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再探讨

来源 :北方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ulai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新中国成立到六十年代,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进行了探索.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以苏联模式为榜样,即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道路,重工业是农业、轻工业的基础,它决定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存在和发展.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最终走出了一条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化道路.
其他文献
期刊
有关《伤逝》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有爱情说、经济说、哀悼兄弟情绝说等等。这些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品的某个侧面,但也疏忽了文本的整体性和丰富性,局限了视野。另外,在阅
本文从我国近几年来发生的重、特大火灾教训中总结出现行消防行政执法的一些基本现状,探讨消防行政执法改革的地位、作用、目标、意义及模式.
企业财产所有权的问题,是一个介于法学与经济学之间的问题.结合法学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应把企业的财产权进一步细化为所有者终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这两方面权利的实现,需
我国国际私法立法无论从国际私法发展史着眼,还是从立法现状来看,或是从利于司法实践角度分析,都不宜再采用传统的立法模式。法典式是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理想模式,是我国国际
9世纪后期,吐蕃王朝在内外交困中迅速崩溃,藏族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的分崩离析的状态,藏族史上将这一时期通称为分裂割据时期。这一时期是藏族社会在政治上处于分散割据状态,并
1月5日,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关于适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可没收违法所得的“犯罪案件”共包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非常特殊的阶层。随着我国经济的转轨,虽然其经济地位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其政治生活水平,尤其是政治参与状况不容乐观。政治参与是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