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异常凝血酶原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ju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16例肝病患者按病种分为PHC组(n=34)、继发性肝癌组(n=17)、肝硬化组(n=41)及肝炎组(n=24),20名无肝病病史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或体检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受检者血清PIVKA-Ⅱ及AFP水平,分析PIVKA-Ⅱ及AFP单项或联合检测诊断PHC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ROCAUC)、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继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对照组和肝炎组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低于PHC组(P <0. 001); ROC-AUC结果显示,AFP联合PIVKA-Ⅱ检测诊断PHC的AUCROC高于血清PIVKA-Ⅱ单项及AFP单项诊断PHC的AUCROC,PIVKA-Ⅱ又高于AFP(P <0. 05),PIVKA-Ⅱ单项检测对PHC的诊断价值优于AFP (Z=2. 581,P <0. 05),AFP联合PIVKA-Ⅱ检测对PHC的诊断价值优于AFP或PIVKA-Ⅱ单项检测(Z=3. 280、3. 450,P <0. 01);血清PIVKA-Ⅱ单项检测诊断PHC的敏感性及特异度高于AFP单项检测(P <0. 05),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高于PIVKA-Ⅱ或AFP单项检测(P <0. 05)。结论:PIVKA-Ⅱ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指标,血清PIVKA-Ⅱ联合AFP检测对PH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HPV26和HPV73亚型的单克隆标准品质粒,用于HPV基因芯片制备的质量控制。方法:收集HPV26和HPV73两种亚型感染的临床宫颈刮片脱落细胞样品,提取并PCR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选择素(sES)、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83例在重症监护病房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膳食管理、运动指导及互联网监测对超重(肥胖)合并血脂异常中人群的体质指数(BMI)、体脂肪及内脏脂肪的影响。方法:选择超重(肥胖)合并血脂异常人员140名
目的:探究NOR1基因在前列腺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89例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配对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标本,Real-time PCR检测NOR1 mRNA表达,记录患者的Gl
目的:对夜关门的显微特征及其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为其开发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夜关门的根、茎、叶、种子的组织结构进行鉴别,同时利用微波消解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血清性激素及IL-6、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SPF级雌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及左归丸组,除对照组外,所有雌鼠足底、腹
目的:探讨接头蛋白Crk Ⅰ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喉鳞癌手术切除标本和22例癌旁正常组织进行检测,观察Crk Ⅰ在2种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rk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