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r791154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呢?本文认为: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发现;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创新教学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气和活力。在新形势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我就自己的教研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一篇文章是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理解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指导阅读一篇课文,你不必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让学生多思索多琢磨,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探究,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并且能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有位教师在《百合花》教学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新问题:用一句话来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说是一个有关战争的故事;有说是一个有关中国革命战争的故事;有说是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有说是一个发生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我军根据地某前线包扎所里的小故事;一个小通讯员为包扎所向老百姓借被子和一位新媳妇为子弟兵拿出了自己心爱的新被子的故事…….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几十种答案,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样的发散思维中已或多或少的渗入了创造性阅读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二、创造性的进行阅读指导和作文练习
  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语段进行阅读指导,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目来让学生做,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课内阅读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课外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只有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的功能,因此要对课外阅读进行艺术的指导、有创造性地指导。⑴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这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标志,可一期一订,中途做必要修改,使其常新,保证切实可行。⑵指导学生获得基本的阅读方法。教给他们默读深思、朗诵吟咏、背诵记忆、精读提炼、速读猎取等方法,以达到开卷有益。⑶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必须从内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内容反复深化,并适时使用工具书。⑷阅读后要及时写出心得体会。⑸要指导学生适时检查阅读情况。用以上方法达到创新阅读并得到良好效果的目的。
  作文只有“读书万卷”,才能“行万里路”,有了材料,才能“下笔如有神”,作文重在积累材料。在作文练习中,我认为应创新一些方法:⑴提前明确协作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预备材料。⑵写作时间不必局限于两节课,可适当推后。⑶可改一周一篇为两周一篇,以培养学生写作喜好。⑷为保证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就要加强检查力度,增加交流次数,提高评析质量。另外,还可借办黑板报、办手抄小报、向社报投稿等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写作层次。
  三、突出“思”字,变学生的“学答”为“学问”
  一直以来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大多高分低能,何谈创新?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如一位教师教《愚公移山》后,教师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有的学生提出了“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教师还可以通过一题多问、一问多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前面对《百合花》故事的概括,这样不仅使学生触类旁通,解决各种疑难,还能培养其创造力。
  四、在语文教学中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勇气》是一种人性美,《一厘米》是一种社会美等。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熟悉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进而能创造美。
  《教育理论》认为:“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新问题,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可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或者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并且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四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五、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教师授课历史上只有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后来多了一块小黑板,稍微丰富了一点。伴随着教改的轰轰雷声又多了投影器,配了录音机,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但只吃菠菜豆腐总会腻的,因为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时间久了,也就索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新的课程改革开始了,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轻易激起学生的喜好。语文教师要通过制作课件,让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楚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喜好,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的目的,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创新是一个民主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语文教学需要创新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只有把创新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语文教师要主动迎接这一新形势的挑战,大胆改革,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高昂的姿态,投身到课程改革的熔炉中去。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孙春成编:《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语文出版社,1998.
  3.李福灼、陈玉秋:《语文课程理念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蒋丽珠:《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河南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536000广西北海市银海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其他文献
【摘要】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我国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实,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据最新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各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他们承受着来自学习任务、学校教育和家长期望等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受到极大影响。  一、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第一、学习类问题  1.学习动力不足,存在
期刊
校外活动中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各类艺术、科学、体育等技能培训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紧紧围绕“培养兴趣,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培训活动宗旨,根据活动中心的特点,我们在巩固已有的培训项目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培训项目。精心策划活动,发挥育人功能。  2011年活动中心大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实行班班有活动,中心月月有活动,使中心的每个孩子在“玩”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期刊
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也不例外,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课前学生预习产生的问题是学生思考留下的痕迹,应该鼓励学生对课文质疑,这样在一堂课上学生就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另外,语文课堂容量比较大,知识点比较散,因而很少有学生一堂课下来全部都懂,
期刊
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部分,明确提出了“探究性阅读”的概念:“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就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而言,探究性阅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其本质、重点、实施策略作深入具体分析与反思。  一、什么是探究性阅读  “探究”是一项围绕“问题”展开的活动,是主动发现、逐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深入拓展和创新发现的途径和方式。“探究性学习”是与“接
期刊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课堂效率的提高,对于英语成绩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课堂四十分钟内把任务完成得非常好,课下不需要费很多时间,费时少,但成绩好,那么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越来越有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越来越强,教师教起来会越来越轻松。而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我认为创设良好的教学课堂气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兴趣,把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的
期刊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被选入现行高一教材中。作为历世经典之作,又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教学时,笔者着重从审美角度出发,让学生在诵读中进行“美点寻踪”。接受美学认为,艺术美是由‘文本’和欣赏者共同创造的,如果没有欣赏者的积极参与,作品美的价值就无法显示出来。为此,笔者教学本文时进行了如下引导。  一、走进文本,点击情趣  古人深受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读书目的就是为了做官。范进、孔乙己等一大批读书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高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就其本身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本位性的高考一直束缚了师生的手脚,限定了我们的想象,规范了我们的思维,高中三年成了一个跳板,而非桥梁,跳过去了便是胜利,没跳过去的便摔得遍体鳞伤。现实的高中教育桎梏了学生思维,教学演变为简单的反复弹跳的机械运动,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既
期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较好的读书方法,是获取知识的源泉。随着课程的改革,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阅读成为陪伴孩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成为其塑造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  一、以课文为基础,课内外结合,扩大阅读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
期刊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它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可见一斑。  《孔雀东南飞》外形是叙事诗,但完全可以把它当成小说来读。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诗化了的小说”。说其是“小说”,是因为
期刊
语言是有声的艺术,而不是静寂的符号,所以学好语文就要朗读,朗读背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朗读、背诵与理解之间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对于文章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反复朗读熟悉的基础上。因此,笔者从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深刻认识到语文课要重视朗读教学。  一、朗读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深刻理解  朗读是感知教材内容的第一步,也是一种教学手段。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