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里,我走了那么远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l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眼中的新时代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我不禁在想,时代赋予我们什么?
  而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又是什么?

小时梦想:有一辆自行车


  在我陷入沉思的时候,突然接到爸爸的视频电话:“你网上买的花生油收到了,直接送到家里,真方便啊。想当年咱还得走老远去镇上买,我前两天还看手机上有人视频卖水果呢”
  爸爸的话一下将我的思绪拉回到小时候。那时乡下还没有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没有淘宝,没有直播甚至连路都是泥泞的。每当夏季西瓜成熟时,天还没亮,我们就要用小板车将西瓜拉到镇上去售卖。爸爸在前面拉,我和妈妈在后面推,走上一个多小时的土路才到镇上,然后就是不停地吆喝,争取别人的关注。有时运气不好,没什么人买,我们只好慢慢地将一车西瓜拉回去。那时,除了偶尔卖不掉西瓜有点沮丧外,其他时间我都感觉很快乐,甚至还为能去镇上走一趟感到兴奋,偶尔可以买点自己喜欢吃的雪糕和小零食。年龄不大的我,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和压力。
  到小学三年级时,父母为了我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毅然把我从家门口的小学,转到离家六七里远的比较出名的一个学校,每次上学都要走一个多小时。当时觉得学校好远好远,一直走不到,我成了班里总是最后到的那个学生。学校还没有食堂,早上我都会把中午的饭菜用保温盒装好,没吃完的晚上再带回家。那个铝制的饭盒,陪我度过了在远方上学的一年又一年。
  有一年,村里开始修马路了。爸爸整了一辆小三轮车,依稀记得他开车回来时,脸上兴奋和骄傲的神情。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就靠这辆小三轮,往返于镇上买卖农作物和日用品。爸爸也开始渐渐早出晚归了,有时看他在饭桌上吃着吃着就睡着了,大冬天下着大雪半夜还在外面奔波,就开始懂得了父母的不易和生活的艰辛。
  也是在那几年,学校经常发一些通知,组织一些活动,我才渐渐了解了一个新名词——“留守儿童”。很小的时候,只知道很多小伙伴的爸妈都出远门打工了,他们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也要干很多农活。对“远门”这个词,我没有太多的认知,我当时甚至都没有出过小县城,不知道多远是远,更不知道“留守儿童”意味着什么,因为在我们那儿,这太常见了。
  那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不是“二八”那种大的,骑上可以不再是班上最后一个到的学生。而我小伙伴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部村里小卖部才有的公用电话机,她就可以经常给在远方的爸妈打电话了。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这些梦想都实现了。取而代之的梦想,变成了“好好学习,去外面看看”,因为所有人都告诉我们“学习是唯一的路”。
  上初中时,学校也建了食堂。大冬天吃到的饭菜是热乎乎的了。我们那儿所有的路也都慢慢修好了,都是大柏油路,在上面骑着自行车飞奔的感觉真好。到农忙季节,乡亲们开着大三轮车来回运送棉花和谷物,也方便了很多。
  等到我上了高中,离家更远,同学们基本就住在学校宿舍了,一个月放一次假,每次辗转几个小时的车程回家。爸妈还给我买了一部二手的小诺基亚,只能发短信和打电话,信箱满了也只能不舍地删掉一些短信。每天的生活被学习充满,雨后伴着香樟树叶的味道,几乎成了我对高中最深刻的记忆。

大时机遇:去英国“G5”高校留学


  等到我2012年来北京上大学,才拥有了人生中第一部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也渐渐了解了淘宝和当当等网购平台。那个时候,支付宝等各种线上支付工具快速发展,带火了一批批电商,在网上几乎可以买到一切产品,学校门口每天都有很多快递包装盒。当时线上购物在农村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只有邮政一家快递,需要去很远的地方取货。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覆盖的面也越来越广,拉近了城市与农村的距离,我们那儿也陆续出现了京东、韵达等快递,买卖东西更加方便。

