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因素之学习动力与跨文化意识培养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w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语习得的一个研究领域是学习者因素,学习者因素涵盖多个个体因素,其中的学习动力可分为两大类型——融入性动力和工具性动力。学习动力对学习效果影响重要。跨文化意识培养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通过正确运用学习动力,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同步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学习动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14-02
  一、前言
  学习者因素是二语习得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者因素研究被称为“个人差异研究”,涵括语言学能、年龄、学习动力、性格、认知方式、学习策略等个体因素。学习者因素一般用于研究学习者二语习得差异化现象,跨文化意识也受制于个人差异,我们可把学习者因素的一些概念运用到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从学习者因素角度,探讨跨文化意识培养,以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者因素之学习动力(motivation)被认为是二语习得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主要围绕学习动力探讨跨文化意识培养。
  一直以来,培养学生外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被视为外语教学的目标,我们往往忽略了外语教学另外一个目标,通过外语学习,了解异域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的结合,体现了外语教学整体目标。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迎来了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跨文化交际是国际交往一体化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社会亟须国际化人才,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人才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跨文化意识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质量。以外语能力培养为单一目标,割裂外语教学整体目标,不能满足当下经济发展需要,我们要同等重视跨文化意识培养。
  我们认为,基于均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二语习得的一些理论和研究,不仅适用于外语能力培养,也可应用于跨文化意识培养。
  二、学习动力和跨文化意识的概念理解
  Gardner和Lambert(1969)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动力,一类是“融入性动力”(integrative motivation),另一类是“工具性动力”(instrumental motivation)。他们是基于Mowrer(1950)第一语言习得研究观点而提出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动力。“融入性动力”是指学习者喜欢并欣赏所学的语言以及所学语言相联系的文化,他们希望能像目标语言社会一员,得到目标语言社会的认可。“工具性动力”是指学习者把目标语言视为一种工具,希望通过掌握这一语言工具给自己带来各种实惠,如提高自己社会地位、获得好的工作、提高经济收入等。根据大部分研究观点,总体而言,“融入性动力”比“工具性动力”对语言学习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当然,一些研究也提出了不同看法,在一些实证研究中,学习者的“工具性动力”比“融入性动力”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从心理学角度看,“融入性动力”比“工具性动力”更具长期性从而具有较好稳定性,“工具性动力”带有功利性,一旦达到,动力就容易减弱甚至消失。语言学习是长期性的,过于功利性学习不利于更好掌握语言。当然,如果有持续不断的“功利”,也能鼓励学习者保持积极学习动力。
  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认为,跨文化意识是指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不同文化具有敏感性认识,能得体交际,避免文化冲突,从而具备了扎实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在中国企业,我们一般尊称领导,如刘总,不直呼其名,而在英美企业,可直呼领导的名,如Jack,但在日企,要尊称领导,如社长。称呼是语言,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也就是说语言是文化载体,胡文仲认为,文化包括信仰、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其核心是价值观。
  三、学习动力和跨文化意识培养
  我们在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4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英语学习动力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在第一学期后期进行,161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我们首先向学生解释两类型学习动力的基本概念,然后让学生在问卷上选择“本人学习英语主要持何种学习动力”。调查数据如下:
  从调查数据看出,“工具性动力”具有绝对优势。我们上文提到,工具性动力具有功利性,效益明显可见,较为直观,成功体验感较强,这也可以解释其占绝对优势原因。我们随机调研一些学生,深入了解其选择的原因。选择“工具性动力”学生,有的学生回答,将来要从事外贸行业,学好英语非常重要;有的说未来可能出国留学;有的说现在就业不少都要看英语水平等。选择“融入性动力”的同学极少,他们认为异域文化是一种吸引力,学好语言就能更好了解文化,但是,他们觉得“工具性动力”有时也很有针对性,如要备考大学英语四级,“我要通过考证”这个“工具性动力”也是很大的动力来源。
  从学生学语言的学习动力选择,基本上可看出,学生对跨文化意识培养持有相同的态度,“工具性动力”具有绝对优势。“工具性动力”稳定性不足,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学,相当多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只要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就觉得完成英语学习任务了,英语学习热情逐渐冷下来,甚至出现英语水平倒退的现状,大四阶段的英语水平不如大一大二阶段,这是“工具性动力”的致命弱点,过于功利,持久性不足。国际化人才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能做到文化互尊、文化包容。跨文化意识培养比语言学习更为抽象,是一种理念的形成,不像听说读写那么立竿见影,没有那么直观的成功体验,如果学生持着“工具性动力”对待跨文化培养,看不到具体的成绩,没有持续的动力,很难培养较好的跨文化意识。我们要引导学生培养“融入性动力”理念,基于文化沟通,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强化跨文化意识,从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1.在引导学生培养“融入性动力”理念时,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其一,正确认识外语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外语知识技能培养和跨文化意识培养是不可分割的,二者和谐统一,互相促进,才能达到外语学习宗旨。在外语知识技能培养过程中同步培养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的增强促进外语知识技能的提升。   其二,树立目标,充分认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下,国家亟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与世界打交道。没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无法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仅仅懂外语远达不到国际化人才标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当下社会发展需要。
