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性涨停

来源 :新潮电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_gz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遭遇着“寒春”,而12英寸笔记本电脑正遭遇着多年未遇的“暖冬”,12英寸在整个笔记本电脑行业中早已成气候,但却在2008年初的这个季节又有些不成气候。2007年笔记本电脑的12英寸的声势比前些年要低调不少,这归结于大多数消费者的眼光开始关注电脑厂泛的用途,而不单单是轻便使用:而所谓暖冬,又是另外一种别样的气候,这便是在大气候之下,超便携机型依然有着顽强的吸引力,天道无亲,常于善人,12英寸机型的生存之道便是——总有那么些不太计较价格的用户在擂鼓助威,他们需要的只有轻薄!
  或许有人会对12英寸笔记本电脑的局面表现得过于悲观,但实质上我们应当把这一类笔记本电脑的市场表现看作是“低调”而不是“萎缩”。12英寸机型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是减少而是增强了,只是全功能型中大尺寸机型的喷薄而出让我们产生了些许错觉。眼看着2008年新一代迅驰平台即将再一次腾空,我们组织了这样几款当下市场力推的12英寸机型的对比体验,这些机型的看点在哪里呢——它们的地位不会受到迅驰平台的波动而波动,它们的价格不少都位居市场顶端,它们的轻薄绝对远超我们之前,几次横向评测的全能机型,它们的最终用户大都爱慕时尚追求极致。换句话说,我们是在一个极品的时间为一群极品的人,策划了一次极品笔记本电脑的极品展示。
  
  时尚度量的尺寸
  


  十评笔记本电脑中的12英寸
  12英寸简直就是为时尚笔记本电脑置身定制的尺寸,大多数时候,在12英寸机型上,你可以看到设计的艺术化最早就在它们身上实现——12英寸在厂商和设计师看来是一块最佳的画板,时尚外观和优秀内在的相互挣扎最容易在其中迸发出戏剧性。我们从12英寸机型的历史开始正本清源,找出了10条12英寸笔记本电脑的平衡理论:
  
  1 最经典的笔记本电脑
  12英寸是笔记本电脑中最经典的尺寸——纵观目前市售笔记本电脑尺寸类别之中,11.1、13.3和15.4英寸都是新崛起的尺寸,只有12英寸和14英寸自始至今依然有着庞大的产品集。而其中,真正把笔记本电脑从商务带向个人的尺寸也正是从1997年之后发迹的12英寸机型开始(尽管首款索尼VAIO 505采用10.4英寸但后续的505系列却是将12英寸发扬光大的机型)。
  
  2 树立笔记本电脑的一道标杆
  12英寸的机型最大的特点便是它们站在笔记本电脑的正中间,超过12英寸的笔记本电脑开始为性能的提升而图强,低于12英寸的笔记本电脑则为了更加轻便而努力。12英寸则意味着二者之间的制约在此化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12英寸笔记本电脑是那些既要性能又要便携的用户的惟一选择。
  
  3 12英寸属于超便携机型的范畴
  尽管12英寸笔记本电脑长期以来意味着性能和便携的平衡,但更准确地说,应当是性能和便携四六开。2004年之前,笔记本电脑的跨度是从10.6英寸——12英寸——14英寸12英寸机型整体设计上更加倾向于10.6英寸机型——其是性能,和14/15英寸笔记本电脑相比,12英寸笔记本电脑偏重于便携大都没有内置光驱,被我们归入超便携机型(1-Spindle)的范畴。
  
  4 12英寸笔记本电脑定位更加精确
  从2004年开始,13.1/13.3英寸笔记本电脑开始加入大众化市场的竞争,进一步细化了市场:原本追求性能的12英寸机型开始整合光驱和独立显卡加入13英寸阵营,而12英寸机型的定位由此变得更加明确——12英寸笔记本电脑意味着抛弃13英寸机型的全功能型设计,而专注于易用和轻薄,随着技术的改进和设计理念的更新,12英寸笔记本电脑同样可以内置光驱,加入各种流行接口和设计元素,成为用户很好的移动工作站。
  
  5 12英寸笔记本电脑是真正适合商务的电脑
  定位的明确意味着12英寸机型有着针对性的用户,而最适合选择12英寸的用户正是那些频繁需要移动计算的商务人士。12英寸机型缺乏足够支持用户个人和家用娱乐的性能和接口,但是却具备了几乎所有的商务移动的要素:携带方便、屏幕尺寸适当、2D应用性能达到主流水平,内置光驱和各种无线接口一应俱全。
  
