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大刀传奇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ai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占领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他的手下有一位络腮胡将军,奉命带兵驻扎在瓦市镇(今自贡市沿滩区)。这位络腮胡将军身经百战,武艺高强,同时也心狠手辣,稍有不顺便大开杀戒,人称“活阎王”。
  离瓦市镇二十来里远的地方,有一个叫舒家坳的村子,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在这里住着一位身怀绝技、除暴安良的武林高手——舒大刀。
  舒大刀从小随峨嵋山云游道长学艺,后又遍访武术名家,深得各武术门派之精髓,尤其是他使得一手绝妙刀法,所向无敌。那把大刀是道长所赐,削铁如泥、价值连城。据说夜晚放在灯光下,浇上水仔细观瞧,可看见一条龙在刀上游动,呈现人间风云突变、气象万千的景象……自从他得到宝刀后,人们便直呼他“舒大刀”,人刀不分,显其侠义。
  舒大刀因沉迷武功,刻苦修炼,行走江湖,年过三十仍孑然一身。就在他三十一岁那年,自贡一个姓王的大盐商遭土匪暗算,不但搶去了许多金银财宝,还将一位如花似玉的千金小姐王玉仙也掠了去,说是给土匪头子做压寨夫人。
  舒大刀听说后,带着四个徒弟连夜上山,直捣匪窝,刀光过处,人头落地,把即将被土匪头子强行送入洞房的王玉仙救了回来。
  真是美女配英雄。王玉仙和舒大刀一见钟情,不久便拜堂成亲。但舒大刀习惯了闲云野鹤式的生活,加上王玉仙也愿跟随夫君,同甘共苦,所以王大盐商挽留不住,只得给了他们一些银两,回乡下去了。
  二
  再说驻扎在瓦市的活阎王,一听到舒大刀的名气,很不屑地道:“呸!一个山野匹夫,吹得如此之神,哼!我倒要去会会,看他有何本事!”
  这天,舒家坳前旌旗招展,活阎王带着一队人马,来找舒大刀比武。偏偏舒大刀不在,有事外出了。活阎王哈哈大笑道:“山野匹夫,一定是吓得躲起来了,给我搜!”
  一声令下,几个如狼似虎的兵丁持刀便往屋里闯。却听一声娇喝:“住手!你们是什么人,岂敢如此无礼?”几个兵丁顿时呆住了。活阎王一看兵丁们傻了一般站在那里,忙骂骂咧咧地走了上来,没想到他也呆住了。只见眼前站着一位妙龄少妇,貌美惊人,飘飘若仙。活阎王不禁心里暗赞。“亏我南征北战这些年,走过那么多地方,竟没见过如此美貌的女子,真不愧四川美女多,自贡是个窝啊!”
  活阎王便假装斯文起来,上前拜道:“我乃大西皇帝张献忠麾下一将军,南征北战,屡建奇功,今暂驻贵宝地瓦市,特前来找舒大刀切磋武艺,敢问夫人是……”
  妙龄女子轻启朱唇道:“小女子是舒大刀内人王玉仙。很抱歉,他今天不在,将军还是改日再来吧!”
