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宪:被《读库》改变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_lo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2月,《读库》第一期《0601》正式出版发行,这也宣告了江湖人称“老六”的张立宪又多了个头衔——《读库》主编。
  因为交游甚广,张立宪被朋友们戏称是京城文化圈的 “交际花”;也因为他本来就喜欢呼朋引伴攒饭局聊人生谈理想。五年过去,文艺气息十足的《读库》和老六一起发生了改变。
  
  变化
  在2010年5月前,仝冰雪从没想过和大学老同学张立宪合作。仝冰雪是一位老照片收藏家。这三年来,仝冰雪最大的收获就是收藏了一个普通中国人长达62年的影集。从1907年到1968年,这位来自福州的名叫叶景吕的老先生,连续62年请人给自己拍照留念。
  仝冰雪把这个真实的故事写了下来,和老照片一起,准备出一本书。他知道大学同学张立宪是从事出版工作的,于是带着书稿来请老同学帮忙把把关。
  张立宪看完书稿之后,急忙给他打电话,说想在《读库》登这篇稿子,这让仝冰雪感觉很意外。他以前看过《读库》,也知道是张立宪办的,不过,他的印象中张立宪的《读库》和自己不是一个路子,因此并没想过给《读库》投稿。
  后来,这篇名为《一站一坐一生》的文章和老照片一起登在《读库1002》。一篇讲述普通人人生故事的文章在《读库》的发表,让仝冰雪对张立宪另眼相看。“看起来,他和《读库》都在尝试着改变,变得不那么文艺和小资。”
  “《读库》的确在发生某种变化。”张立宪毫不讳言。
  张立宪不否认,最开始自己接触的也就是文艺、传媒圈的人比较多,“崔白水”(崔永元、白岩松、水均益)等人尤其熟悉,最初设立的选题范围因此局限在文化、传媒领域。
  比如,以前张立宪很喜欢陈凯歌写的自传《少年凯歌》。陈凯歌在拍《无极》的时候,他便想着,彼时,陈凯歌也人到中年了,应该可以谋划着做个《中年凯歌》什么的。
  采访杜琪峰,他又想到一个奢侈的策划:杜琪峰在香港什么地方拍过外景,他们就到那里取景,找摄影师用与当时电影同样的镜头来拍,然后让杜琪峰来聊,杜琪峰觉得太费力,也谈不出什么,就拒绝了。
  现在,即使杜琪峰这个选题还能做,张立宪说自己也不会再去做了。他内心倾向已经发生了改变,他认为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做。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柴静,从2008年起开始,被张立宪邀请在11月初主持一年一度的《读库》读者见面会。
  三年主持下来,柴静注意到,《读库》关注的领域,其实已经比他声称的文化和传媒领域宽广多了。《读库》给的很多甚至就是普通人从地里面挖出来湿漉漉带着泥土的东西。
  《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马宏杰在《读库》上发表的文图作品《耍猴人江湖行》及《西部招亲》,就给她留下深深的震撼。
  前者讲述了耍猴这个古老的技艺与现实中国冲突的故事;后者是一个贫困如何让婚姻买卖变得现实和纠结的故事。
  “那是一种披肝沥胆的真实,不是名家思考半个月能写得出来的东西,你没有经历,世界就不可能向你显示这一面。”柴静说。
  柴静甚至觉得,张立宪现在编辑《读库》,和新闻记者的追求其实是高度一致的,“一点矫揉造作的姿态都没有,像把刀一样,深深地扎进把刀都给磨掉的真实。”
  
  文艺不重要
  张立宪的老朋友、崔永元“口述历史”团队的首席记者张钧,明显感觉到,文艺在张立宪心中变得不再重要。
  《读库》之前,张立宪的出版代表作是2000年左右主编的《大话西游宝典》。这是一本全面分析周星驰的《大话西游》这部电影的书。此后,张立宪又抓住网络热点,主编了一系列“影音丛书”。
  张钧参与了这个系列的部分编辑工作。在他看来,当时的张立宪编这个系列实在是很有优势——因为他本人就是影碟的超级发烧友。
  张立宪早年写在网络,后来集结成书出版的《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这本书中,就有张立宪对自己颇多具有文艺气息爱好的详尽描述。
