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必净口服泡腾片对内毒素致家兔发热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模型的影响

来源 :药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pbv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血必净口服泡腾片对内毒素致家兔高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影响,为揭示其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采用激光散斑血流视频监测系统监测家兔耳廓微循环血流,采用血凝仪检测凝血功能指标,酶联免疫法检测纤溶系统功能,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微血栓形成。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上,血必净口服泡腾片4.8、2.4及1.2 g.kg 1剂量组在给药后1 h即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作用可持续到给药后3 h,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家兔耳廓血流灌注量(54.45±14.53)PU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7.18±12.32)PU,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血必净口服泡腾片4.8、2.4及1.2 g.kg 1剂量组均可增加血流灌注量,其中1.2 g.kg 1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家兔血浆中PAI1含量(30.48±2.46)ng.mL 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93±3.25)ng.mL 1,模型对照组FIB含量(3.34±1.09)g.L 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84±1.10)g.L 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P<0.01),4.8及2.4 g.kg 1剂量组可降低家兔血浆中PAI1含量、升高FIB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果提示,血必净口服泡腾片具有治疗感染性高热和DIC的药理作用,其机制与改善感染后微循环障碍、抑制纤溶系统激活,从而抑制凝血、减少微血栓形成有关。
其他文献
采用电机驱动方式,设计一种用于辅助行走和康复训练的人体下肢外骨骼康复装置.将下肢外骨骼简化为矢状面内的五杆机构,建立相应的D-H(Denavit-Hartenberg)模型,推导出一个步态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 ,低水平的利率安排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所内生决定的 ,并在渐进改革的过程中得到了维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 ,低水平管制利率制度的效率损失正在逐渐
方志学之主要内容,是伴随着社会历史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梁启超、仓修良到牛润珍,对于方志学形成的认识,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方志学及其主要内容的认识和发展。统一人们关于方
本文以氯霉素为模型药物,采集氯霉素从原位凝胶中溶出过程的紫外实时成像谱图,从而测得氯霉素原位凝胶的固有溶出速率,考察处方因素和pH、泪液等生理因素对氯霉素原位凝胶固
我并不认同“顾客就是上帝”这种说法,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上帝”很容易就变成暴君,容易对给自己提供服务的人提出各种奇葩的要求,满足个人自私的欲望。$$ “顾客不是上
报纸
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机制涉及紫外线辐射(UVR)暴露、遗传倾向(遗传易感性)和免疫抑制。UVR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分类为I类致癌物,足以引起和
目的分析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变迁趋势,研究细菌耐药率(bacterial resistance rate,BRR)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抗菌药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载量检测与宫颈病变发生率、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不同民族中的差异及与宫颈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对378例因宫颈疾病而住院的患者,
利用HPLC-DAD-MS/MS对布格呋喃降解产物进行快速分离分析和结构鉴定。以Zorbax C8(5μm,4.6 mm×150 mm)为色谱柱,乙腈水(78∶22)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