  活阎王难压怒火,生气地道:“你叫他明天必须到本将军处来拜,否则别怪我不客气!”说罢,带着一队人马气势汹汹地离开了。
  回到驻地,活阎王茶饭不思,眼前老晃动着王玉仙那美丽的容颜,不停地自言自语道:“那女子真漂亮,真馋人啊!简直是仙女下凡,人间少见……”狗头军师一见,立刻明白了主子的心思,于是献计道:“将军武艺高强,盖世无双,只需在和舒大刀切磋武艺时,将他‘咔嚓’解决掉,那女子自然归将军了……”活阎王得意地点点头。
  过了两天,活阎王又带着人马浩浩荡荡地来到舒家坳。一见舒大刀的面,活阎王心里乐开了花,心道:我当这舒大刀长有三头六臂,原来是个不起眼的凡夫俗子,谅他也没什么能耐。于是活阎王将枪往地上一杵,骄横地指着舒大刀道:“你个山野匹夫,敢不把本将军放在眼里,蔑视我大西政权,既不来拜,又不来从军,该当何罪?”舒大刀一笑,朗声道:“将军休怪,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精忠报国,造福黎民,然自古英雄助明德之君,投仁义之师,今朝廷昏庸,天下大乱,贼兵四起,吾只求苟安于乡间寸土,所谓人各有志,望将军不要为难才是。”
  活阎王提起长枪,指着舒大刀道:“废话少说,你不但怠慢本将军,还辱骂我非仁义之师,按罪当诛!听说你武功了得,如能胜得了本将军,方可饶你!”说罢,举枪向舒大刀刺来。只见舒大刀身形一矮,那长枪擦身而过,“嗖”的一声刺在了一块石头上,火星四溅。活阎王杀性大起,步步紧逼,舞动长枪狠命追逐赤手空拳的舒大刀,一时舒大刀危在旦夕。
  忽听一声娇喝:“夫君,接刀!”活阎王听此美妙声音,顿感浑身酥麻,忙抬眼一看,原来是王玉仙将大刀扔给丈夫。宝刀在手,如鱼得水,舒大刀顿时如蛟龙出海,与活阎王打在一起。要说,舒大刀武功高强,胜券在握,可这活阎王毕竟身经百战,本领非凡,他可以把舒大刀往死里刺,而舒大刀却不敢将他置于死地,毕竟大军压境,虎狼之师杀人如草芥,要考虑到后果,所以处处让着,点到为止。
  几十个回合过去,活阎王再也不敢小瞧舒大刀了。他使出浑身解数,但都被舒大刀一一化解。突然,“咔嚓”一声,活阎王的枪被舒大刀硬生生地砍成了两截。舒大刀见好就收,跳在一旁道:“将军与我打成平手,到此为止吧!”活阎王哪里肯依,圆睁双目道:“你只不过有把宝刀,否则你早命休矣!今天,我要和你决一雌雄!”
  舒大刀一看,今天不分出胜负,实难过关,于是将宝刀交给夫人,道:“那好,你枪已断,咱们就空手比划比划。”话音未落,活阎王的拳头便打了过来,虎虎生风,凶狠毒辣,异常险恶。好个舒大刀,身手矫健,腾挪躲闪,出神入化,活阎王的拳头老是打不着,反倒累得大汗淋漓。舒大刀思量着,既不能让活阎王丢面子,又要让他意识到厉害,自动收手,方为上策。想到这里,舒大刀纵身一跃,“嗖、嗖、嗖”几步来到庭院外的稻田边。
  时值夏秋季节,谷粒金黄,只见舒大刀提气运力,身轻如燕,竟然在成熟的稻穗上行走起来……真乃绝世奇功,活阎王和他手下的兵丁们都看傻了。活阎王意识到,不能再和舒大刀比下去了,否则将自取其辱。他只得以和对手打成平手收场,灰溜溜地离开了。
  三
  回到驻地,活阎王心情异常糟糕,动不动就打骂军士,把桌子拍得山响,并恨恨地道:“舒大刀一个山野村夫,又有美人又有宝刀,而我一个堂堂大将军,却一无所有,还比不上一个村夫,真气死我也……”狗头军师见了,忙上前道:“将军休怒,像舒大刀这种人,留着后患无穷,重用会爬到将军头上,只有除之方可消除后患,并实现将军美人与宝刀兼得的心愿,乃一举多得也!”   活阎王眼一鼓道:“除、除、除,怎么除?你也看到了,这个舒大刀的功夫高深莫测,弄不好还会栽在他手里。”狗头军师凑上来道:“将军太善良了,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我有一计,保管除去将军心头大患。”随后便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活阎王一听,拍案叫绝,高兴道:“好、好、好,就按你说的办,要多少银两都行。”
  半个月后,按照活阎王所下战书的约定,舒大刀不得已与之比武。临上场时,王玉仙见丈夫手按腹部,额冒虚汗……于是担心地问:“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舒大刀道:“不知怎的,我近来肚痛,今天感觉特别厉害。”王玉仙赶紧道:“那就不比了,改天吧!”谁知活阎王听了,哈哈哈大笑道:“不比了,吓着了吧?除非从我胯下钻过去,给我磕一百个响头,再让你来陪我。哼!还装什么肚痛,真是有辱舒大刀的名声。不行,今天非分个高下不可,我愿签下生死状,一切听天由命,与旁人无关……”
  王玉仙刚想说话,舒大刀头一昂道:“比就比,大丈夫顶天立地,士可杀不可辱。”于是挺身上前,与活阎王签了生死状。王玉仙担心地问丈夫:“你行吗,肚不痛了?”舒大刀微笑着道:“没事,不痛了,你放心!”
