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与融通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aguang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英国最新的、综合性的国家资格框架,《资格与学分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类型的全纳、普职教育的融通。在结构设计上,《资格与学分框架》依照学习难度和学习量的不同,将职业教育资格划分成九级三类,并在职业教育资格和普通教育资格间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具体运行方式上,《资格与学分框架》通过引入“学习单元”这一全新的要素,并借助学习单元的组合规则,实现了更为全纳、灵活、便捷的资格授予。《资格与学分框架》在实践中获得了肯定,但同时也受到一些质疑。
  关键词: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职业教育;全纳;融通
  英国历来重视国家资格制度建设,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探索国家职业资格制度。1997年,《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NQF)顺利出台。之后,英国政府不断对这一框架加以完善,并于2011年将其升级为《资格与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s and Credit Framework,QCF)。目前,QCF是英国最新的,也是唯一的国家资格框架。因建立时间较早,且拥有全纳、灵活等诸多优点,QCF在国际社会享有盛誉[1],甚至成为各国效仿的对象。对QCF的变革轨迹、构成要素、运行方式以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对我国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具有借鉴意义。
  一、 演变历程
  (一)NQF五级国家资格框架
  一直以来,英国的资格制度深受两大问题的困扰:一方面,资格种类繁杂,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GCSE)、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NVQ)、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eneral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GNVQ)等级别不同、类型各异的资格同时存在,且分别由不同的机构认证颁发,这使得资格认证管理呈现混乱的状态;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资格与普通教育资格间缺乏沟通,职业教育学生难以进入高层次的普通教育机构学习,这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与社会地位。为规范资格认证制度,使各级各类资格之间的比较和转换成为可能,英国政府于1997年推出了NQF(见表1)。根据资格获取难度的高低,该框架将职业资格水平分为5个级别,并分别与学历证书、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间建立了级别上的对应关系,处于同一级别的资格可自由转换。至此,英国的资格认证有了统一的国家框架,不同资格间也拥有了进行比较和转换的权威平台。
  (二) NQF九级国家资格框架
  NQF五级国家资格框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资格混乱、普职分离的局面,但其仍存在不少不尽人意之处。NQF五级国家资格框架最大的弊病是未能实现与已有的高等教育资格框架(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FHEQ)的对接。NQF五级国家资格框架的最高级别(五级)对应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未包括在内,这严重削弱了NQF五级国家资格框架的社会认可度与影响力。为此,2004年,英国对NQF五级国家资格框架进行了修正(见表2),原来的第一、二、三级保持不变,增加了入门级,将原来的第四级细分为四、五、六级,原来的第五级细分为七、八级,并分别与高等教育资格框架相对应。至此,九级制的NQF已经基本上囊括了教育与培训领域所有的资格类型,职业教育资格与高等教育资格间也成功建立起了较为清晰的对应关系。
  (三)QCF资格框架
  英国国家资格框架的改革与探索并未止步于此。近年来,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发展,打破资格获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高资格间比较、转换的灵活性与便捷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原有的NQF九级国家资格框架的部分内容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方面,在NQF九级国家资格框架下,学习者只有在完成整个资格框架所包含的所有项目的学习后才能获得认证,学习的灵活性不足,这导致不少学习者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资格的完成率不高;另一方面,NQF九级国家资格框架对资格的考量只涉及单一的难度维度,而未考虑学习者所付出的学习时间的多寡,这使得不同资格间进行比较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受到质疑。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9月,英国政府提出要为学习者、教育机构和雇主提供一个以“学习单元”(unit)为基础的,更加全纳、灵活、易于理解的国家资格框架,即QCF。2008年8月,在先后于2006年9月和2007年2月成功完成两个阶段的试点活动后,资格与课程署(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QCA)正式发布了题为《关于资格与学分框架的管理安排》(Regulatory Arrangements for the Qualifications and Credit Framework)的文件。文件对QCF的内容要素、运行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还明确规定从2011年1月开始,QCF将完全取代NQF成为英国唯一的资格框架。
  二、内容及特点
  (一)结构与要素
  以难度和学习量为划分依据,QCF将职业教育领域的所有资格分成九级三类,并且在职业教育资格与普通教育资格间建立了清晰的对应关系(见图1)。首先,根据难度的高低,职业教育资格被纵向划分成从“入门级”至“第八级”的9个级别。其次,根据学习量的多少,职业教育资格被横向划分成证明(Award,1~12学分)、证书(Certificate,13~36学分)、文凭(Diploma,37学分及以上)3种类型。这样一来,整个框架共包括了27种资格类型。最后,普通中等教育证书、高等教育证书、学士、硕士、博士等普通教育领域的资格都被纳入到框架中,与职业教育资格之间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4]   QCF包含一些基本的组成要素,这些要素是理解QCF的重要概念。“学习单元”是QCF提出的新概念,也是QCF中最小的学习与认证单位。学习单元一般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名称、学习内容、评估标准、完成后可获得的学分数、所属级别。每个学习单元都含有一定的学分值,学习者在完成一个学习单元的学习内容并达到相应的评估标准后,就可以获取学分。学分代表学习量,一个学分相当于10个小时的“国家学习时间”(national learning time)。“国家学习时间”指普通学习者完成该学习单元的学习内容并达到相应的评估标准所需要花费的平均时间,平均时间越长,学分越高。同时,每个学习单元都有一定的级别,级别越高,学习内容的难度越大,评估标准也越高。[5]
