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中成药厚朴排气合剂对开腹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3家临床研究中心纳入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144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66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72例、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以2∶1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96例,对照组48例,入组后均接受治疗.其中5例患者因不符合本研究标准而剔除,共有13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92例,对照组47例.本研究经各研究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于术后16 h及20 h分别经胃管给予厚朴排气合剂50 ml(试验组)或厚朴排气合剂模拟剂50 ml(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外科治疗,待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开始饮水,并逐步进食肠内营养液或流质饮食.两组患者采用统一的静脉镇痛方案.研究期间禁止使用增强或抑制胃肠动力药物.术后记录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手术前、给药后每天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术后第6天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并记录药物不良事件.上述时间计算方法均为出现时间与手术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四分位数(Q1、Q2、Q3)手术后各指标出现时间及各时点出现率,并绘制Kaplan-Meier估计曲线,对两组患者的时间分布采用Log-rank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列出频数和百分数,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中位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21.4(20.0,23.7)h和47.5(44.0,56.5)h,中位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45.0(40.0,54.0)h和91.0(87.0,93.8)h,中位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65.5(54.7,74.0)h和98.0(94.0,113.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分别为21.67,53.15,11.81,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位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分别为72.5(66.2,110.5)h和116.3(114.8,117.3)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为13.70,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体温、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3,0.68,0.97,0.22,0.72,P>0.05);用药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异常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机械性肠梗阻和吻合口漏等严重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厚朴排气合剂可促进开腹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厚朴排气合剂对开腹胃肠道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摘 要】
:
目的 评价中成药厚朴排气合剂对开腹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3家临床研究中心纳入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144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66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72例、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以2∶1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96例,对照
【机 构】
: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
【出 处】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2年11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的生存状况及临床病理因素对生存的影响,为疾病的预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8年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67例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理类型将患者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型肝癌.分析3种病理类型的肝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
外科手术技巧和术后营养支持在加快肝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肝胆外科医师手术操作技巧和水平,规范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展现当代外科医师风采,由《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华瑞制药有限公司承办的“乐享我术”全国肝胆外科手术视频交流峰会将于2013年1月至7月隆重举办。本次交流峰会将以肝胆外科手术视频展示为主,全方位地展现各位参会选手的手术技巧及营养支持
期刊
术中大出血是肝脏手术中最危险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引起凝血功能异常,造成出血无法控制,导致患者术中或术后死亡.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RFA辅助技术,可以在极少量出血的情况下完成肝切除术[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9月我科应用RFA辅助肝切除术和钳夹结扎法肝切除术治疗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RFA辅助肝切除术的效果.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射频消融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活体肝移植供者择期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214例肝移植供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处理方法分为传统组和快速组.传统组:73例,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快速组:141例,2009年5月至2011年11月采用FTS方案.观察比较两组供者术后康复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
《消化外科》更名为《中华消化外科杂志》虽然才短短几年的时间,但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使全国的外科同道们兴奋不已。我是本刊的忠实读者,特别喜欢黄志强院士的文章。阅读他的论文不仅可以学到很多新颖的知识和理念,还可获得十分深邃的思想和哲理。本刊的论著多配有精美的插图,包括解剖、影像、
期刊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生存率低、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作为胰腺癌最主要的转移方式,具有转移早、发生率高的特点,而且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胰腺癌在早期即可发生广泛的淋巴结微转移,这是影响术后肿瘤复发的最重要因素.对胰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明确肿瘤的转移规律,选择更加合理的术式,真正做到胰腺癌个体化治疗,从而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
全球每年约有800 000例胃癌新发病例,居于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第4位,肿瘤相关死亡原因第2位[1-2].虽然胃癌发病率在西方国家持续下降,但是在亚洲、拉丁美洲和东欧依旧保持较高水平.据报道,全球大约42%的胃癌患者在中国[1-3].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综合治疗方法的进步以及早期诊断能力的提高,最近几十年胃癌的总体生存率得到逐步提升[4 -8].既往研究结果提示,东亚地区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优于美国
目的 探索胆囊癌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胆囊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53例胆囊癌患者(胆囊癌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抽取同期收治的300例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结石组)和300例非胆道疾病的成年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进行1:2病例对照研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对相关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可疑危险因素,再
20世纪50年代,机械性吻合闭合技术因操作方便、能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的风险,在胃肠外科已被广泛应用.随着机械性吻合闭合器械不断研发、技术不断熟练,其在肝胆胰外科中的应用逐步得到认可.但目前国内尚缺乏机械性吻合闭合技术在肝胆胰外科应用的共识与指南,也无有力的循证医学支持.本文探讨机械性吻合闭合技术在肝胆胰外科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该技术更科学合理的应用.关键词:肝胆胰外科;吻合
每当我翻阅新一期《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时,常常被她的内容和图片所打动,她就像一部精美的手术录像深深地吸引着我。当我们回顾其10年的历史,可发现以黄志强院士为首的一大批外科前辈、专家以及编辑人员为其成长和发展倾注的大量时间和精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