  6 12英寸适合作为大多数用户的第二台电脑
  对于除了商务用户之外的大多数人而言,12英寸笔记本适合作为他们的第二台电脑。第二台电脑的意思是,平时的应用已经有了一个足够强大的平台之后,这台小电脑可以成为协助个人,娱乐和工作的私人助理,它可以作为一个中介电脑、外带电脑甚至移动硬盘。和商务人士不同的是,作为第二台电脑,要么你可以选择一些极端轻薄的机型,要么选择一款价格便宜的机型。
  
  7 12英寸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大多不菲
  数码产品就是这样,体积越小价格反而可能更高。对笔记本电脑而言一台10.6英寸的机型价格高于一台15.4英寸的机型的情况比比皆是。12英寸笔记本电脑处于笔记本电脑价格区间的中上层,往往高于大多数14/15英寸的大众笔记本电脑型号,同样的,12英寸机型种类的选择面也比14/15英寸机型窄。尽管很多国产品牌一度降低12英寸机型售价,但总体来看,12英寸机型针对的受众决定了它的价格不可能平易太多,12000元以上依然是品牌12英寸笔记本电脑的定价区间,而高端品牌的产品更是可以达到16000元以上。
  
  8 12英寸针对的用户是时尚的
  12英寸机型的价格居高不下的另外一个因素是消费者。对于一个没有太多资金投入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大多希望买到一款性能强一些或者平衡一些的机型。厂商知道,需要12英寸笔记本电脑的用户主要还是看中了机器的轻薄易用,他们舍得为此进行投入。此外,12英寸笔记本电脑针对的商务人士和时尚白领具备的高素质和理性消费观也更加青睐那些设计奇巧,品牌文化突出的产品,为此,厂商可以在高昂价格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包装,实现产品的最新技术和极致设计。
  
  9 12英寸笔记本电脑设计精髓
  12英寸笔记本电脑的设计历经变革,随着迅驰技术的5年来的推广目前也达到了一个稳定时期——这里所谓设计是综合各方面的,主要体现在:硬件配置和性能相当、整合光驱的加入、整合显卡的标准配置、各个品牌外观设计风格的凸显、新的设计材质的广泛加入等等。从性能上来说,当前的12英寸机型基本上可以满足普通的网络应用和商务处理,在对3D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则稍显吃力;从续航能力来看,大多数机型的6芯普通电池可以支持大约4小时的续航时间。一句话概括,12英寸机型的产品设计重点不再是性能,而是以外观材质和易用性方面的外在元素。
  
  10 2008年是12英寸笔记本电脑的稳定年
  涨停的含义在于,2008年之后的12英寸笔记本电脑,应当是在目前的市场份额和设计去向上趋近稳定的一年。抛开各个品牌自己对产品的理解和发挥,12英寸机型在各项配置方面提升的空间也就在于例行的技术提升,即在保持轻 薄的前提下提升产品的性能——当然,这种提升依然会和其他尺寸的机型保持固定的差距,换句话说,在没有一个大的技术突破和价格下跌的情况下,12英寸笔记本电脑所适合的用户依然是商务为主。
  
  极致高贵的阶层机型
  
  Portege R500系列于2007年6月21日上市,从此成为市面上最轻薄的12英寸2-Spindle机型(苹果新发布的更轻薄的MacBook Air由于没有内置光驱等因素,和Portege R501没有可比性)。Portege R501在外形设计上保持着Portege系列一贯的轻薄主张,和Portege R500别无二致。从本次横向评测的6款电脑照片中也可以看出,Portege R501的银白色金属外观显得如此高调和张扬,同样2万元级别的售价也说明了它注定只为白领精英阶层专美。
  
  轻薄的由来
  Portege R501的外壳采用厚度为4.5mm并经过磨砂工艺处理的镁铝合金材质一体构制而成,除了维持色调上的纯正高贵之外,在保持机身轻薄的同时也维持了良好的坚固性。在试用中,这种坚固性表现在我们对机身造成的强力负重时甚至完全不影响屏幕内容的显示。除了官方宣称的采用的超高密度集成电脑主板外,R501的极致轻薄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便是其采用的7mm DVD刻录机,作为独门秘方这一配置成为令Portege R500最薄处仅为19.5mm的最大因素,全内置的机身重量仅为1.08Kg,在这种“斤斤计较”的设计磨合下,R501也最终修炼成为最容易随身携带移动办公的商务机型。
  


