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身体素质适应与提升研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ilsw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引言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国家精准扶贫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面对就地扶贫措施成效不显著的问题,国家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让贫困群众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居住,逐步地提高貧困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在适应陌生环境过程中,由于受到周边环境不熟悉、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缺乏体育锻炼意识等因素的影响,身体素质适应和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因此,体育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关注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变化。
  2 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身体素质面临的挑战
  “身体是载知识之舟”,健康的身体是良好学习状态的前提,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更需要重视他们的身体素质适应与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身体素质适应与提升现状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沉迷于网络游戏。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学生对于周边的环境不熟悉,网络游戏成为了部分学生娱乐身心的主要方式,在家长和学校管教不严的情况下,他们更是“随心所欲”,沉迷于网络而不参与体育锻炼,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其次,易地扶贫搬迁户家长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不重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再加上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生活质量不高,家长们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视,认为只有努力学习,才有摆脱贫困的出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体育锻炼,这也为学生身体素质适应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再加上一些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也直接影响着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的适应过程和体质发展。
  3 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身体素质适应与提升策略
  3.1 丰富体育教学形式,提高运动兴趣
  学生身体素质适应与提升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对于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而言,体育老师需要在了解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丰富体育教学模式,提高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尽快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如制定“花样跳绳”教学计划,跳绳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在班级内成立“花样跳绳”小队伍,鼓励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积极地加入,定期组织“花样跳绳”比赛活动,班级内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各个小组之间相互PK,通过比赛的形式营造出参与体育运动的浓厚氛围,也为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尽快地融入集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使学生在“花样跳绳”运动中锻炼身体,提高他们的身体适应性。同时,体育老师也可以开展趣味运动活动,主要包括拔河比赛、趣味篮球运动赛、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等,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活动,激发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转变他们沉迷于网络而不参与体育锻炼的现象,为他们身体素质适应与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转变家长教育理念,增强运动效果
  家长是学生最为亲近的人,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而言,由于对于周围环境较为陌生,家长成为了他们学习知识和经验的主要对象之一。体育老师要转变家长落后的教育理念,要让家长意识到健康的身体才是学习知识的“本钱”,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让家长深入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并且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于学生身体素质适应与提升的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以亲子体育运动活动,加深家长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如组织“亲子足球赛”,引导学生队和家长队开展足球比赛活动,学生在赛场上不失“球星”风范,甚至学生队勇胜了家长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这样在家长的影响下,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学生将会以积极的态度参与体育锻炼,并获得事半功倍的体育运动效果。
  3.3 加强体育教学评价,尊重学生主体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突显,在提升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身体素质的过程中,体育老师要注重教学评价工作,准确掌握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的身体适应与发展水平,为改善教学方式提供良好的参考。体育老师可以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周对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如组织百米跑、仰卧起坐、跳远等体育活动,通过这样的体育活动来了解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制定出针对性的体育训练方案。与此同时,体育老师也可以根据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方式,尊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从而适应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变化。
  课题:铜仁市2019年基础教育科研课题;课题名称: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身体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课题编号:2019SJ111。
  (作者单位:贵州省江口县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高中物理课堂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为了培养学生擅于思考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被广泛应用于物理课堂中。对于高中物理知识来说,教学形式决定着学生能否更好地接受抽象的物理知识。学生要在物理课堂上理解物质之间的无形运动,掌握抽象原理的研究方法。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论述了如何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并分析了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物理合作探究学习。
小学数学的几何图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决定着学生在几何图形学习中的水平,教师应通过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利用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使学生的几何图形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本文以小学数学中几何图形的教学为主题,研究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供参考。
武术形象是武术良性发展的关键,而武术礼仪则是树立武术形象的重要旗帜。本文以武术形象为视角,以武术礼仪为抓手,重点阐述武术礼仪对武术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其价值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武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相关要求和部署,国家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印发了《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年)》。指导思想重点要求以国际推广、武术
期刊
在羽毛球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世界一流的羽毛球运动员之间的技术相差无几,而想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立足,技术的熟练运用以及针对不同选手而制定的不同战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对林丹和安塞龙两位运动员在2017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决赛中所运用到的技战术方面进行分析,依据所获得的数据从全场各区域得、失分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安塞龙的主动得分技术主要是杀球,扑球,推球。林丹主要的得分技术为杀球,
期刊
立德树人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被明确提出,并作为了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中,教育部进一步确立了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将课程改革的重点聚集在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在此背景下,体育学科的本质——健身育人,也成为了教学的主要方向和教学任务,老师要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上出发,不断培养学生的运动品德和运动观念,进而满足社会和时代
期刊
终身体育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地位,同时也为衡量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需重视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本文首先针对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中所存在问题加以分析,其次针对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的可行性途径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推动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1 引言  终身体育主要指个体终身展开体育锻炼活动并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将终身体育渗透至人的一生之中。针对个体而言,借助终身体育的展开
期刊
跆拳道这项运动渐渐在大学校园内盛行起来,很多学校也都开始跆拳道的教学,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因此,由于设备功能不齐全、教师水平不够加强、学校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等问题,很多学校的跆拳道教学训练并没有达到足够的要求。本文对高校怎么解决跆拳道教学训练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评析目前学校有哪些教学水平不足的问题,因此评析怎样的方法实行一定的解决方案,帮助高校加强跆拳道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目前我国高校跆拳道的教学和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们都在不遗余力地寻找着各种教学形式,各式各样别出心裁的游戏、活动随之应运而生,体育课堂教学越来越像是在老师导演下的一出画剧,画面五彩缤纷,可是却渐渐少了一些质感。如果能结合现代教学的全新理念,而在形式上回归去繁就简的“原生态”模式,是否可以给体育课堂教学开辟出另一片更具实质的天空?带着这一疑问,查阅资料后我发现,“原生态”本就是时下各领域较为新颖的话题。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它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素质拓展训练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增强运动自信,克服惰性形成积极情感,学会真诚交流实现互动合作,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前言:中职生体育运动教学应基于学生体能锻炼为基础,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主的教育理念,积极推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当中,通过体育运动帮助学生
期刊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科研方法,通过对饮茶文化与饮茶对体育运动身体机能的恢复研究,分析茶文化与体育精神的关联以及茶叶的功效对体育运动后身体机能的影响,目的是为人类体育运动体能的恢复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1 前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众多的中华文化中,茶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文化对现代乃至未来的体育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开始不断的重视与茶文化的融合并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