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和英语成绩的关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s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技巧来提高学习成绩的谋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只研究教,不研究学,双边关系只强调一面,虽然新方法不断涌现,但外语学习的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本文通过对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与其英语成绩关系的探讨,确定能有效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学习策略,帮助他们走出英语学习低效、耗时的困境。
  【关键词】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培训;学习者
  On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y us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ormance
  Wang Qinying
  【Abstract】Learning strategy refers to the one employed consciously by a learner to improve his or her learning effect. But for so long a time, people care only for teachers' teaching while neglect the other hand, i.e. how to learn well. As a result, though new approches are springing up constantly, there is no distinct improvement in learners' learning efficiency. So this thesis intends to find out some useful learning strategies which can foster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self-directedly and promote their learning effciency by means of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of learner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heir achiements.
  【Key words】 learning strategy; learner autonomy; strategy training
  
  1.引言
   策略在英語中的对应词为“strategy”,来自古希腊语“strategia”,意为作战的一种艺术,具体地是指对军队、船只或其它兵械的最佳安排。用在英语学习上,指对学习过程的最理想的调控。它实际上包括两方面:
  1.1 认知策略。与语言学习材料本身有关。指学生懂得如何获取、选择、组织信息,复习所学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发生联系,以及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的知识。也称为语言学习策略。
  1.2 元认知策略。与学习过程有关。是关于如何“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的高级认知策略,包括检查、督察、规划、预测等认识活动。也叫管理策略。具备元认知策略的人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活动。
  2.我校中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和学习策略的调研分析
  有些人外语学得很成功,但有些人学得很难,成效甚微,最后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为了解释其中的原因,有的学者研究了语言天赋对外语学习成绩的影响,有的研究了性别、教学方法等和外语成绩的关系。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学习成功的关键是学习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研究的重点转到学习者可控因素方面上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010年笔者通过一项对我校初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英语学习成功者都认为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对学习成绩的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当问及“学习者有必要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吗?”以及“有必要有意识地选择和评价学习策略吗?”等问题时,他们大都认为:“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把力气花在刀口上。”“要想学好英语,一定要有计划性,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一些人认为:“经常评价自己的学习策略,能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调整。 遗憾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英语成绩差的学生对此持不同的看法。例如,他们认为:无须花时间确定自己的目标,因为老师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学生只要听老师的就行。他们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制定计划。情绪好的时候就多学,反之就少学或不学,无须强迫自己。即使那样,成效也不高。显然,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他们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不可能取得实际意义上的成功。学习一门外语,具体地说,就要学习该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这就是语言的形式。一定的语言形式表达一定的思想。所表达的思想就是语言的内容。学习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吗?有人认为两着都重要。但有时这就是一对矛盾: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孰更重要呢?传统观念认为学习者应首先要掌握语言的形式,其次是内容。而目前西方流行的教学理论则主张学习者应该从内容入手,语言形式放在第二位。学生只要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其中的语言形式就能自然习得。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英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此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们认为入门阶段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习语言的形式上,因为刚开始语言知识有限,所表达的内容比较简单,不需要很多时间。到了语言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语言材料内容上有一定的深度,学习者如不根据语言的形式仔细探究文章的内涵,很可能只了解文字的表层意思。相反,成绩差的同学对该问题的回答就比较笼统、含糊,没有进一步的思考。
  在调查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所采用的策略方面,笔者将被调查者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并设计了4个问卷题目,内容涉及以下四个方面:(1)记课文中新单词;(2)记课外阅读材料中碰到的生词;(3)查单词时同时注意词的搭配、相关例句和其他词义。(4)记英语生词的技巧。在个案研究中,笔者发现,在第一和第四两个方面,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学生差别不大,但在第二和第三方面,高分组同学多数认为,先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整篇文章看完后再去查词典进一步验证,对于频繁出现的重要的词汇就会主动花时间记忆并在查字典时注意词的搭配、用法和有关例句。根据外语学习中对母语依赖程度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英语学习成功者一致认为用汉语作为媒介语对学习英语没有多大帮助。
  调查还发现,在涉及到中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策略这一可变量上,高分组学生通常学习计划内容详细,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他们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自己学习的进步情况,时常反思所采用的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学习过程。由此可见,英语学习成功者和不成功者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前者能很好地将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结合起来,运用管理策略来监控和调整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从而提高学习策略的有效性。
  3.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的因素
   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者外部因素,也叫环境因素。另一类因素与学习者本身有关,称之为学习者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包括英语学习条件、教学质量、学习任务等;学习者因素包括先天的智力(intelligence)和学习语言的能力(language aptitude),也包括后天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认知和情感方面的特点等。一般情况下,学习者的先天因素和环境因素难以改变,而学习者的后天因素经过个人的努力可以调整。 所以,学习者要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使自己的学习策略系统能良好运作,就要学会“调控”。也就是说,学习者要不停地根据系统内外因素的变化来调整策略,使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处于最佳协调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我们的学习潜能。
  4.策略培训
