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仔兔血清及脑组织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的研究

来源 :中国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120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能否作为脑瘫早期诊断及反映各脑区损伤情况的生物学指标.方法:对生后3 d仔兔腹腔分次注射胆红素(总量300 mg/kg)制备出脑瘫兔模型,并观察脑组织不同区域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和脑组织中NSE含量.结果:脑瘫兔(实验组)血清中NSE含量末次注药后12 h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神经元数量减少,而45 d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海马、基底节区NSE含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而脑干、小脑、皮层区NSE含量与对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大鼠跟腱在不同应力作用模式下发生的适应性变化.方法:120只8周龄Wistar大鼠按不同强度方式分组训练.训练结束后测量跟腱生物力学性能.结果:跟腱的生物力学性能出现
目的:探讨髓鞘碱性蛋白(MBP)能否作为脑瘫早期诊断生物学指标及反映各脑区损伤情况.方法:出生后3 d仔兔腹腔分次注射胆红素(总量300 mg/kg)制备出兔脑瘫动物模型,观察脑组织
以水分含量和西洋参总皂苷含量为质量指标,绘制西洋参干燥工序的控制图。通过分析控制图判断工序的稳定性,对生产过程实行动态控制。
目的: 探讨早期触摸和环境刺激对宫内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大鼠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结扎SD孕鼠子宫角血管,建立宫内HIBD模型.采用早期触摸和丰富环境刺激进行干预.通过被动
目的:通过2次注血的方法建立鼠脑血管痉挛模型.方法:21只雄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一次注血组、二次注血组,分别经额钻孔沿蛛网膜下腔插导管于Willis环处,对照组注入
鹿茸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含有多种功能成分,其中,鹿茸多肽是鹿茸的主要药理成分之一,在鹿茸的药理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鹿茸多肽在保护神经系统、保护心血管、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