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灌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联合热疗治疗21例卵巢癌恶性腹腔积液患者的疗效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z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评价腹腔灌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联合深部热疗治疗卵巢癌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1例卵巢癌恶性腹腔积液患者,腹腔置管灌注由上海维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rmhTNF(天恩福)1500万单位,3 d/次,连续4次,灌注同时联合腹腔深部热疗。结果:21例患者中,显效9.5%(2/21),有效61.9%(13/21),无效28.6%(6/21),总有效率71.4%(15/21)。生活质量根据KPS评分,提高20分以上的有3 例,提高10分的有10例。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14例(66.7 %)、恶心呕吐2例(9.5%)及腹痛5例(23.8%),均可耐受。结论 : rmhTNF联合局部热疗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疗效可靠, 毒副作用轻、可控,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尤其适用于既往灌注化疗药物效果不佳及化疗耐受性差的患者。
  关键词: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卵巢癌腹腔积液;腹腔灌注;深部热疗
  Abstract: Objective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bdominal cavity perfusion Recombinant Mutan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rmhTNF) uniting with deep heat treatment to treat ovarian malignant peritoneal effusion. Methods 21 patients with ovarian malignant peritoneal effusion were injected rmhTNF by Shanghai Veike Biopharmaceutical Co.,LTD. through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tube 15 million units, 3 d / times, four times in a row, together with abdominal deep heat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Among the 21 patients, 9.5% (2/21)were markedly improved , effective 61.9% (13/21), invalid 28.6% (6/21) and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71.4% (15 of 21). According to KPS, there are three cases whose scores are increasing by 20 points or more and 10 cases above 10 points. The main adverse reactions are including causing fever about 14 cases (66.7%), nausea and vomiting, 2 cases (9.5%) and abdominal pain 5 cases (23.8%), which can be tolerated.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ovarian cancer ascites combining rmhTNF with local heat treatment in are reliable, side effects light, controllable and the quality of patients’ life is improved, especially applicable to the patients once with ineffective perfusion chemotherapy drugs and patients with poor tolerance .
  key words:Recombinant Mutan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 Ovarian cancer peritoneal effusion; Abdominal cavity perfusion; Deep heat
  恶性腹水是恶性肿瘤腹腔转移和播散所致的晚期表现[1],卵巢癌则是易发生癌性腹腔积液的恶性肿瘤之一,既往腹腔化学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随着病程发展,卵巢癌合并腹水的患者大多数曾接受多轮全身化疗或腹腔化疗,腹水控制率及化疗耐受性逐步下降,而近年来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恶性腹腔积液已经取得积极的效果,且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我科尝试使用腹腔灌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联合深部热疗治疗21例卵巢癌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1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卵巢癌,其中浆液性囊腺癌13例,粘液性囊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1例,生殖细胞肿瘤1例,均为住院病例,患者年龄50岁~69岁,平均年龄62岁,且所有患者腹水经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为卵巢癌相关癌性腹腔积液。采用中量腹水定义标准:①卧位B超检查腹水≥3cm ②伴有临床症状(腹胀、气短、胸闷等不适)。入组前腹腔均经B超证实为中等量及以上腹水,所有患者既往曾至少接受一种化疗药物热灌注化疗,疗程≥1次,末次治疗至此次治疗前≥1月,治疗前血常规正常,无明显的肝肾功能障碍,预计生存期≥3个月。所选患者全身状态按Karnofsky标准评分,2例70分,10例60分,9例50分。
  1.2 治疗方法 患者在B超引导定位下穿刺闭式引流术,穿刺成功后2-3天内充分引流完腹水,之后经引流管将药物rmhTNF 1500万单位注射入腹腔,药物注入后立即行腹腔深部热疗60分钟,后嘱患者采取15分钟多次变换体位,使药物与腔内充分接触、均匀分布。上述治疗3d/次,连续4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4周复查B超评价疗效。   1.3 判定标准 腹水变化参考世界卫生组织1981年制定标准[2]:①完全缓解(CR):腹腔积液消失至少维持4周以上;②部分缓解(PR):腹腔积液显著减少(≥50%),并维持4周以上;③无效(NC):治疗后腹水减少≦25%或短期内增加,1月以内仍需抽液者。不良反应:根据WHO制定的药物毒副反应标准评定:0(无),I(轻度),Ⅱ(中度可以耐受),Ⅲ(重度不可耐受),Ⅳ(产生并发症)。评价全身状态按Karnofsky标准评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3 讨论
  卵巢癌患者恶性腹腔积液发生率较高,曾有报道约2/3的卵巢癌患者伴有腹水[3],积极治疗腹水是延长卵巢癌患者生存期和提高其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初期治疗腹水主要是全身化疗、腹腔热灌注化疗药物等,但随着病情进展及耐药性的出现,腹水的治疗效果也逐渐下降,且患者体力状况逐渐变差,化疗耐受性逐渐降低。除化疗药物外是否还有针对卵巢癌腹腔积液可替代的安全、有效的药物,是近年来一直探寻的问题,早期曾发现天然肿瘤坏死因子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可溶性多功能因子,是被发现的抗肿瘤活性最强的细胞因子之一,抗肿瘤活性高,可以局部使用,但其为炎性因子,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生严重副反应几率较大,临床安全性低,患者耐受性差,后逐渐被淘汰。近年来仍不断探索生物反应修饰剂(BRM)治疗恶性腹水。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是天然肿瘤坏死因子经结构改造后得到的一种衍生物,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抗肿瘤活性,使之与原始的TNF相比,具有活性高、毒性低、溶解肿瘤活性强的优点[4]。最明显的活性特征是可以在体内或体外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副作用,且抗肿瘤作用没有明显肿瘤特异性。其抗肿瘤作用有以下几个途径[5]:①可特异性直接杀伤肿瘤细胞;②rmhTNF受体通过调节与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引发细胞凋亡;③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增加化疗敏感性;④抗肿瘤血管生成;⑤增加免疫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本研究中患者多数处于卵巢癌中晚期,既往曾接受多轮、多药治疗,入组前腹水控制不理想,生活质量评分偏低。总体使用rmhTNF治疗后疗效肯定,而伴随治疗出现的副反应明显降低到可耐受水平。此外患者腹腔灌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的同时,配合同步42℃腹腔热疗60分钟,相关资料已经证实热疗能显著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6],提高局部腹腔药物浓度。所选患者治疗耐受性较好,治疗毒性反应均在II度及以下,治疗后腹水总有效率高,大部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明显。