  来到比武场,活阎王骄横地用长枪一指舒大刀道:“你个乡野匹夫,今天咱们做个了断,让你知道本将军的厉害,做我枪下鬼,可怨不得谁!”说罢挥舞着银光闪闪的长枪,饿狼般扑了上来。舒大刀手持宝刀,上下翻飞,虽一只手捂着肚皮,活阎王却也占不到半点便宜。
  大概是想早点结束战斗,舒大刀使出绝技,宝刀如行云流水,直逼活阎王的要害,弄得他手忙脚乱,步步后退。在剧烈的刀枪碰撞声中,眼看活阎王败局已定。突然,舒大刀口喷鲜血,宝刀脱手,他双手捂着肚子倒在地上,异常痛苦。不待旁人反应,活阎王迅疾一枪,刺透了舒大刀的胸膛,鲜血喷了他一脸……可怜一代武林豪杰,竟命丧小人之手。
  家人及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无不悲痛欲绝,他们没想到舒大刀会如此惨死,四个徒弟更是想找活阎王拼命,好在被众乡亲拉住,因为事先立了生死状,更何况对方是大西政权的鹰犬,杀人如麻,硬拼只会吃亏,甚至危及整个村庄,所以只好看着活阎王抢了舒大刀的宝刀,耀武扬威而去。
  四
  没想到第二天,活阎王竟派人来向王玉仙提亲,要她去做将军夫人,并蛮横地说,若王玉仙不从或自杀,村里的人都将大祸临头,必须将活的王玉仙送到他手里。
  王玉仙兩日不吃不喝,和家人草草掩埋了丈夫尸体,态度突然大变,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并同意嫁给活阎王。为此,她不惜和家人反目,和村人闹翻,说什么她要奔自己的前程,没必要为死去的人守一辈子活寡……考虑到她即将做将军夫人,家人及村里人都敢怒不敢言,生怕引来祸端。迎亲那天,舒大刀尸骨未寒,王玉仙竟笑容满面,被狂喜的活阎王抱上了马车。
  活阎王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王玉仙,而且对方还这么愿意,这让他大喜过望,成天拥着美人寻欢作乐,言听计从,好不快活。舒大刀的家人及村人听说后,无不口吐唾沫,大骂王玉仙,说她没有好下场……
  很快,恐怖的事情发生了。舒大刀的四个徒弟被人乱刀砍死,留下他重病在床的老母亲……村民们立时噤若寒蝉。
  没两天,又从瓦市镇传来消息:几个曾被舒大刀收拾过的混混被人秘密杀死。很显然,这又是在报复,因为这几个混混曾调戏过王玉仙。
  再说王玉仙这边,她其实是为了保护家人和村民,故意装出愿意嫁给活阎王,并不惜和家人闹翻,以假乱真;她深信,丈夫死得太蹊跷,里面一定有阴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王玉仙在取得活阎王的充分信任后旁敲侧击,打探起了丈夫死亡的背后秘密。
  终于,活阎王在一次醉酒后吐露了真言,是狗头军师的主意,他知道像舒大刀这样好打抱不平的人,一定会与小混混结仇,于是找到当地几个有名的混混。果然,这几个混混都被舒大刀教训过,一直怀恨在心,一听说要除掉舒大刀,还有大把银子可赚,背后又有大靠山,自然求之不得。恰好,其中一个混混的表弟就是舒大刀的四徒弟,家里很穷,老母重病在床,又想娶老婆,急需银两,几个混混暗中将他约了出来,反复劝说,舒大刀的四徒弟收下银两,悄悄将毒投到舒大刀的茶杯中……
  得知详情后,王玉仙明白了四徒弟为什么反应那么强烈,原来这一切都是装的,目的是掩人耳目。
  瞅准机会,王玉仙对活阎王道:“将军一世威名,可别被几个无名小卒葬送了,只有除掉他们,方可灭口,否则日后他们将此事传出去,说你用下三烂手段赢得比武,多不光彩啊!”本来杀几个人对活阎王来说是小事一桩,偏偏那几个混混又来要钱,真是找死,活阎王大怒,便派人将他们逐一杀了。
  接下来,王玉仙的目标是出谋划策的狗头军师。可活阎王对他十分信任,怎么办呢?王玉仙就在活阎王面前说狗头军师对她动手动脚,想占有她,然后用美人计诱那狗头军师上当,让活阎王抓了现形。
  想起狗头军师一再阻挠自己不要宠信王玉仙,贪恋美色的活阎王早就不耐烦了,这下发现狗头军师竟然想霸占他的女人,活阎王狂怒不已,不容分说,将狗头军师斩杀了。
