条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有效路径,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是各条路径成立的必要条件,即企业盈利能力在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路径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和性质的不同,企业盈利能力对社会责任的影响也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的组态.
海洋民俗是独特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充分体现了沿海及海岛百姓的生产生活习俗、审美观念及其思维方式。考察浙江海洋民俗的历史嬗变,分析其在历史演绎过程中呈现的古与今的汇合、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并存,粗犷与细腻的互补、开放性与互助性的对话等文化特性,对沿海地区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塑造更为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企业、产业链(群)和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角度,对土地利用数字化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及效率提升路径进行了逻辑推演。研究发现,城市土地利用数字化将赋能土地利用信息治理,促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但不同的土地利用主体,其数字化发展的赋能内容及其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渠道存在显著差别。企业层面土地利用的数字化主要通过赋能企业市场信息、客户特征信息、空间产品供给信息及空间资源利用状态信息治理等方式来扩大市场需求,提升企业占地规模对消费需求变化的动态适应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对外扩大开放、对内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研究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取河南、安徽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分析了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河南省人均生产总值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平均作用效果为1.39%,且通过稳健性检验.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高校应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科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从注重课堂教学、实施本科生导师科研小组制、抓好毕业课题等三个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科研育人.基于全员育人理念的课堂教学将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基于全过程育人理念的本科生导师科研小组制,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基于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毕业课题的实施,可以系统地、全面地、相对独立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