  
  以易用性为主思路
  R501采用12.1英寸高亮宽屏设计,分辨率为1280×800,从显示效果来看,有着东芝一贯的亮度高,色彩真实的特点,用户还可依据自身所处室内室外的环境,打开或关闭屏幕灯管,以保证最佳的屏幕效果。在室内环境中,LCD背光源辅助下的屏幕显示可以呈现出富有饱和度的色彩,高画质的图像;在室外环境中,关闭屏幕灯,半透反射式高亮度显示屏凭借自然光照即可呈现生动的画面。而在操控性能方面,R501也在纤巧的尺寸上尽力维持着舒适和易用性。R501的触摸板鼠标以及指纹识别器采用电镀工艺单独设计,手感独特但很舒适,而键帽设计则和苹果MacBook Pro有些类似,一方面,键盘布局必须屈服于尺寸而进行缩减,另一方面也导致其手感并不是非常舒适,当然,这种来自于短键程的不适感主要体现在我们这种长时间录入文字的用户。
  
  12英寸的顶级豪华
  Portege R501配备了3个USB2.0端口、1个IEEE 1394端口、1个外接显示器端口及1个SD卡槽等,还搭载了蓝牙V2.0+EDR模块,高端版本甚至内置3G/WiMAX模块的信号接收天线,这使其可与耳机、鼠标、手机等同样支持蓝牙功能的移动设备进行无限畅连——从接口上来说,R501有着远远超越与其体积相匹配配置的接口设计,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便携使用环境下的各项扩展互联需求。在性能方面,R501集成了R500系列一贯的Napa Refresh迅驰平台,即酷睿2双核U7600超低电压处理器和整合GMA950显示芯片的芯片组平台——这种平台尽管在大多数机型上已然有些过时,但是别忘了,R501的职责是捍卫轻薄而不是比拼性能。
  
  真正的商务笔记本
  R501的商务性在上面的体验过程中已经逐步显露,但除此之外值得提及的还包括其独有的硬盘保护技术和超强的节能性,这两方面的出色表现真正让我们给予了其最佳商务机型的评价:官方宣称R501具备最长11.5小时的续航时间(5600mAh),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使用标配电池和节能程序可以实现超过8小时的续航时间,并可以在1小时内将电池电量充满至少50%的电力,堪称相当强悍。而在硬盘保护方面,R501搭载了新一代TOSHIBA三维硬盘保护技术,在机身背面的凸起设计还可以起到物理缓冲的作用,为硬盘加固第二层保险,全面捍卫数据安全,除此之外,PoRegeR500系列更通过了包括75cm跌落测试、100CC液体入侵测试在内的德国莱茵公司TUV专业测试。
  
  绝对商用正装机型
  
  LifeBook T2010是富士通LifeBook家族中一款12英寸最新的可旋转屏幕机型,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小尺寸平板机型之一。作为本次体验机型中惟一一款旋转屏机型,T2010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它应当是目前无论是血统还是设计思路都最符合商务应用的一款笔记本电脑。同时,富士通笔记本的用料以及做工也依然保持了其一贯的严谨缜密,如果说你需要的正是一款为工作服务的电脑,选择T2010是不会错的,惟一会让你思量的只会是它高达18000元的售价。
  
  外观设计延续富氏风格
  T2010的全黑色调是对富士通商务机型外观的忠实继承,和LifeBook S系列一样,T2010乍看上去和家族其他产品差别不大。T2010的上盖和底部都采用了铝镁合金材质,这在富士通机型中的应用也很普遍,毕竟商务机型的可靠性始终都被放在第一位。上盖上的富士通Logo铭牌显得非常醒目,整个外壳上采用磨砂材质,颇具专业素质——如果不是其背后的旋转轴和折叠支架,我们甚至会以为这是一款LifeBookS系列的小改款。此外值得一提的是,T2010的电池仓设计和其他机型不同,其位于机身腕托位置,可以想像,这种设计的初衷当然是为了给旋转支架位置留出更多的设计空间,实际上大多数的平板机型,它们的接口设计都需要经过比普通机型更加严密和科学的考量,因为大多数的接口都需要设计在机器的两侧。
  