  除掉了狗头军师,最后的目标就是活阎王了。虽然他很宠信王玉仙,但这家伙却异常奸诈,处处小心,更何况王玉仙是个弱女子,手无寸铁,又身处狼窝虎穴。
  见活阎王将舒大刀的宝刀视作珍宝,王玉仙就对他道:“将军可曾知道,那宝刀在夜深人静之时,放在灯光下不停洒水,凝神静看,就会出现狂风暴雨、飞龙在天的奇异景象……”
  活阎王听了,只是很有兴趣,但却不敢去看。可王玉仙却撒娇要看,说在村里时,夜晚经常拿宝刀出来,欣赏那奇景妙象。活阎王经不住王玉仙的温香软语,终于答应让她晚上看宝刀,但狡猾的活阎王却从不沾边。王玉仙先是隔三岔五地看宝刀,后来竟每晚必看,否则就睡不着觉。
  好事来了,郎中切脉说王玉仙有喜,这可把活阎王高兴坏了。其实他哪里知道,这是王玉仙买通了郎中,根本就没什么喜。
  这晚,王玉仙陪着活阎王喝了不少酒,当他搂着王玉仙想上床安歇时,王玉仙娇滴滴地道:“将军,我要看宝刀,一起瞧瞧吧!美女、宝刀配英雄,那才完美。你知道这句话吗?不看飞龙,就不叫英雄,不算真正得到宝刀,这就是舒大刀的神奇之处,否则它始终不能改姓。再说我早就是你的人了,肚里也有了你的孩子,你就陪我看一次嘛,然后我再好好陪你……其实我坚持看宝刀,就是让咱们的孩子沾龙气,说不定以后还是真龙天子……”
  活阎王听得心花怒放,踉跄着脚步道:“好、好、好,夫人真是用心良苦,就是看在孩子的分上,今儿个也该陪夫人看看宝刀,看看飞龙。”
  烛光摇曳,宝刀出鞘,寒光闪闪,夜深人静,活阎王不寒而栗,有心想不看,可已答应了,真是骑虎难下,再加上王玉仙在一旁不住地撒娇,他只得硬着头皮去看。王玉仙将宝刀放在盆里,盆放于桌上,然后带着妩媚的微笑,一边浇水,她让活阎王上前来看飞龙。为讨美人欢心,活阎王豁出去了,他瞪大眼睛,对着刀口,仔细观瞧,全神贯注看飞龙……
  突然,只听一声惨叫,王玉仙用尽浑身力气,宝刀将“活阎王”脑袋削掉一半。随后,王玉仙也用宝刀自杀了。
  消息传来,王玉仙家人和乡亲都震惊不已,悲喜交加,扼腕长叹。
  1646年,清军入川,率性妄为、残忍嗜杀的大西政权失尽民心,迅速败亡。瓦市镇的大西军土崩瓦解,烟消云散,宝刀也不知所终。
其他文献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中,较少谈及男子的容貌,对男子的要求不是其容貌多么出众,而是要德才兼备,要“立德”、“立功”“立言”,即所谓的人生“三不朽”。儒学经典很多的是教导男人治国平天下,而这些往往跟人本身的容貌基本都没有特别的关系,但在《世说新语》这部著作中,相当多的篇幅讲的是男人的风流逸事,男人可以沉鱼落雁,男人也能羞花闭月,其中《容止》一篇,记录了许多男人的容貌故事,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空前绝后的
期刊
蒙蒙是个90后女孩,今年十九岁,在某高校读大二。蒙蒙的父母都是贫困山区的农民,家里生活困难,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课余时间她在一家名叫望海楼的酒店打工。酒店老板吝啬得很,给蒙蒙的工钱很低,每月只有八百元钱。  这天,蒙蒙在一间包房里打扫卫生时,突然看到窗台上有一个高档女式手提包,她想一定是刚才在这里用餐的客人落下的,必须赶快还给人家。酒店老板恰巧路过这里,他一看到那个高档手提包,眼睛顿时放出亮光,说:
期刊
明朝的英宗皇帝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虏,震动了整个北京。当时的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组织人民保卫北京。为了保卫北京,当时京城进行了大动员,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军仗局和盔甲厂的手工工匠连夜加班,三天之内就赶造了大批盔甲,军器局的手工工匠把骡车改造,每辆车上可架一门火炮,名叫“神铳”,上面还可站五名刀牌手,军器齐全。人们争先恐后到城门构建防御工事,光沙栏一项,就建了五千一百余丈。全城都在紧张备战,