  2.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引入适当的理论认识,开拓学生思维,讲解学习动力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使学生能区分“融入性动力”和“工具性动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融入性动力”为主动力,避免过于功利性,从而保持稳定持续有效的学习动力。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动力”之说不仅适用于学习,也适用于工作,启发学生思考:基于良好学习动力,在将来工作中应持有何种合适的工作动力。
  3.正确理解文化融入内涵。“融入性动力”是指出于对目标语言文化的喜爱而学习语言,在这过程中,我们要具备正确的文化观,即如何看待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我们要具备理性的文化观,绝不能误读“融入性”,把目标语言文化放于至高无上位置,忽略了本土文化。跨文化意识,首先要具备扎实的本土文化,对本土文化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中外文化对比,以包容的态度认识异域文化,实现文化互尊。本土文化是根,在这基础上了解异域文化,对差异文化具备敏感性。没有本土化,谈何国际化。我们要向世界展现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好认知中国。
  4.灵活运用学习动力。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融入性动力”和“工具性动力”优劣之分是相对的,不少中外学者们的实证研究显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两类型动力均具有促进作用,在一些个案中,“工具性动力”更具有动力。单纯靠“融入性动力”支撑,学生有时难以为继,尤其是学习开始阶段,学生文化意识还比较模糊,跨文化意识是一个非直观的理念,且若长时间没有成功的体验,会抵消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在不同学习阶段设置一些明确的“功利性目标”,调动学生“工具性动力”,适当刺激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比如,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广交会实习,从事商务接待、餐饮服务等工作,真实职场的演练,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涉外接待知识技能,通过设置这个特定目标,调动学生“工具性动力”,强化相关语言和文化知识技能学习。长远看,我们以“融入性动力”为目标,过程中可适当可引入“工具性动力”。
  四、结语
  外语学习是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语习得中的学习动力概念,可适用于相关的学习研究,包括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学习动力的引入,为跨文化意识培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经验,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Freeman,D. L.
其他文献
相关分析始于统计学的开创时期,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时至今日,相关分析仍然是多个领域内的研究热点,这其中就包括了统计信号处理。在雷达和通信系统的信号检测和参数估
筛选出以甲苯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降解甲苯的假单孢菌Pseudmonas sp.zD5,并设计生物滤池装置,研究了温度为10~50C、相对湿度为50%~80%、入口甲苯浓度为1 000~4 500 mg/m3、气流量为
<正>儿童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不典型,极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多层螺旋CT以其快速的容积扫描,能够进行大范围及薄层扫描,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以提供多角度、多方位
现代企业成长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企业的本质和边界;二是企业内部的等级制度;三是企业的资本结构;四是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经济学中企业
期刊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CSR)是其作为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为其建立良好声誉的同时,也负担了一定的成本,随着&#39;漂绿&#39;事件和&#39;315&#39;打假行动的不
期刊
无线网络正在重塑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单个无线设备有限的资源,尤其是通信资源,严重影响着无线网络服务质量的提升。因此,通过协作来提升单个设备甚至整个无线网络性能上限的协
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率约占妊娠妇女的1%,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对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和生育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其发病率的逐渐增高,妇女
摘要:张载“知礼成性”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十分丰富,涉及到道德教育与修养的理论基础、作用、目标、内容、过程及方法原则等方面问题,对宋代理学中有关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学说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对于当代教育尤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关键词:张载;知礼成性;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081-02  张载是宋代理学四大
目的 对比研究叹气法肺复张对肺外源性和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06年11月至2008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R
主要研究项目反应理论(IRT)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一组真实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探索如何使用IRT理论甄选试题的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