  平板设计推崇易用
  T2010是一款平板机型,因此我们体验的方向围绕着旋转屏和手写而展开:这款12英寸的宽屏幕设计和普通机型不同,通过一个四维可旋转转轴和机身相连,由此可实现屏幕按照左右以及前后方向自由活动(前转90°、反转180°、左右最大180°),当屏幕在开机状态下翻转折叠之后,这种平板式的操作形态也可以从屏幕中的旋转体现出来,并可以通过屏幕旋转按键随意调节。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可以通过电子笔对屏幕进行手写操作(值得注意的是这块屏幕并非传统的压感屏,必须通过电子笔才能实现手写操作)。在整机边框的一侧,我们可以看到有5个平板模式下最常用的按钮:分别为“方向选择”、“屏幕旋转”、“Fn功能组合”与“Alt键”。实际上,关于平板电脑模式下的按键设计已经相当成熟,我们可以在T2010之前的多款机型中体验到这些操作模式,只不过如果说是真正将这种工作 模式应用到日常商务环境中,相对于老款的大尺寸机型和迷你的U1010,T2010上的操作是最合适最轻松的。
  
  性能服从于轻薄
  作为12英寸的笔记本电脑而言,T2010并不输于其他几款机型。从键盘到接口,T2010通过一系列精心的设计来应付由于旋转屏幕导致的局促。使用T2010来写作一篇文章的感觉并不是很累,因为它的84按键标准设计基本上不会影响长时间录入,而由于整机尺寸的限制,导致电池仓搭建起来的腕托空间要比其他机型更浅,所以T2010没有采用传统的触摸板设计而是使用了指点杆设计——富士通也是除了ThinkPad之外屡次采用这一设计的厂商。指点杆操控感要比触摸板更加方便,即使单手操作也非常快捷,这种转劣势为优势的设计方式体现了宫士通浑厚的设计内涵。T2010的接口设计也引证了其科学之处:取消了几乎不会用到的MODEM接口并将光驱设计为可选外置配件,从而成功的安置了IEEE1394接口、USB2.0接口、PCMCIA卡插槽甚至1个无线网络开关。T2010配备了酷睿2双核U7600超低电压处理器为基础的最新的迅驰平台,在应用上完全满足了商务应用的需求,并通过一块“腕托”大小的电池成功地为电脑扩充巡航时间,我们的测试成绩大约是391分钟,完全可以应对几乎任何苛刻的商务旅行需求。
  
  高能低价的平民机型
  
  S20的特点并不突出,至少在2008年年初的市场氛围下来看,S20具备的任何一方面的素质,我们都可以找到更优越的机型,这包括海尔其他的机型。但是至少在商务机型领域,我们还很难找到一款真正的入门级别笔记本电脑能在性价比上超越S20。这款采用标准迅驰双核平台的机型价格甚至只有我们本次评测的一些机型的1/3,就足以证明它有着它自己的消费群体:这类人群不想花太多的钱,却需要一款能方便移动的工作电脑,或者通过企业采购,来给员工配备一款价格低廉性能够用的商务电脑。
  
  不乏亮点设计的外形
  S20在外形设计上并不占优势,它的体积和三星Q45相当,
  但在线条设计上更加的简洁朴素。整个机身 采用的材质也是普通的ABS工程塑料,整机看上去稍显敦实方正,仅仅在边角设计上稍加圆角包裹。S20又是一款通体黑色的机型,很适合其针对入门商务用户的定位,除了上盖采用了流行的钢琴漆喷涂工艺外,其他区域均采用带有磨砂质感的金属漆——这种工艺很好地漂去了其塑料机身造成的粗糙感,让整台机器显得更具档次。此外,尽管S20属于一款性价比至上的机型,但是实际上做工却要比大多数国产机型都要出色,整个机身的接合部看不到一点毛糙和缝隙,一般电脑上最薄弱的键盘区在S20上的布局也非常牢固,单手按压下也不会出现凹陷下沉和变形的情况。
  