  但现在,张钧已经很少听张立宪主动和他提起这方面的话题。
  刚开始编《读库》,张钧还被张立宪叫着写写《小话西游》什么的,但后来,这样的事情几乎不再发生。前不久,张钧倒是作为嘉宾参加了张立宪发起的《我的抗战》的城市巡演。
  《我的抗战》是崔永元“口述历史”团队做的关于八年抗战的系列纪录片。因为担心这部精心制作的历史纪录片被忽视,张立宪以《读库》的名义,号召《读库》的“粉丝”——“库娃”在各自的城市,义务承办《我的抗战》的巡演。
  “文艺的确不重要了。你会发现只要你做一些事情,你接触的人和事情,就比你原来接触的文艺青年所关心的那些要饱和得多,丰富得多。更真实,更有力的东西,取代了原来这种文艺的内容。”张立宪说。
  他发现,即使自己能找人花几个月来贴身采访一些所谓文艺名家,也未必能得到什么。因为,这些人未必经得起这样的追问和挖掘,就是“冯凯谋”(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这样的人,其实也经不起什么推敲,最后也写不出自己想要的“有种、有料、有趣”的效果。
  在编辑一些涉及名人的稿件时,他常常想:如果把文章中的名人的名字换成素不相识的普通人,比如把姜文换成刘建国,这篇文章是否还能让人读下去。结果他发现,大多数文章都经不起这样的主语替换。
  循着这条路,反倒是很多在喧嚣之中保持沉默的人,行事处世方式和态度却是人世的风骨和脊梁。他们的身影和表情让张立宪更加确定,这些在公众视野之外,在传媒焦点之外的人和事,才是自己想要呈现的东西。
  这些人常常也和文艺不沾边。渐渐地,张立宪开始把眼光延伸到文化和传媒领域之外。现在,他选入《读库》里的很多文章,可能没有小说结构那么圆滑,但他认为这些真实的人生实在比小说好看多了。“文艺真的不重要,特别是用文艺表现出来的文艺更不重要。而《读库》写的这些不是从事文艺的人,但他们的情怀比刘德华、比冯凯谋好得多,甚至超过崔白水(崔永元、白岩松、水均益)。”
  
  做事才是理想主义
  张钧没有想到,《我的抗战》全国十三个城市巡演,会在《读库》各地“库娃”的鼎力支持下,如此成功。
  没有报酬,这些“库娃”,每个人量力而行,主动来认领自己能够胜任的环节,认领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认领之后,就负责把它解决掉,不给别的环节增加负担。大家都是默默地尽着义务,毫不张扬。
  当初,张立宪把巡演的方案拿出来的时候,张钧其实是有些担心的,光通过网络发起号召,是不是太理想主义。
  其实,张立宪打算做《读库》的时候,就被认为是理想主义“作祟”。毕竟,现在出版业的景况并不是很好,此外还遭受着电子书冲击。
  后来,《读库》不但活下来了,还活得不错:现在《读库》每期固定销量在3.8万册左右;各个时期的《读库》不分先后几乎同时都在销售;第一期《读库》当时发行了1.2万册,后来一直在重印,如今累计销售了5万册。
  “我觉得真正的理想主义都是现实的,就是要行动,要把事情做出来。”在张立宪看来,理想遥不可及,恰恰是因为很多人没有认认真真把一件事情做好的耐心和勇气,还老是愤世嫉俗,怨天尤人,才导致很多事情只是理想而已。
  对于“库娃”这个群体,张立宪也是做了《读库》之后,才发现,其实这些愿意默默做事、也有实力去做事的人很多。
  如果说《读库》能够使大家变得更加谦卑,甚至更加沉闷,更加有力量,这将是他自己这五年来最大的成就。
  每次主持《读库》读者见面会,柴静都会对张立宪的出版技术多一层了解。因为在见面会上,张立宪必然会有专门的环节提及对出版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从张立宪和《读库》这里,她才知道,原来《读库》的用纸是在百来种纸张中选出来的;原来张立宪编《读库》还“屡屡惊动北京印刷高手”……
  去年,由张立宪主编的摄影画册《青衣张火丁》出版了。这本定价为660元的精美画册,张立宪组织一个十三人团队,拍了四年,又编了一年,在编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就追加补拍。就这样,总共拍了6万张照片,最后从中选出1000张入册。
  张立宪并不觉得自己有多技术狂。事实上,一本书让人买的是内容,技术只是次要的,他现在苦恼的就是中国的出版编辑行业太没有可操作性。技术的缺憾对出版自己心目中的书伤害太深,无所适从的环节太多,所以他决定把技术搞定,这就会越做越省事。
