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耕读传文化,劳动实践育英才——平阴县孔村小学生态劳动特色校建设纪实

来源 :环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g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平阴县孔村小学位于孔村镇政府驻地北,与孔子山东西相望。学校占地面积26921平方米,建筑面积9835平方米,运动场地11981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3个,在校学生862名,教师81名。学校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第十九届亚运会亚运足球梦想学校”“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山东省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济南市家长满意学校”等荣誉称号。
其他文献
以“亦耕亦读”为核心理念的耕读教育,不仅作为涉农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耕读与传家传承下去,具有全面的育人功能,如修德、长智、强体和塑美等。结合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的现状归纳分析问题,从思想认识、顶层设计、课程建设、师资和机制建设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提出构建“543”耕读教育模式,即抓住劳动养成的“五个环节”,实施“四维一体”动态调整方略,利用“三全育人”服务保障
期刊
新时代农林高校开展“耕读教育”既是深化劳动教育的内涵延伸,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自觉。只有将“耕读教育”置于社会结构中,探讨其赋能乡村振兴的功能发挥,才能避免其陷入“工具理性”凸显、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衔接不足、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资源流通不畅的泥沼。为此,农林高校“耕读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要探索“五维一体”的新内源性发展模式,激发内生性力量与外部支持系统两股动能,以技术赋能、协同育人、观念重塑、场
期刊
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先秦以后半耕半读逐渐成为社会生活常态,并发展出影响至今的耕读文化。随着耕读文化的成熟与发展,在元末明初真正形成了由读书之“砚”与耕种之“田”结合而成的“砚田”意象。清代出现的砚田赋展现了丰富的耕读文化意蕴,其运用“以田喻砚”的书写策略,在砚田与农田、读书与耕种的两相对比下,推崇士人勤学入仕。同时,清代砚田赋还强调士人在耕读生活中应当注重修身养性,固穷守节,传承家族文化,推动家
期刊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未来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缺乏系统性、教学评价有效性不足。然后阐述了实践教学目标确定的方法,校内、校外各种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期刊
新文科注重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人才。文中首先分析了新文科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新要求,即实践教学新理念、知识体系的跨界融合、教学模式的共融互通以及德育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接着归纳了物流管理专业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平台和构建“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三个角度探讨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并提出了保障措施
期刊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描述了自然地表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在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发展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各类资源配置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从全局观念、系统性整体化应用好该普查成果,成果管理部门在横向上建立了“一张图工程”,通过空间数据库技术将地理国情调查成果全覆盖、无重叠、无缝隙地展示。然而,为了面向不同级别行政部门管理、不同层次行业部门应用、不同详略信息数据提取,
期刊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学校规模不断缩小,师生人数不断减少。同时,乡村学校多为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生在校时间长,耕读资源丰富。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1年和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先后提出“开展耕读教育”和“完善耕读教育体系”。笔者尝试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发挥乡村学校的资源优势,实施七大
期刊
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具有弥合学段衔接和贯通性不足、提升劳动教育体系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多重价值意蕴,但其建设过程中面临耕读主体意识与全面发展要求的非一致性、大中小学耕读实践与各方资源配置的非协调性、耕读教育内容设置与实际教学落实的非耦合性等现实困境。为此,应当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协同多元主体、把握发展规律、统筹师资建设,优化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政策、交互合作、衔接机制、评价标
期刊
<正>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是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耕读传家”曾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人们立身处世的重要行为准则和努力追求的理想生活图景。耕读文化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含着值得深入发掘、全面弘扬的文化思想和精神因子。及至今日,耕读文化仍然是维系村落关系、留住乡愁的隐形纽带。“耕读传家”作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逻辑,仍然以文化人格的方式自
期刊
耕读教育践行“亦耕亦读”,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功能。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耕心田、育新人的“耕心”工作,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内阵地”弘扬耕读文化,利用“校外阵地”开展耕读劳动,利用“网络阵地”传承耕读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奉献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用耕读教育净化高职院校学生心灵,让学生成为顶天立地、勇于探索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创新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之“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