  操控手感毫不逊色高价机
  我们先说一下S20操作方面的缺点:S20的操控感惟一的缺陷在于键盘的敲击,键帽弹力过大,键程偏深,录入文字的时候双手关节容易疲劳。当然,这款键盘属于全尺寸键盘设计,因此操作起来不算局促。鼠标方面,S20很出色的细节设计体现在触摸板两侧的蓝光竖栅条,当开启电源之后,两条“灯柱”里面散发出悠悠蓝光,让这款黑色电脑也有了一丝活泼的动感。同样的,指示灯的细节也是在我们开启电源之后才体会到其中玄妙,因为乍一看腕托左下方角落中局促排列的4个指示灯真的很不起眼:S20的指示灯使用蓝绿两种色彩进行区分,而在充电时指示灯会显示橙绿变化。整体而言,S20宽大的机身给我们的操作带来更多的是便利,一方面整个机器没有太明显的缺陷,另一方面机器提供了能给予的尽量多的接口,这对于一款入门机型而言就足够了。
  
  接口配置的大众化
  S20最没有争议和亮点的也在于接口设置,作为12英寸机型而言,S20有着充分丰富的空间提供足够多的外连扩展形式:它提供了左1右2共3个USB接口、1个IEEE 1394接口、RJll/RJ45接口、ExpressCard接口、VGA接口以及内置Cornbo光驱。在机身前方,除了SPDIF耳机/麦克风接口外还包括一个SD/MMC/MS三合一读卡器接口,值得一提的是,S20还配备了一个无线网络硬件开关。S20采用了标准的迅驰平台设计,采用GMA3100整合芯片组的机器在性能上甚至处于本次6台机器中的中游水准,入门级的3D游戏在S20上同样值得一试,这对于一款廉价机型而言是很公道的。而在配置上有所欠缺的是背部的电池,这款仅仅只有2200mAh的电池当然很难满足我们移动过程中的使用,我们的试用结果证明,这块电池让S20的巡航时间在极限环境下仅仅只能维持1个多小时。
  
  极限性能的全能机型
  
  U6S在定位上来看依然是轻薄便携机型,但是真正拿到这款机器的时候我们会忽视它的便携性,而将兴趣点放在它的艺术化外观设计和性能的体验之上。从外观风格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华硕2007年最擅长的材质和色彩包装策略。而在性能体验方面,同样延续的是华硕一贯的高性能高价格铺垫。U6S向用户传达的概念是背离我们对12英寸笔记本电脑长久以来维持的轻薄商务为先的,让我们产生了一种新的观念:通过精心的设计包装,12英寸笔记本电脑同样可以做到达到甚至超越14英寸以上尺寸机型的综合水准,尽管达到这种水平的代价是高昂的。
  
  外漆内皮的时尚咖啡调
  “U6S的上盖是以咖啡色为主体色的钢琴漆喷涂而成,但其采用的特殊的复合喷漆使得我们可以
  通过光的反射观察到这种咖
  啡色烤漆中还有一些蓝紫色的璀璨亮点,这种蝴蝶光外壳既是华硕最近发布的几款机型中的特色工艺设计,也是U6S和其他同尺寸机型相比更加时尚细腻的特点之一。”我们对U6S的这一描述似乎只有你亲自拿起机身观摩才能达到最好的表达,而这仅仅是一面上盖而已。U6S内部包装又通过皮革材质包裹达到了另外一层次的水准,同样的,键盘键帽的设计屏幕边框的设计也成就了各自的卖点——U6S的外观工艺一箩筐,华丽得让人心颤,让我们忘记了这款12英寸机型本身的轻薄,事实上,轻薄不是U6S的长处,如果不是采用LED屏幕,它有可能成为最厚的一款机型。
  
  每一处细节都有一点精彩
  U6S的接口设计精彩;除了多达4个USB接口之外,机身左侧配备的HDMI接口也让它的定位与其他机型有所不同,完完全全地指向了高端娱乐,这对于12英寸机型而言几乎是破天荒的。U6S的无线连接方式覆盖当前迅驰机型的所有种类,而在电池仓内我们还注意到了一个可以插入SIM卡的插槽(支持3.5代HSDPA,以 供未来用户使用此种方式连接移动网络),这似乎也是2008年商务笔记本电脑一个小趋势。可以看出,关于细节方面的设计,U6S照顾到了娱乐用户和商务用户的综合需求。而还有一处值得称道的是它的LED背光屏幕,和机身相比,U6S的上盖由此变得相当的薄,如果不是通过宽边框设计来增加屏幕的抗压能力,很难想像用户可以安心的打开屏幕上盖。U6S的屏幕表现是6款机型中最突出的,仅仅是在色彩表现上稍显灰度,不算非常通透,但是亮度高、能耗低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
  
