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计算题中“关系式”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ul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化学计算教学中,在学生思想上要告诉他们,通过初中数学科的学习,他们已有一定的基础和能力解决化学科的计算,使学生心理上克服新学科带来的障碍,从而主动、努力去探索和解决新问题。当然,作为教师,此时的导向更为重要,即教师要通过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知识的归纳,为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识提供一些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比如:初中化学计算教学中就可依据物质中各元素间、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内在“量”方面的关系应用关系式法来解题,就会使较难的计算题迎刃而解。通过这些有效教学方法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严密性、条理性和快捷性,最终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化学计算 有效教学方法 关系式法 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46-02
  前言
  初中化学计算主要有两大类:(1)根据化学式的计算;(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这些计算可求某种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可求某物质的质量等,形式上这些计算可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结合坐标图,表格等形成综合计算,对初学化学的学生思想上造成一定的压力。“关系式”法解答计算题,是我通过这几年教学总结出来的解初中化学计算较难题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使计算题由难变易,由新变旧,由抽象变具体,易于理解和掌握。解题的具体步骤有七步:(1)解设;(2)列关系式;(3)列关系量;(4)列已、未知;(5)列比例;(6)求解;(7)答。下面列举其在各类计算中具体应用。
  一、在“化学式”计算中的应用
  根据化学式计算主要求出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可应用微观领域物质的构成即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题,不同物质所含元素可转换为不同物质的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关系来解题。
  1.已知某物质的质量,求该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例:相同质量SO2和 SO3其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
  解:设SO2和 SO3的质量均为m克,含氧元素的质量分别为X、Y
  列关系式: SO2—2O SO3—3O
  列关系量: 64 32 80 48
  列已、未知 :m克 X m克 Y
  列比例:= =
  求解:X=m克 Y=m克
  X:Y=5:6
  答:(略)
  2.相当量计算。
  例:20千克硝酸铵(NH4NO3)与多少千克碳酸氢铵(NH4HCO3)所含肥效相当?
  分析:肥效相当即求两种化肥中含氮量相当。
  解:设:与质量为X的碳酸氢铵肥效相当
  列关系式:NH4NO3—2NH4HCO3
  列关系量:80 2×79
  列已、未知:20千克 X
  列比例:=
  求解:X=39.5千克
  答:(略)
  二、在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分析:1.化学方程式即关系式。
  2.关系式要注意关系量即化学方程式要先配平后计算。
  3.化学方程式是纯净物与纯净物间的质量计算。
  例:向40克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中滴加19.6%的硫酸恰好完成反应,求消耗19.6%的硫酸多少克?
  解:设:消耗19.6%的硫酸质量为X,
  列关系式(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列关系量: 80 98
  列已、未知: 40g×20% X×19.6%
  列比例:=
  求解:X=50g
  答:(略)
  三、在有关“溶液”计算中的应用
  分析:在溶液中存在一个关系式即:溶质~溶剂~溶液这三者之间物质的质量关系。
  例:在20℃、1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某溶液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15克水,析出1克溶质,则在20℃时,该溶解度是多少?
  解:设:20℃该溶解度为S克
  列关系式:溶质 ~ 溶剂 ~ 溶液
  列关系量(饱和状态):(100×15%-1)克 (100×85%-15)克
  列已、未知: S克 100克
  列比例:=
  求解:S=20克
  答:(略)
  四、在综合计算中的应用
  分析:在綜合计算中,会涉及多个板块计算,有溶液计算、质量分数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涉及哪一个板块就可运用该板块相关的关系式来解题。
  例:20℃取22.1克氯化钠饱和溶液与42.25克硝酸银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克)
  解:设溶质氯化钠质量为X,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Y,硝酸钠的质量为Z
  ①列关系式:溶质 ~ 溶剂 ~ 溶液
  列关系量: 36g 100g 136g
  列已、未知: X 22.1g
  列比例:=
  求解:X=5.85g
  ②列化学方程式:NaCl+AgNO3=AgCl↓+NaNO3
  列关系量: 58.5 143.5 85
  列已、未知: 5.85克 y z
  列比例:= =
  求解:y=14.35克 z=8.5克
  ③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7%
  五、在其他形式计算中的应用
  分析:其他计算主要指关于某个知识点计算时,引入坐标图、表格等形式来提高计算难度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懂得识图、识表等综合能力。其关系式主要是应用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不同题目符号表达式不同。
  例:在一定条件下:A、B、C、D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问:(1)未知数是多少?(2)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什么?
  分析:此题考查知识点是质量守恒定律,可将表格数据转化到符号表达式(关系式)中解题就事半功倍。转化时反应前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质量不变的物质为催化剂或不参加反应。
  此题可得关系式 : D —— B + (A)
  关系量 17 12 (5)
  可得未知数为1,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总结
  初中化学计算对学生来讲题型比较复杂,应用性比较强,方法多种多样,但是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关系式法解题可介入初中化学计算各个领域,方法简单易懂。使学生对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思路清楚,易于理解和掌握。希望读者能从这个角度对初中化学计算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对计算解题方法有进一步的钻研和发现。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01.
  作者简介:
  周承金(1973年4月-),男,福建霞浦人,福州市亭江中学教师,中学化学一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学化学一线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创新型人才才是社会发展的“香饽饽”,这为国家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优化高中化学教学,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进而促使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高中化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工作不仅关注到知识点的传递,更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关注到学生的能力。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数学核心素养渗透在教案的组织设计、教学组织环节以及课后作业的设计等各个环节,能够全面推进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三维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成人继续教育越来越热门。由于语言环境及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成人继续教育的学生学习英语难度相对比较大,也是教师最为头疼的一门科目。将认知法应用到成人继续教育英语教学当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本文首先对认知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然后探究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认知法的必要性及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成人继续教育 英语教学 认知法  【
期刊
【摘要】案例教学法早在1920年就被哈佛商学院提出并实施,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是将案例当成教学的载体,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参与进教学中,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目前案例教学法在各个教学领域上都有着深入的应用,在法律英语教学中也不例外。本文就是针对案例教学法在法律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法律英语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本文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民办普通高校的高等数学教改必要性谈起,针对当前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改的新思想。  【关键词】高等数学 教育改革 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建设规划项目(2014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104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018511002
期刊
【摘要】函数是数学最基础知识,是学习极限﹑连续﹑导数和积分的基础。针对专科层面学生在数学素养上的薄弱,利用Matlab软件绘制函数图像,可将抽象性问题变得可视直观。同时列举了函数绘制的三种主要方法加以示例说明。  【关键词】函数图像 Matlab 大专 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O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成为重要的内容。如何转变传统教学方式,顺利实施新课程标准成为当前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上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養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育 创新能力 要求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10-02  创新是社会不断发展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43-01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数学中 3+4=7,那物理中是不是一定3+4=7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物理力学中的“加法”。  提问:力3N+4N=7N一定对吗?  提示:甲和乙分别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1=4N及F2=3N拉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那他们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不是相当于丙用水平向右F=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在现在的中小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小组合作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值得人们去反思,去改进,使小组合作能真真正正、有效的进行下去。  【关键词】小组合作 有效 小组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40-01  高效课堂构建对教学方式的变革及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给沉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45-01国内外关于理科学生物理学习的研究发现,学生对物理学科本身的认识与他们学习本学科的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它会作用于学生的整个物理学习过程,直接影响物理学习的方式、方法和物理学习的效果。  ⑴测查对象  选取广西北流高中的3个班共有学生150名作为被试,共收回问答卷150份,有效问答卷123份,其中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