期刊
在中国历史上,诞生过无数杰出的巨人,他们或者名标青史垂范后世,或者因为留下了不朽的思想和文章而载入史册。探寻他们成功的足迹,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他们成功的背后,无不与一种家族内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有关。  中国古代一直有着重视家教的传统,重视子女伦理道德、文化知识的教诲,讲求教子之道及家范、门风的培养,并由之所形成的家族意识、孝悌观念。作为一种独具特色传授形式的家学,培养了诸多优秀人物,在某些领域
期刊
丁鹏是富源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最近为了在哪儿上项目伤透了脑筋。这两年房地产在小县城非常难做,可谓举步维艰。在繁华地段建楼吧,拿地成本太高,建成后房价也高,老百姓不买账,房子不好卖。去偏僻点儿的地方盖吧,虽说房价便宜,可因为公共配套设施跟不上,老百姓也不愿意去,房子还是卖不动。  去哪儿能找到老百姓愿意去、成本还便宜的地块呢?  这一天,丁鹏在参加饭局时,听一个酒友说,现在家长都削尖了脑袋把孩子往重点
期刊
上世纪七十年代,白岭生产队有一头叫大黄的耕牛,力气大,好使唤,是整个队里的宝贝。队里把管牲畜的人叫作“老把式”,生产队牲口槽缺了个口子,老把式二话没说,把家里废弃的门板扛了过来,挡在那个缺口上面。那天傍晚,乌云漫卷,雷声隆隆,他想起自家场院里还晒着两百斤粮食,就把一堆铡好的草料向牛槽里一撒,就赶紧往家赶。  等把粮食收回屋后,他又回到了牲畜棚,只见平时食量很大的大黄今天草料没有吃多少,反而卧在地上
期刊
一  下午刚到公司,冯彪就给市拆迁办主任陈浩平打电话,告诉他事情已经办妥,晚上请他到杏园茶楼餐叙。没想到陈浩平态度很冷淡,只说了声“知道了”,便挂了电话。弄得冯彪一肚子不高兴:二十万都换不来一个笑脸。  冯彪虽说早已经年过半百,又是平阳市东澳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老总,可在比自己小十多岁的陈浩平面前,他什么都不算。陈浩平官不大,可人家手里掌握的权力含金量高。这不,自己眼下就有事求他,这事要是办砸了,自己
期刊
三道口渔行的老板姓丛,叫丛天富,行里有多艘大船,可实施远洋作业,是荣成县有名的大行。丛天富今年五十,膝下只有一女,小名叫明珠。这明珠虽生在富贵人家,却从小不喜欢享受,只喜欢天天和行里渔工家的穷小子们一起疯玩,今日下海洗澡,明天钓鱼捉蟹,练就了一身海上功夫。如果她手里再有几件宝贝,真个如哪吒似的能把大海闹个底朝天。  渔行里有个穷小子,叫车天,比明珠大一岁,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明珠最喜欢和他一
期刊
韩宏是位很有名的国画家,最擅长画马,笔下的马千姿百态、雄健有力,在收藏界极为抢手,人人以拥有一幅他的画作为荣。韩宏又是个自视甚高的人,轻易不动笔,这么一来他的画作就更珍贵了。  这天,韩宏独自驱车来到动物园,他可不是为了玩,而是动物园新近购进了几匹神骏异常的高头大马,他写生来了。  韩宏正专注地画着,手机响了,是夫人打来的。夫人说老母亲病了,目前已送进医院。韩宏一听忙说声“我这就过去”,关了手机却
期刊
民国以前,从鄂西北长江边的香溪码头开始,向北有一条重要的商道,高阳镇正处在这条商道的枢纽位置,向北可入陕,向西可进川。  民国初年,高阳镇出了个叫甘发根的大富豪,有铺面二十间,良田千顷,还有一幢十个天井的府第,仅伺候他的仆人就有二十多个。听老人说,甘发根最后却死于“兵道”。  民国十年,川、陕、鄂三地军阀混战,这条商道遂成为兵道。南来北往的军阀从此道经过,见高阳镇油水多,总喜欢在此驻军,征粮抓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