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经典诵读的体会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经典诵读中养德行,学做人。自从我们课题组开展经典诵读以来,我校师生甚至家长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说开展经典诵读给我的体会:
  一、品析诵读,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自从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我欣喜地发现首先孩子的语言表达比以前更流畅、更风趣了。上学期,我们班举行了故事会——“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我让孩子们先在小组里说时,个个说得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偶尔还会配上有趣的动作,看到他们的专注模样,我都真有点不舍得惊扰到他们了,然后各组推荐优秀代表上台说,代表们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把故事的精彩情节,有趣的人物特点,讲得绘声绘色,结尾还不忘揭示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真是让人沉醉其中。 其次,我还发现孩子们的知识面也大大的扩宽了。俗语说得好“厚积薄发”,孩子们只有饱览群书,反复品析诵读,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前不久,我们班上了一节县级公开课——“名著赏析会”,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师生共读”,内容是《西游记》里的其中一个情节“猴王出世”进行赏析,孩子们的发言带给了我很多不一样的体会,深深地震撼了我,突然明白了经典诵读总是那么耐人寻味,真是一百个人读会有一百种体会啊!在第二个环节——“个性化阅读”中,孩子们有的慷慨激昂地赏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的无比诚挚地赏析了“三顾茅庐”,看到他们那副神态,保罗那种坚强意志,刘备那份执着的诚挚之情便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中;孩子们的阅读面和知识面之宽,也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另外,我还发现孩子们的写作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本学期我们镇里举行的作文比赛中,我们学校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二、持之以恒,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
  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有效途径。通过诵读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经典诗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學习习惯。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诵读活动的开展,逐渐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们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乐意与他人交流、合作。例如,今年的“六·一”前夕,我们镇举行了“坚定不移跟党走,童心共筑中国梦”的文艺汇演,同学们精彩纷呈的表演真是深入人心。可见,经典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康的人格。
  三、亲子共读,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
  为了使家长、孩子对经典诵读的意义达成共识,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我们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诵读经典的好处,在经典诵读活动中要求家长进行亲子共读,并对家长作了一些时间、次数、质量等方面的硬性要求。同时,我们还积极创设诗意盎然的环境,如在校园的墙壁、专栏、楼梯上张贴名言警句,经典诗文等作品,让家长和孩子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由书香形成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陶冶。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经典诵读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参与,家长的认知水平提高了,而且为学校经典诵读活动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监督反馈作用的。记得一位家长的发自肺腑之言:“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以前我总爱对孩子说教,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导致孩子对我渐行渐远。现在我每天只需要和孩子共同诵读约20分钟即可,不用特意抽出大量时间来背诵,也不用多加解释,更不需要任何说教的语言,我发现孩子有了明显的变化:不但记忆力增强了,记下了大量优秀的中外经典文化知识,而且会主动和我交流读书见解、畅聊人生观、价值观,我感到很欣慰,感谢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感谢老师们的用心良苦!”家长们的反馈,让我们看到了成效,更有信心去做好经典诵读策略的研究。
  四、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在国学经典教学中,免不了与学生一起谈古论今、激扬文字,要想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教师的身体力行是不行的。共同诵读经典也是一个品味人生,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的美妙时刻。例如,和学生共读《笠翁对韵》时,你会发现孩子们对“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兴趣盎然,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但是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则有点困难,这时教师就要给学生很好的示范朗诵,引导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这样学生对押韵、对偶规则有个初步的了解,也就会有自己的独特领悟。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看到老师如此乐学,怎能不提起诵读兴趣呢?
  与学生共读经典诵读,还有助于我们优化技能,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做一名纯粹的教师。“人的发育史就是阅读史”,这项学生活动的开展,需要“平等中的首席”领读,在必要的时候,把阅读上升为诵读内心体验,外化为外部情感,进而可以通过你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回低转,变成一声声动人的船歌,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引人入胜,你的诵读技能就在此时被不断超越。
  总之,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和教育了我们每一个人。愿我们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让经典渗融于孩子们的血液中,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我们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
期刊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数学的全过程,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提高计算效率,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务,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准确找出学生计算效率低、计算能力弱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期刊
幸福是伴随人类历史发展以来一个永恒的话题,它直接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幸福不仅关系到家庭和睦和工作满意,也关系到组织团结和社会稳定。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如何理解和定位自己的职业幸福,对于平常的工作和精神状态尤为重要。当今的中国社会已进入全新的时代,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有全新的工作面貌,改变观念,提高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指数,让自己的人生更绚烂,让身边的孩子们更健康幸福地成长。  
期刊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小学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古诗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只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和精魂,更是塑造学生文学气质和文学积累的的内在要素。在小学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教育更是可以培养他们健全的心理特质的一个最佳的途径。  本文结合传统文化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并依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做一个探讨,期待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消除掉学生的不良情绪,
期刊
【摘要】黄炎培先生的“敬业乐群”“劳工神圣”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两大核心内容,对职校生而言,要成为合格的劳动者需要将这两大核心思想融入日常的习惯养成教育中。  【关键词】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职校生 习惯养成  黄炎培先生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先河,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他提出了 “敬业乐群”“劳工神圣”的职业道德教育,以时刻关注社会需要和人类个性发展为宗旨,对职校生而言,要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应当将
期刊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当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很多都是比照本科院校,将其简化,或者是参考其他同类院校相关专业来确定自己的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本科类院校与高职院的在培养人才的侧重点上是有所不同的。本科院校注重的是学生理论体系的学习和构建,而高职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二者有较大的区别。如果在课程设置时,仅仅简单粗暴的照搬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是不合适的,是无法形
期刊
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说话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学生要学会说普通话,逐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这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有进行说话训练的任务。  一、说话训练促进了学生的智力的全面发展  所谓智力,就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由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等构成。说话训练时智力培养的诸方面均有极大的帮助。 
期刊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金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起源于质疑。无数事例证明,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可见具有发现问题的才智,提出问题的胆略,是一切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发展性的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
期刊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和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属于自己的程序,通常动画、游戏和交互式的故事居多,而重在培养创新的同时,常常容易忽略“创新到底是为了什么”“怎样去创新”。  下面我结合课堂实践,谈谈创新教育视角下的scratch课程理念。  一、生活所需即创新所始  我们知道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
期刊
教育一词的词典意义:按一定要求培养人的工作。教育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只是合格的教育。我们所应该追求的是意义更加深远的教育---关于灵魂的教育。  什么是灵魂的教育?怎样才能呼喚灵魂?这也是教育者应该思考的本质问题之一。  一、引导学生认识天地自然之“道”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动静休止,言谈仪表,大到无边的宇宙,小到纤细的内核,都有着“道”的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