  “资格”(Qualification)是QCF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在QCF中,资格包括27种类型,学习者可通过学习单元的积累与组合来获取相应的资格。每个资格都有自己的“组合规则”(Rules of Combination),它由行业技能委员会等相关组织共同开发,详细规定了学习者获得该资格所需要的学习单元。此外,在QCF里,所有资格的名称都遵循统一规范,包括资格级别、资格的学习量、资格的内容。例如,“战略指导与领导三级证明”“采购与销售四级文凭”“运动与休闲一级证书”等的资格命名方式,使得学习者无需进行专门的查看和比较,就可以对获得该资格的难度和学习量一目了然。
  (二)运行机制
  QCF的运行包括注册、学习方案制定和资格申请3个环节。注册是QCF框架下学习者获取资格的第一步。学习者在政府的注册服务中心(Learner Registration Service)注册后,可获得一个“唯一学习者编号”(Unique Learner Number)。借助“唯一学习者编号”,英国资格与考试管理办公室(the Office of Qualifications and Examinations Regulation)为每一位学习者建立了一份专属的“学习者成就记录”(Learner Achievement Record)。完成注册后,学习者可登录“学习者成就记录”,参考经资格与考试管理办公室授权的教育机构所提供的资格信息,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特定的资格类型,制定学习方案。学习方案一旦选定,学习者就可到相应的教育机构进行学习单元的学习,每完成一个学习单元并经评估合格,教育机构都会将相关信息录入到“学习者成就记录”中。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习者可随时登录“学习者成就记录”查看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习者也可以更改资格类型,但需再次制定学习方案。在QCF体系中,资格与考试管理办公室授权机构授予的学分可以相互承认,学习者可以将之前累积的学分折算到新的资格中去,不需要再进行重复的学习。当学习单元积累到符合某一资格的组合规则时,学习者可以向资格与考试管理办公室提出获取资格的申请。
  (三)特点
  1.全纳性
  QCF根据学习难度和学习量对职业教育领域的各种资格进行了分类与整合,将普通中等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共同放置于统一的国家资格框架中,并在它们之间建立了明确的对应关系。这使得任何水平、任何领域的学习者都能在QCF中找到自己的坐标,也使得普通教育资格与职业教育资格在进入高等教育的通道时被赋予同样的地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相互认可、转换变得更加便捷。同时,QCF为各类职业教育证书提供了进行比较的平台。在NQF中,同一级别的不同的资格证书在学习时间上有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很难直接进行比较。但是,在QCF中,对资格证书的考量在难度因素的基础上加入了学习量、学习单元等新因素,这使得资格证书之间的比较变得更加可靠。
  2.灵活性
  在QCF之前,对学习的认证是以资格为基本单位进行的,而在QCF中,对学习的认证则以更小的学习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这使得学习者可以以学习单元为单位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学习可以更“小步地进行”,学习结果也能及时得到认证,有利于保护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相同的学习单元在不同的教育机构、不同的资格之间都可获得认可,这有效地降低了重复学习的可能性。此外,只要学习者达到了学习单元所规定的评估标准,那么无论学习者是在何时、何地、通过何种形式进行的学习,都可以得到认可,并获得相应学分。这有利于打破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体现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3.便捷性
  在QCF中,所有资格的命名都涵盖资格的级别、学习量、内容三部分,这使得学习者通过资格名称就可以大致判断某种资格的难度和学习量方面的信息,这为QCF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在当今学习型社会和信息化时代中,QCF较好地利用了网络平台,每位学习者都拥有电子化的学习档案,可随时登陆,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了解最新的信息,并掌握学习进程。学习者也可授权他人查看自己的学习情况,免去提供纸质证明的麻烦,也保证了信息的可靠性。
  三、实施情况
  2008年末,英国政府明确提出了“用3年时间实现NQF到QCF的彻底转变”的目标。英国政府以政策鼓励、资金支持等方式保证QCF的稳步发展。例如,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纷纷建立了专门负责实施QCF的机构。QCF全面实施后,其所包含的资格数量以及参与其中的学习者人数都快速增长。据统计,截至2010年1月,已有约2500个资格被成功纳入QCF中;2011年2月,这一数字已超过7500个,基本上实现了从NQF到QCF的彻底转变。2010-2011年,英国有280万人参与到QCF的学习中;2011-2012年,这一数字增加到530万,提高了89%[6]。2011年,资格与考试管理办公室对全英范围内QCF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QCF在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资格的标准化和可比性、提升公众信心、保障教育公平和多样性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效果。[7]   QCF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肯定,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争议。有学者认为,QCF的关注点主要还是集中在职业教育领域,而对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通方面不够关注。此外,虽然QCF相较于NQF更加灵活,但QCF对学习单元标准的规定还是过于死板,这有可能导致QCF的预期应用期限并不会长于NQF[8]。还有学者提醒我们,QCF有助于教育变革,但它的价值还是有限的,希望通过这一框架来实现教育系统的彻底变革是不现实的。[9]
  参考文献:
  [1]谷峪,李玉静. 国际资格框架体系比较研究——基于对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3, 34(731): 84.