  综上所述,腹腔灌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联合深部热疗不仅对卵巢癌腹水患者近期治疗疗效与某些化疗药物疗效相当,而且副反应小,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可以成为既往灌注化疗疗效差或毒副反应大的卵巢癌腹水患者替代性药物之一,临床应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阿依夏木古丽,柳江,韩忠诚.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腹腔积液 18例报告[J] . 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06, 10(7):77-77
  [2] 储大同.当代肿瘤内科治疗方案评价[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330.
  [3] 高春英,郭海燕,杨淑丽,屈智慧.高聚金葡素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 . 吉林医学,2001,22(03 ): 166
  [4] Nakamoto T,Inagawa H,Takagi K,et al.A new method antitumor therapy with a high dose of TNF perfusion for un-resectable liver tumors [J].Anticancer Res,2005,20(6A):4087-4096.
  [5] 叶胜龙,汤钊猷,Bruce R Birtrian .肿瘤坏死因子对恶性肿瘤蛋白质代谢和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J] . 中华肿瘤杂志,1994,16(5):394-352.
  [6] 韩金声,盛翠萍,梁传新, 杨岩丽, 黄锡英.热疗加局部用药治疗恶性胸腹 积液41例临床观察[J] .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0):1437-1438.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HP阳性的患者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疗法组和铋剂四联疗法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10天后,停药4周检测Hp根除率。结果:序贯疗法组HP根除率为90.6%,铋剂四联疗法组HP根除率为86.7%。两组间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铋剂四联疗法与序贯疗法根治Hp疗效相当,均可替代传统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方
期刊
摘 要:目的:探析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降低感染率提高参考和借鉴。方法:回顾性我院2011年3月~2013年7月期间228例行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切口感染的28例产妇为研究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200例产妇为对照组,分析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产妇除了年龄,体重指数、夏季手术、合并基础疾病、阴道指诊次数、急诊手术、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住院部40例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予以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法护理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我院手术患者1类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有效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使用表格对手术患者进行监控,对调查资料分析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同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2013年10月到2014年6月共监测手术患者903例,手术切口感染5例,感染率0.55%,383例患者使用抗生素,520例未使用,与以前相比有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用量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为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0年常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及常见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三年以来常用抗菌药物的DDDs由6042上升到8111,增长了34.24%,其中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呋辛和头孢西丁用量增长明显。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在11种常用抗菌药物中,氨苄西林舒巴坦对四种病原菌的耐药率均比较高;哌拉西林钠他唑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三阶梯诊断技术在对宫颈疾病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在上海瑞金医院妇产科进修时采集的98例及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呈阳性的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配合阴道镜接茬以及镜下定位活检,对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参加本次实验研究的134例TCT筛查阳性患者中,LSIL、HSIL以及SCC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口腔治疗台水路无菌处理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口腔治疗台的水路灭菌处理,比较前后3个月我科10台口腔治疗台的贮水瓶接口和贮水瓶内及手机连接管内水的细菌菌落情况。结果:口腔治疗台的贮水瓶接口、贮水瓶内及手机连接管内水的细菌菌落由实施前的240.4±28.4cfu/mL、224.2±30.4 cfu/mL、268.9±28.5 cfu/mL分别下降到5.2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手术结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有15例患者伴有不孕症,研究组采用手术结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28例治疗为显效,总有效率为90%,复发率为5%;对照组16例治疗为显效,总有
期刊
摘 要:目的 : 探讨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卡托普利治疗的不良反应,为后期的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4例2010.1.1.~2014.1.1.之间在我院接受卡托普利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收集统计分析。结果: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发生的不良反应涉及多系统性,并且发生的时间多为用药之后1~4周左右,以上84例患者中,仅有5例是由于药物剂量过大导致的,临床不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白内障围术期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期间门诊收入的120例白内障围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术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白内障围术期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一般情况。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76%;两组患者在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