  12英寸机型的梦幻性能
  U6S的性能不是盖的,因为它配备的各种硬件都是目前12英寸笔记本电脑中最顶级的:最高端的酷睿2双核T7700处理器(2.40GHz)、1GB内存、250GB混合硬盘以及GeForce8400MG独立显卡等等。当然,这种配置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因为大多数需要12英寸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所追求的未必是这种性能,而这些顶级硬件配置却无疑增加了电脑的能耗,让其便携性大打折扣。通过我们的测试印证了这一点:标配的4800mAh电池基本上只能维持大约3小时的运行,这还是通过省电程序Power4 Gear+实现的,而在高性能模式下,续航能力甚至只有1个多小时——高性能的代价便是高能耗,这也是笔记本电脑领域的定律。
  
  洁白璀璨的艺术机型
  时尚不离严谨
  
  PR200从属于微星产品线中的专业系列,因而微星对于这款笔记本电脑的设计几乎所有的设计要点都首要围绕便携商务而展开。从外观上来看,PR200水晶版延用了极具视觉观赏性的UV烤漆工艺,晶莹剔透的外壳涂层与机身正面的水晶LOGO配合得堪称完美,它与时尚的白领女性一起,无论是出入写字间忙于工作事务,还是到咖啡厅片刻小憩,全都能无缝地迎合着场所与生活内容的切换。但其实在这华丽的外壳背后,微星对PR200水晶版所下的功夫可不少:PR200的机身外壳由铝镁合金材料制成,轻质而又坚固,特别是笔记本电脑的底部并未做过烤漆处理,磨砂处理的金属表面为我们带来的扎实感油然而生。这种内外兼修的细致工艺,也可以看出微星对于PR200水晶版是寄予厚望的。
  


  虽然采用了高强度的金属材质,
  但是微星对于PR200水晶版的整体造型还是
  适当采用了比较偏向保守的中间路线,单从投影面积来看,PR200水晶版在本次送测的6款机型中是最大的,但毕竟它还是一款12.1英寸的便携机型,带4芯电池后1.8kg的重量还是完全处于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亲近的人机交互
  前边提到过,PR200水晶版是本次送测机型中体积最大的一款,尽管在便携性方面的优势略有损失,但这也为其带来了相当优秀的人机交互界面。PR200水晶版的键盘键程充分,敲击回弹适中,键距也很充足,综合来看都是非常优秀的,其在操作上带来的手感完全不逊色于更大尺寸的机型,而这也恰恰是商务用户相当关心的。在使用PR200水晶版1个月多的时间里,我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款机型的键盘,以至于相当多的日常工作都转移到了PR200水晶版上来完成。特别是在为PR200换上更大容量的8芯电池之后,机身键盘面更是自然地形成了一个斜面,相当符合人体工学的原理——而此时,搭配大容量电池的PR200水晶版更可以轻松达到4小时以上的连续使用时间,轻松应对移动办公。
  另一方面,PR200水晶版采用了微星相当优秀的AVc液晶显示屏,尺寸为12.1英寸16:10宽屏,分辨率为WXGA(1280×800)。虽然它并没有采用LED背光,但从实际的观感上看,这块显示屏的色彩还原准确,显示效果精细,特别是较高的亮度还能让PR200成功胜任不少多媒体娱乐应用,因此要完成日常的办公应用要是不在话下。而在进行办公文档处理时,我们建议能将屏幕的亮度适当降低,以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秀外慧中的强劲功能
  作为一款体形相对小巧的时尚便携机型,PR200水晶版在性能上依然坚持了表里如一的实在路线。送测的这款PR200采用英特尔目前次顶级的酷睿2双核T7500 CPU,主频达到了2.2GHz;2GB内存在运行预装的windows Vista中几乎没有一丝吃力出现。由于送测的是高配版机型,所以这款PR200水晶版还采用了容量高达250GB的西部数据硬盘,5400rpm的转速与高达8MB的缓存为整个系统带来了相当不错的性能提升。可能是考虑到PR200水晶版主要面向办公应用,所以在系统的图形部分并未采用高性能高耗能的独立显卡,而是采用GM965主板芯片组中的X3100整体显卡。虽然3D性能并无亮点,但用于应付日常使用足矣,且还有不错的节能效果。
  丰富的接口也是PR200水晶版的亮点所在。除去3个USB接口、有线网卡、内置读卡器、ExpressCara等常用接口外,PR200水晶版还提供了HDMI接口,无论是连接高清投影机进行多媒体演讲,还是在工作之余进行影音娱乐,PR200都能提供相当精彩的视频源。而数字电视接收功能的实现,也只需在PR200水晶版数字电视接口上接驳上天线即可——只是这项功能目前在国内还无法使用,算是一个遗憾吧。
  
