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夯:润物无声,师爱无痕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s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数学是我的乐趣,三尺讲台是我今生的挚爱。
  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誉全国的UGS(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教师教育模式的开创者、推动者、实践者……他,就是被教育部评为2020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夯。
  高校数学课,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枯燥、深奥、抽象的代名词。但在高夯的数学课上,学生都非常“享受”,用学生们的话说:“高老师的课改变了我对数学课‘很可怕’的认知,数学其实是很有趣的。”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在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这首诗中,西湖六月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不同,那它是什么季节呢?”“篮球场是平面的,还是曲面的呢?”……这都是高夯在数学课上提出的问题。在学生心中,高夯不止是一位数学家,还是一位哲学家,善提“日用而不知”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执教育人三十余年来,高夯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休息时间都用来给学生开讨论班,一开就是三十几年,风雨无阻,即使后来腿受伤,他也将讨论班搬到家里,坚持上课。
  高夯不仅给自己的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还将目光投向东北地区贫困县的教育。他与团队探索实施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模式,建立了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记不清多少次,高夯在长春与一个个县、一所所中小学间往返……多年下来,东北师大的师范生有了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优质教育资源也推动了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
  奉献 改革 教育扶贫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从教30多年来,高夯始终捧着一颗赤子之心,视教书育人为天职,着眼学生全面、个性、终身发展,探索优势教育资源一体化,推动教育扶贫。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筑起了学生的梦想。从缕缕青丝到两鬓斑白,高夯所教授的数万名学生遍布全国各地。30余年精耕数学教育,高夯用实际行动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學生成长的引导者。心有大我,强师报国,这就是他——高夯,为基础教育躬耕的大学教授。
其他文献
据媒体报道,2020年5月,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3000亩的普氏野马“健身房”正式“开张”。在这个训练试验区,普氏野马轮流训练体能。为模拟自然环境,科学家减少了日常照顾和庇护,试验区少数的几个饮水点和饲喂点,也都是隐蔽且不固定的。而除了提升体能、学习觅食,择偶、产崽、哺育幼崽、防御天敌等技能,也都是普氏野马放归前的“必修课”。  赤斑羚放归点的海拔不能太低;白唇鹿是群居动物,不能被独自放归;而为
期刊
首先要踏实做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认认真真,有始有终;其次,无论何时都要尊重别人的学术思想和劳动。   2020年8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曹楚南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享年91岁。  曹楚南,腐蚀科学与电化学专家,195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中国领导和开拓了腐蚀电化学领域,出版了《腐蚀电化学原理》等专著。  曹楚南刚参加工作时,正值新中国诞生
期刊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情感时所采用的特殊表现手法。从近年的考查题型看,高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从以下四大角度命题: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下面将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做一个梳理,以便考生有系统直观的了解。  一、表达方式  诗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其中以描写和抒情为主。  1.描寫  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
期刊
技法点拨  句式灵活,指在一篇作文中,能根据作文内容、体裁等特点,从强化表情达意的效果出发,恰当而自如地变换使用各种不同句式,力求长短相宜,整散结合,各得其所,各尽其妙。总之,要句随意转,活泼灵动。  1.长短相宜  句子的长短只就单句而言,而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界限。一般来说,用词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反之,就是短句。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腻、语意贯通,使作文气势磅礴;
期刊
一面国旗扬在院子里。  那鲜红色的绸缎面料洋溢着蓬勃生长的青春气息。麻雀驻足,喳喳鸣唱;阳光倾洒,闪耀温暖光芒;微风吹拂,旗帜随风飘扬……  小时候,我最喜欢跟在爷爷身后,看他捯饬花花草草。春天的映山红、夏天的朱华、秋天的桂花、冬天的腊梅,灰蒙蒙的天空都因它们的出现而变得明澈开阔,爷爷娴熟的种植技术令我叹为观止。每每有风吹过,国旗那抹红就在眼前飘扬,和爷爷弯腰忙个不歇的背影重叠,熠熠生辉。  南方
期刊
一个人要想取得一点成就,首先要勤奋。同时,年轻人要有一生的奋斗目标,要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他被誉为“钢铁院士”,81岁起笔,著就特殊钢百科全书;他生活节俭,甚至近乎“抠门”,一件衬衣穿了30年,却捐出千万元积蓄,资助贫困学子,回报社会。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属材料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崔崑。  崔崑院士凭借在金属材料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
期刊
阅读指要  1.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考生探究文本时,要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具有多义性,包括情感意义、审美意义、形式意义等,这就决定了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性。答题应多角度、全方位思考,角度不能单一,须分层答题;思考不能太肤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发掘其丰富的意蕴。(1)定区域,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划定答案的有效区域。(2
期刊
最近,在安徽郎溪的一家超市,老板因紧急外出忘了关门,顾客进店后,选了商品照价付钱,就跟老板在店里一样。2020年8月1日下午5点多,在自己新开的超市中营业的徐晓峰接到了当地蓝天救援队的电话,一家农场有人员溺水。身为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徐晓峰同13名队员一道紧急奔赴现场。因为走得匆忙,店内亮着灯,外面的卷帘门也没有关。第二天到店,徐晓峰才发现超市的门处于开启状态。当他打扫卫生时,发现了桌上放着几张字条
期刊
阅读指要  1.整体阅读,把握形象,揽旨品趣  文学类文本以塑造形象为主,通过描绘具体的形象来揭示作品主题。阅读文学类文本,首先要把握作品所叙写的文学形象,正确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以把握作品的主旨,揣摩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不同时代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特色;同一时代的作品,由于作家的思想、性格等差异,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因此,考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还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家的不同风格,从整体上把
期刊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小区一名七岁男孩将一瓶墨水从高楼上泼下,把很多楼下住户晾晒的衣物都弄脏了。事情发生后,孩子父母迅速带孩子挨家挨户道歉,把被弄脏的衣物全部拿回家手洗,洗不干净的就买新的赔给人家,并请专人清理楼体外墙,清理期间让孩子一直在太阳底下陪着。孩子妈妈陈女士说:“必须让他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事后,网友们纷纷为孩子父母的行为点赞。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