  他一直都认为,中国出版编辑行业应该有一本书,就像麦当劳指导它的加盟者如何开店的书一样,用上百万字告诉他每个细节该怎么做。
  
  一个人的编辑部
  这个“屡屡惊动北京印刷高手”的《读库》编辑部,其实就是张立宪一个人。他不但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工作,还涉及编辑、美术、财务、公关、销售诸领域。这两年,才增加了几个网点的伙计而已。
  曾经有人问张立宪,累不累,为什么不找个助手,他回答,如果没有“上百万字”的书,找个助手可能更累。在张立宪看来,他一个人的编辑部,其实是最先进最科学的。
  做《读库》之前,张立宪已经在出版行业做了多年,深知在一个出版公司,貌似拥有一定的权力,其实还是受制于人,互相妥协,导致书做得并不理想,很多书想做但是做不出来。
  正是基于这个考虑,2005年9月,张立宪毅然放弃原本在等着他的一份高薪高位的工作,决定心无旁骛地按照“时间没下限,成本没上限”来做自己想要做的书。和普通出版社一个普通编辑每年20本书的工作量相比,张立宪真正的工作量是6本《读库》。这正是张立宪希望的状态。
  出版过程中,内部各个工种的安排、各个环节都慢慢地在解决,找到最合适的人。比如,去年编辑《青衣张火丁》,调图的时候,他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图片编辑,号称北京调图界的“师奶”。从那之后,他就牢牢地抓住了这个人,有她在,他就敢做很多事情了,甚至在胶印版上开印吴冠中的画也不怕了。
  在编辑的过程中,他把整个北京城变成自己的“流动编辑部”,选题也来自与各色人等交流。做《青衣张火丁》时,他问过的人,比任何一家出版社的人数都多。光是排版和打样,他就做了许多套,几乎见到每一个同行都会骚扰一下。
  “为《读库》贡献线索和资源、提出指正意见和撰稿的智囊团,阵容相当豪华,并不逊色于任何一家出版机构。”
  出版发行,他充分利用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读库》试刊号0600的诞生过程,张立宪就是在博客全程直播的,被他称为“产房日记”。因为“圈内”朋友高度关注,让他和《读库》通过口口相传,在网络上迅速获得较高的知名度从而引得更多的媒体和读者关注。最终,他得以在网络上形成他创立的有着浓厚情感色彩的“编读共建”的出版模式。
  这是一种“全直销”模式。如今,除了《读库》之外,他其他的产品,已经不再向发行商供货了,都只在自己搭建的网络平台上销售,比如《青衣张火丁》和他做的Notebook。
  做《读库》五年来,张立宪不停做些精美的书,精致的笔记本,还会时不时地印刷各种精良的小卡片赠送给读者。朋友们也会取笑他费力不讨好。
  有时候,在饭桌上,柴静发现张立宪也会偶尔神情落寞,不过,一杯酒喝过之后,他又会马上高兴起来,“反正我心有余力,我又喜欢,我就这么做。”
其他文献
前几天,丈母娘从台湾打来电话,和老婆说,原先的一个街坊得病死了。起初我没太在意她俩说的是谁,后来,我这个半吊子台语听了个大概,原来母女俩谈论的是借钱几年未还的老太太走了。  我心想,得,这人没死时还讨不回来的债,这下更没戏了。  原本以为事情就这样了结了,昨天,丈母娘电话里又说,那个欠钱的老太太家人,把钱还了。  人死账清,几乎是现在市井惯例了。而人死后人代还账的,这就有些新鲜了。老婆说,这在台湾
期刊
我生病的时候,也很难逃酒。  偏偏,就遇到真不能喝酒的病,每个夜晚,这种病都把我推到决定命运的十字路口:喝,还是不喝,这是个问题。喝,伤身;不喝,要命!  这种病叫湿疹。  无数人得过,无数人被它折磨。我从来没有,也因此得意洋洋,并难以理解其中难以言表的痛苦。上周,它铺天盖地向我袭来,轻而易举就打倒了我。左腿,右腿,两只胳膊,星星之火,迅速燎原,一片片红疙瘩像根据地一样成长蔓延。它们昼伏夜出,在每
期刊
又到春运。  那些南来北往,东奔西走,挤挤攘攘于一途的人,却有着共同的目的地:  家。  在那里,有他的亲人,有他的旧居和朋友。  在那里,他可以放松身心,抹平伤痕,清洗征尘,汲取力量再行出发。  人老屋旧,中国人谓之福气。  有家可回,更是一种福气。  所以,每到春节,数千万在外挣扎奋斗了一年的人,不顾一票难求,旅途劳顿,财务破费,像燕子归巢,千方百计也要回到故乡。  在一些人眼中,春节回家是一
期刊
