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植酸酶玉米大田种植对根际土壤磷含量及组成的影响

来源 :土壤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aog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基因作物种植推广中的生态风险是广泛关注的焦点。转植酸酶玉米可以提高动物对玉米籽粒的磷素利用率,但是对土壤磷素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基于2011年开始的田间实验,通过2012年和2013年玉米生长季的动态采样,研究转植酸酶玉米种植对土壤磷含量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亲本相比,转植酸酶玉米对土壤磷的影响强烈依赖于采样时间和磷形态,2012年玉米播种前和2013年抽穗期土壤水溶态磷(H2O-Pi)、氢氧化钠提取态无机磷(NaOH-Pi)和氢氧化钠提取态有机磷(NaOH-Po)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碳酸氢钠提取态有机磷(NaHCO3-Po)在2012年播种前和2013年成熟期显著低于对照,而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只在2013年成熟期有显著差异。种植转植酸酶玉米没有影响土壤全磷(TP)、稀盐酸提取态无机磷(Dil.HCl-Pi)、浓盐酸提取态无机磷(Conc.HCl-Pi)、浓盐酸提取态有机磷(Conc.HCl-Po)和残留态磷(Residual-P)含量。总之,连续3年种植转植酸酶玉米仅在某些采样期对土壤高活性和中等活性磷产生影响。转植酸酶玉米种植对土壤磷素影响的评价和影响机制研究需要结合植物和土壤,并在不同地点开展长期监测。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机制一直以来都没有完全阐明,严重影响了胰腺癌诊断和治疗的发展,因此研究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对于改善胰腺癌患
计算机博弈,也称机器博弈,是博弈论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同时也是兵棋推演、机器智能、智能决策系统等众多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研究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影响力的提升,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作为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尼日利亚每年向中国输送数百名留学生,而且人数每年都在稳步增长。尼日利亚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