  易用为先的经典机型
  
  Q45同样是一款2007年度发布的12英寸机型,经过半年多的市场考验,其多样化的配置已经博得了市场的考验,如今的Q45已经包括全系列多达30款具体产品。值得一提的是,12英寸的Q45机型可以选配采用nVlDlA GeForce 8400GM独立显卡——这意味着Q45可应付的应用环境得以大大扩展,从而向全功能机型方面迈进一步。而我们本次评测机型型号为Q45-A004,显然,这款机型更多的是从易用性方面来搭配选件,因此采用的是整合显卡设计,从配置上就可以看出,这款Q45当是一款全新为商务用户配备的电脑。
  
  反叛Q系列的庄重外观
  从外形上对Q45进行一番扫描,我们似乎已经看不到韩系品牌一贯的金属时尚感觉,和Q40/Q70相比,Q45的外观经过了一番中性设计的革命——暗色钢琴漆为主的黑色整机加上相对来说比较厚实的机体已经不再拘泥干韩国机型一贯的金属和超薄,当然,整个机器从上盖开始覆盖全身的曲面设计也同样表达了时尚高雅的主题。Q45的外观设计是一个整体,屏幕和键盘区域整体带有磨砂质感的黑色显得非常低调,上盖和机身也没有采用卡扣开合方式,这些设计让我们都感觉到,Q45是一款不张扬、实在的机器。Q45的厚度为26.9mm,最厚处达到了36mm,因此在本次评测的几款机型中,其在便携性方面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别忘了,这款机器的万元级别价格同样平易近人。
  
  商务应用侧重于视频会议
  Q45的摄像头设计被宣传为一大卖点。当然,和其他品牌相比,三星给出了从130万像素摄像头到视频网络会议软件以及网络连接应用一整套的应用方案——对于商务人士来说,这种打包的应用方案让人更加容易亲自操作,毕竟相当多的商务人士对Windows中的网络设置和复杂的配置都曾经感到过头疼。在安全性方面,Q45提供了硬盘保护锁的功能,通过设置密码,部使笔记本电脑丢失也不用担心被人偷窥里面的内容,即使将硬盘取下无法从其他的电脑上读出。从这些设计上透露出的是三星愈加严谨的方案设计,从而让笔记本电脑用户花钱买到的功能是他们真正需要的。此外,Q45还包含了一个人性化细节设计,即银离子杀菌技术,通过在Q45键盘设计中加入粉末状银离子,可以使键盘成为一个天然的杀菌机器,官方宣称其具备99.9%的杀菌率,限于实际测试条件,我们无法进行测试实际效果,不过从设计上来说,这种令人眼前一亮的点子的确体现了设计者人性化的思路。
  