  上大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竞赛项目等,丰富了我原本枯燥单调的人生。大二暑假学校还提供了去内蒙古乌兰察布进行实践考察的机会,看到了课本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看到了四子王旗草原上那座“神舟六号”返回落点的纪念碑,看到了乌兰察布市与华为携手打造的“云数据中心”,更看到了科布尔镇元山村幸福院(养老院)里孤寡老人们脸上温暖的笑容,这种互助型的养老模式和政府的各項补助保障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
  到我现在博士研究生都快要毕业了,才真正体会了什么是飞速发展的时代,什么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见证了美团和滴滴的崛起,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火热。就连我们村里的大爷大妈都开始在“抖音”上拍视频了,有的小伙儿也不需要去外地打工了,他们在村里承包土地种水果,收获后网上直播卖货。由于党和政府在返乡创业、就业,以及随迁子女就地入学等方面的大力推动,我们村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少。我今年还申请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奖学金支持,可以去英国一所“G5”高校留学交换半年。曾经的我,从未想过有一天能有走出国门的机会。
  这次新冠疫情,让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触摸到团结和爱,如一句电影台词所说,“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疫情期间,爸爸每天都会帮从外地回村的人量测记录体温,乡亲们也会为正在隔离的乡友,带各种生活用品和家里吃的喝的,全国各地都在相互支援。“星星之火聚在一起,成了满天的星星,甚至太阳”,这是我眼中的时代,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好的时代”。
  这个时代给予了我到外面看一看的机会,给予了无数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也给予了大山地区脱贫致富的机会。我们不仅要好好珍惜,还要为之努力奋斗。中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腾飞路上仍然有很多短板、硬伤,有很多技术被“卡脖子”,如操作系统、制造芯片的光刻机、高端轴承钢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心怀远方、不停前行,我们这一代青年始仍需奋斗。
  责任编辑:王新伟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奥登凭借精湛的诗艺和开阔的诗路迅速奠定了自己在英国诗坛的地位,可以说,奥登在这个时期充满象征的诗歌形式,虽然措词晦涩,但主旨分外明晰,饱含着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直至他的晚年,他的诗歌意蕴丰富,按奥登的说法,他将自己“探询另一个世界,一个想象的世界,包含着崭新的、意味深长的形态的世界”的愿望淋漓尽致地灌输到诗歌的形式与内容之中,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他那颗剖析生活荒原
“主业是做脱口秀的,副业是赚钱”  趙松,这个身高将近1.9米的清瘦小伙,是9月23日这场开放麦演出的串场主持。  一场开放麦,几个脱口秀演员轮流上场,每人讲上七八分钟,台下时而爆发出笑声,时而尴尬沉默。上台演出的艺人里,有操着一口天津话、自称“空巢老人”的卡车司机,也有细数家庭趣事的中年妇女,有讲起话来不温不火的金融男,还有衣着时髦的女大学生......  “每个脱口秀演员为自己创设的人设不一样
我依然清楚记得,工具书阅览室靠近第一教学楼的那扇窗户,特别明亮;晚10点半图书馆的闭馆曲子响起的时候,我往往是最后一个从阅览室离开的人。在未名湖边晨读,在图书馆南配殿外的石凳上背英语我的四年本科基本是延续高三的生活节奏。  再来说说大学的社团。开始我是有点迷茫的,北大有上百个社团。我选择了山鹰社,因为喜欢登山,喜欢露营和看日月星河。作为社团的新人,每周二和周四晚上9点必须准时到达五四运动场训练,作
序诗  如果你希望每个人都为你着迷,  你要穿丝绒的衣裳,我的孩子,黑色的——  当你出现,你的脸要像大理石一样洁白,  你的大眼晴在眉骨下闪耀,  灌木丛一样美丽的头发,雪一样白的肩膀——  黑暗的,甜蜜的嘴唇,你看起来美极了!  如果你只是想取悦我,是的,我一个人,  你要穿紫罗兰色的丝绸衣裳,  淡淡的,甜甜的蓝灰色……  我值得索取吗?我值得得到更多吗?  我可以不再听任周围的诽谤吗?  
多种多样的“杂”  三月,我向国家留学基金委申请国家公派留学;四月,我用奖学金带父母来南京,游览我呆了近七年的城市;五月,我代表研究所去市里参加演讲比赛,同时月底收到了获得公派到德国留学的大红奖状;六月,硕士答辩,我结束了三年的硕士生涯;七月到十一月,我依然在不断地学习,加强英语口语,学习德语,与研究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今在异国他乡,每天穿梭于实验室、食堂和家里。表面上看来,这一年确实是杂乱的,似乎
胡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诗歌月刊》《青年文摘》及《青年文学》等刊物发表诗歌作品,曾出版诗集《十二橡树》。  黄昏  月亮很早  落日很迟  坐在黄昏中  渐渐地消瘦  把手伸开  再缓缓握成拳  关闭所有感官的窗户  任风高高地升起  星空淡淡地走远  让期待的风雨不来  雷电滞留身后  此刻,诸事飘渺  尘世安静  只有掌中的平原  真实,在握  既柔软无骨  又山水
锥处囊中个人的荣辱升沉并不要紧,他感兴趣的,从来就是料理天下,经纬万民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驾鹤不归,母亲带着小范同学离开苏州,千里迢迢改嫁到山东长山一户朱姓人家。范仲淹也在此后多年时间里,使用过“朱说”这个新名字。  难得的是,继父对范仲淹做到了视如己出,爱护有加。可当他年岁稍长,偶然发生的一件小事却彻底改变了范同学的人生走向。  生性节俭的范仲淹,发现他几个兄弟花起钱来大手大脚,就一再出言劝止
佛渡夜书  一定有一服良药可解,渡我这杯盏之岛  今夜,我喝下的黄酒里有三叶草的味道  护我行之已去的江堤,低低的悲离  今夜,我封你为主,请敬下这三杯酒  三千浊水里的恩情,我在长夜里的对白  你可知,雨夜送来过春风,侍者与佳人  桃树、梨树、木樱集结的渡头之水  一地悲凉之外的钟鸣,我在佛渡之夜的抽离  而我在月黑之夜的行程里,有你們的欢娱  这一次是朋友  朋友眼里的碧波相送,船到埠头小小的
爱情,众水不能熄灭  成千上万条河流朝我涌来  哦。大海!  我的心门敞开  鱼群,我那跳动的心  以爱的方式被命名  在高处盘旋的你  牵动着我的呼吸  我仰面朝天  等你再次出现  十一月的天如此深蓝  一如我的忧伤  梦,在夜晚来临时生成  借着柔和的晚风  我们悄然相遇,在灵里  晚风  晚风,一阵一阵  仿似故人  我在夜的屋檐下  续上蟋蟀的琴音  芬芳在夜里弥漫  像一双幽微的翅膀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历史求学道路上走了十几年。从刚开始踏入大学时对这个专业的懵懂无知,到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到选择历史研究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我经历了许多曲折。历史学总是希望能从前人的成败中汲取教训,来为当今和将来指明道路,在这里我把自己的“前车之辙”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生活有些许参考价值。“宰予昼寝”新解  高考后,我的成绩不太理想,所以就报考了家乡的一所二本学校,并被调剂到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