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接纳加入世贸组织。一晃十年,恍如隔世。  前一年,也是11月,我在中南海报道全国经济工作会议。面带倦容的朱基总理从中国入世中美双边谈判现场赶来参加开幕式。他简单通报说,谈判已经进行到白热化的最后阶段,磋商正在夜以继日地紧张进行。会议开始,他匆匆离席。下午四点,朱基再次出现在怀仁堂的主席台上。这一次他朗声宣布:双边谈判终于达成了协议,最后的门槛已经跨越,中国
期刊
1986年,拍摄完《少爷的磨难》后,有人撰文批评陈佩斯“低俗”。  现在看来,陈佩斯当然不低俗,他没有在小品中嘲弄残疾人,也没在电影里插播广告。  批评者的意思,其实是说,他的表演没有伟大的意义,深刻的价值。    伟大的意义,在1980年代,多少还有点让人心有余悸。  人们缺乏单纯的快乐,太少人能像陈佩斯那样让我们前仰后合。  没有伟大的意义,只有很轻松的开心。  当时春晚的成功,也有这个原因吧
期刊
2011年伊始,美国国防部部长罗伯特盖茨访华,胡锦涛主席即将访美,给冷却了一年之久的两国军事关系带来了生机,人们普遍期待高层互访能成为两国军事关系回暖的增温器。的确,无论是盖茨的访华还是胡主席的即将访美之旅,都是中美关系中的大事,特别是对恢复中美军事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依据历史经验,如果一些最核心和关键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特别是美国不放弃其霸权思维,冰冻三尺的中美军事关系,即便过了三九隆冬
期刊
刚闭幕的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决定把公务用车问题纳入专项治理。多年以来,尽管围绕公车的监督、整改或治理工作一直没有中断过,但纳入中央的专项治理计划,这还是首次。并且,2011年就将要“认真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再联想到去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制度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的主张,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成为彻底变革我国公务用车管理模式的前
期刊
最初,朱时茂和陈佩斯合作小品时,经常意见不合。争执不下中,朱时茂半开玩笑说:“你,陈佩斯,不过就是演演甲乙丙丁出身。我,朱时茂,在福建电影制片厂可是演主角出身的,咱们出身不同,档次不同。所以有时候我看的角度比较高。”  这是1990年小品《主角与配角》的创作雏形,它也几乎可以概括出了陈佩斯每一部喜剧作品中的角色地位。  “我就是一个小人物啊。”陈佩斯说。    父子情境喜剧  1979年的《瞧这一
期刊
话剧《四世同堂》在北京演出前,已从各地收回了1000多万元票房。以话剧市场的票房衡量,这绝对算得上“成绩骄人”。  《四世同堂》在台湾首演时,连战坐在头排;转到深圳时,院线老板望着满场的人感叹:深圳剧场终于出现了“爆满”;导演田沁鑫本来最担心石家庄站,但开演五分钟前,没买到票的观众挤坏了剧场的门。  成功的原因之一,当然是超强的阵容。而既能拉来大明星,又不用巨额开支,得益于田沁鑫所在的体制:中国国
期刊
长久以来困扰李连杰的“孩子身份”问题,在2011年1月11日得到了解决。  李连杰、王石、冯仑、马蔚华均穿着白色的壹基金T恤,在媒体和深圳相关部门的见证下,宣布壹基金的新身份——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成立。  李连杰的眉眼间舒展着笑容,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我一路走来,多艰苦我都会努力,我曾经掉过眼泪,但是我从来不敢放弃。”  三年来,从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到红十字会壹基金再到深圳壹基金,为了把壹基金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