   学习策略包括观念、管理方法和学习方法。但是当教师给学生提供策略指导时,不能将这三者分开。常见的做法是从帮助学生的学习方法入手,再将观念和管理方法的指导揉合于其中。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4.1 集中训练 集中训练可以是一次,也可以分几次进行。第一次最好安排在开学初,然后穿插在学期中间,每次应有不同的侧重点。训练时间可视具体情况而定。长的可以是一两天,短的两三个钟头不等。确定训练内容时,要考虑时间的长短和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主要困难。
  4.2 分散训练 分散训练不需要专门安排时间,它和日常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主张此法的人认为,学生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能够比较自然地学会某些管理和学习方法。例如听力课上,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某个听力活动后,组织学生讨论哪些地方听不懂,为什么听不懂?怎样克服这些困难?通过讨论促使他们思考一些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4.3 个别指导 对于少数差生,上述两种训练往往不能解决问题。他们非常需要教师给予个别指导。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师可同时指导几个类似的学生。首先要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同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因为差生自我评价能底,他们常常说不清困难所在。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逐步地去解决学生身上所存在的问题。
  4.4 根据笔者这些年来的经验,我们也可以采用以下学习策略的训练活动:
  4.4.1 让学生填写关于学习策略和学习观念的调查问卷。该活动给学生提供反思自己的机会,同时又可以给学生呈现不同的学习观念和提供不同的学习策略。这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4.4.2 比较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和不成功的学习者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通过学生身边一些典型的实例来有效地引导学生自己调整其学习策略。
  4.4.3 开展关于语言本质及语言学习过程的讨论。如:语法、词汇及语言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语言的准确性与流利性之间的关系,语言的输入、输出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等。这些知识是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基础,也是形成有效学习策略的依据。
  4.4.4 学生每周写一篇学习日记,反思一周的学习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下周计划。该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而调整和改进原有的学习策略。 
  5.结论
   当代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英语学习成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学习者可控因素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对学生外语学习效果的影响。学习者对学习过程所持的观念和学习者自身的态度又影响他们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策略的研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必要时还应该进行专门的学习策略训练。学习有法但无定法,只有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我们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頭看路。磨刀不误砍柴工。英语学习成功者所用的策略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过程中善于根据内外因素的变化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使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处于最佳协调状态,以便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把自己学习英语的潜能全部发挥出来。
  收稿日期:2011-07-10
其他文献
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对于数学在教育中的作用有这样的结论:“数学的有效学习仍是大家努力的目标,课堂教学的效率仍是大家追逐的主要目标。”这观点与广大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以发展学生的素质为目标是一致的,是广大教师理想的追求。随着《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的有效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作为教师必须实施有效教学。美国中部地区教育和学习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罗伯特J玛
期刊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自生创新的强大的内动力,有了这种内动力,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才有兴趣想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  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的做法是:  1.新颖导入,激起兴趣   
期刊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往传统的教研模式已不能满足教改的需要。一个以校为本,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培训、研究的模式应运而生。体育教学也不例外,那么什么是校本教研呢?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统计法、实践法、座谈交流法等方法就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校本教研之路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体育校本教研;教师研修;课程改革    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一种新型的研究模式即以学校教研为主平台,充
期刊
1.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1 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  1.2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2.注意辨别
期刊
古往今来,世人推崇做人的正直,称颂为官的清廉,赞美师德的高尚。于此,我感同身爱,思绪万千。  从屈原“举世浑浊而我独清”,愤世嫉俗,投江明志到范仲淹“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心系天下苍生;从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爱憎分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硬壁”,发奋学习,以拯救劳苦大众于水火为己任。古今贤达无不以德高望众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期刊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全国各地的具体落实,素质教育就成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重大的课题。如何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人对这个问题也做了一些初步探讨,具体的体会有如下几点:  1.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 把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为代价,而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是为知识而教,为分数而教,为升学率而教,而素质教育则是
期刊
【摘要】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素养,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地理学习能力,特别是终身学习能力是未来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尤其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依据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结合教学实践,初步探讨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力求
期刊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多问,要激发学生愿问,指导学生善问,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创新思维只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不是天生就有的,他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关
期刊
【摘要】本文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探讨,通过入学教育、关爱学生、转变教学方式、开展课外活动等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实现我学习我快乐我成才。  【关键词】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措施  Study to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measures  Huang Yuezi,Zhang Liangqian
期刊
书面表达试题是高考英语的必考题型,也是历年高考英语的重头戏之一,书面表达旨在测试考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运用学过的英语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以书面语言形式进行思想交流的能力。试题对写作的目的、对象、体裁及字数等都有明确的要求,提供给考生的刺激性材料的形式为文字、图画或图表。本人2005年参加过自治区高考评卷,从评卷的情况来看,写作较好的学生能得满分,写作较差的学生只能得5分左右。这在很大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