  整机性能够用为好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Q45-A004专门针对商务人士设计,因此采用的是12英寸大众化的整合显示芯片平台。不过Q45配备的Santa Rosa迅驰平台还是目前最先进的整合平台:酷睿2双核T7300(2.0GHz)和1GB内存的采用意味着Q45有着12英寸机型中中上等的商务处理性能,而GM965芯片组整合的X3100显示芯片也完全可以满足文档处理和网络应用的需求。接口方面也是一应俱全:2个USB2.0、IEEE1394、VGA输出、麦克风输入、音频输出、PCMCIA插槽、6inl读卡器插槽等等配置达到了最新的商务应用的需求。Q45的整体性能表现和我们的预期相差不多,这款机型除了可以满足大多数商务应用之外,还可以比较流畅地运行一些3D和HD娱乐应用,尽管和14英寸以上的机型相比还存在差距,但是这款12英寸的厚实机型的表现也证明了万元的价格的确是物有所值的。
其他文献
你能全部识别出上图都是什么品牌的手机充电器接口吗?从模拟时代到数字世界的转换中,我们进入了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标准世界。为了能够在空气中都充满数字气息的21世纪生存,标准辨识已经是必备技能之一。生在这个时代,就怕是标准打架。层出不穷的技术理论和公关宣传,让你分不清是非真相,一不小心踏错阵营,后悔不迭。都说消费者是上帝,可为何标准中却从来没有消费者的声音。标准之争,向来是骑在消费者头上的游戏。
期刊
Windows Mobile 5.0有那些与Windows Vista联接的新特性?    Karen:将会和Windows Vista共同推出的Windows Mobile Sync Center可以让拥有Windows Vista的电脑用户轻而易举实现电脑与Windows Mobile手持设备的同步操作。如果你同时拥有基于Windows Mobile的手持终端和Windows Vista的电脑
期刊
当大多数车迷意识到仅仅将汽车作为一个交通工具使用越来越不划算时,对车的附加功能要求也会更多。这时在车内装载GPS、音响设备、视频系统也就会越来越频繁,这本身无可厚非,可车内当真寸土寸金,在本就狭隘有限的空间里还横七竖八摆设各种玩意儿,甚至引来“飞线”无数,我想即使这些设备能帮车主飞向太空,也没人乐意。正因为如此,“整合”渐渐成为大家唠叨最多的关键词,而车载电脑也就应运而生了。    为什么得在车中
期刊
春节,中国人传统的节日。吃饺子。放鞭炮,逛庙会都是北方过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当然还要给红包。今年春节除了给小辈们红包外, 由于参加了佳能公司组织的“佳和万事兴 人和万事能”产品试用活动,在2005年新春之际我也收到了佳能公司活动送来的一个“大红包”,它就是我心仪很久的佳能PowerShot G6数码相机以下简称(G6)和佳能PIXMAiP6000照片打印机。那G6和iP6000D这两个新伙伴是
期刊
2006年7月22日,对于数码单反相机的爱好者而言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日子—松下(Panasonic)数码单反相机LUMIX DMC-L1正式上市。而早在一个月前的6月21日,松下作为继索尼(Sony)以及三星(SAMSUNG)之后第三家涉足数码单反相机领域的传统家电厂商正式对外发布了L1。对于松下而言,L1的诞生意味着它在数码单反相机舞台上的处子秀的开幕,而对于业界以及消费者而言,L1的出现又意
期刊
编者按:当Bluetooth这9个英文字母的组合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之时,你会发现,它就如时装一般,可以随着你每天不同的安排,不同的生活内容,出现千变万化种组合方案。一年365天,52个星期,每一天,每一周,都可以不一样——且看一位酷爱蓝牙的都市雅皮是怎样与为数众多的蓝牙设备渡过愉快而休闲的一周。
期刊
“中端”,这是个很骑墙的名字,意味着被冠以这个名头的产品并不差,比下有余,却也并不强,比上不足。这样的分类在数码产品中司空见惯,而其中又以在数码单反相机上应用最多。都说“一分钱一分货”,既然名为“中端”那就意味着它们的价格并不算昂贵,在性能上也还称不上顶级。通常,机身价格在6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数码单反相机都被定位于中端,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也拥有庞大的用户群。虽然从数量上来看还是以入门级
期刊
格调典雅的餐厅,目光迷离的男女,幽幽灯光下的舞台,衣着考究的乐队成员或闲散或投入,乐器泛着梦幻般的光晕,歌者摇曳倾情,空气中飘散着音乐的低迴……那些音乐纵然没有古典的恢弘,少了流行的苍白,更不会有摇滚的喧嚣,只是流动的音符,在歌者画出优美弧线的手腚间,在吧台驻足从容的步伐间,你分明看到了高贵的性感和不可质疑的灵魂。
期刊
在这个被SUV充斥的汽车时代,Land Rover,一个最老牌的越野汽车品牌,却从来没有丧失对血性的渴望。旗下的每款产品,在看似平凡的外表之下,都深深地隐藏着对于Off Road的渴望,只有在你步入Land Rover的座舱,发动座驾的那一瞬间,一阵阵彰显澎湃动力的低吼方才让人感觉到一阵摄人的光芒。
期刊
在考虑为自己宽敞的客厅挑选哪款大尺寸平板电视机而头疼么?其实,你已经落伍了!诚然,2006~2007年,液晶、等离子电视热销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人们已经逐渐接受平板电视成为新一代的必备家用电器设备,而平板电视机价格的逐渐下跌也让消费者们拥有了挑剔的权力,对未来的家庭视频回放中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其关键词就是大尺寸、高兼容性、轻薄灵巧。尽管液晶、等离子电视机制造工艺的不断成熟带来屏幕面积的增加,更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