  [2]郑静姝. 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再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6.
  [3]Office of Qualifications and Examinations Regulation.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EB/OL]. http://www.ofqual.gov.uk/52.aspx, 2013-11-10.
  [4]QCF, NQF and EQF[EB/OL]. http://ofqual.gov.uk/qualifications-and-assessments/qualification-frameworks/, 2013-09-15.
  [5]Office of Qualifications and Examinations Regulation. Regulatory Arrangements for the Qualifi-cations and Credit Framework[EB/OL]. http://ofqual.gov.uk/qualifications-and-assessments/qualification-frameworks/, 2014-01-30.
  [6]Office of Qualifications and Examinations Regulation. Annual Qualifications Market Report 2013 Main Report[EB/OL]. http://ofqual.gov.uk/news/tags/annual-qualifications-market-report-2013/,2013-09-23.
  [7]Office of Qualifications and Examinations Regulation. The 2010 Evaluation of the Qualifications and Credit Framework (QCF) Regulatory Arrangements[EB/OL]. http://dera.ioe.ac.uk/3767/,2011-12-20.
  [8]Stan Lester. The UK Qualification and Credit Framework: A Critique[J].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11, 63(2):8-9.
  [9]Raffe, D.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 in Ireland and Scotland: A Comparative Analysis[J].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Research,2009,49(1):7-8.
  编辑 许方舟 校对 郭伟
其他文献
据德国联邦教研部官网2015年7月22日报道,今年发布的“2015全球科学大会”报告显示,德国是学生流动性较高的国家之一,是继美国、英国之后世界第三大受欢迎的国际学生留学目的国。该报告由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及德国高校与科学研究中心(DZHW)共同完成。  2014年,德国高校外国学生总数首次突破30万名。这表明,德国高校每10名学生中就有一名是外国学生,且大多
今天,我想讲一讲“双浸入式教育”。现在,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外语。其实,外国人也在拼命地学习汉语。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现在都开始实施沉浸式普通话和英语双语教学,很多著名出版社也出版发行了许多中文、数学课程教材。不过,这些教材大多是英语教材直接翻译过来的。以前,北美最注重法国和西班牙语。现在,这些语言不流行了,很多小朋友要学普通话、阿拉伯语、印度话。这是因为,在全球国际化大环境下,北美已经没有很大的
大家早上好。  这次会议是一个关于教育信息化的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希望为建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议程作出贡献。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教育质量,同时提供更多的终身学习的机会。  阿拉伯联盟教科文组织已经认识到了现代技术以及教育信息化、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将有更多开放性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阿拉伯国家因地处偏远而在教育管理方面遇到一定的挑战。这些新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扫除文盲——尤其是
21世纪是开放合作的世纪。当前世界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我国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变化的大潮流中,我国要得到更大发展,就必须要深度开放。教育是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传承文化、增进友谊的重要桥梁,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成都市武侯区成为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实验区”,参与了《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级课题研究,并运用武侯区基础教育国际化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加强了对研究生教育的反思,将其视为提升本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各高校纷纷致力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华盛顿大学的研究生指导富有特色,该校帮助研究生选择合适的导师;为不同的研究生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关注研究生的职业发展和专业发展。对其进行梳理,可以为我国提供如下启示:高校研究生院应在研究生指导中发挥引领作用,帮助研究生选择合适的导师,并协同相关部门,帮助
摘 要:文章介绍了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文理学院内部管理的章程细则。通过对学院教师议事会细则的解读,详细介绍了教师议事会下属的8个委员会,尤其是教师议事会细则指导下成立的各种学术和教学委员会的运作、职责及其人员组成如何体现了“共同治理”这一管理理念。  关键词:美国大学;学院内部管理结构;教师议事会细则  四、学院教师议事会细则  一般来讲,每个学院(系)都以各自的章程细则作为指导,常规化地组建各种
编者按:2013年11月12日,澳门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崔世安在特区立法会上发表了题为《增强综合实力,促进持续发展》的2014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回顾了特区过去一年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重点阐述了未来一年的政策方向。报告指出:2013年,社会文化范畴工作秉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高度关注社会需求,全力以赴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尤其是优先完善各项民生福利,重视人才培养,努力构建一个和谐
据欧盟委员会官方网站2015年5月26日报道,欧盟一项新的研究建议把电影文化纳入学校课程,并推动建立一般规则许可方案,进而促进电影和其他视听内容在欧洲学校得到更广泛地传播。  通过在欧洲学校放映电影和其他视听内容,研究调查了该项目面临的障碍和最佳实施方案。研究报告分为三个章节:学校章节展望了如何在课程中使用电影,并使之适应学校课程;制造章节着眼于电影在制造商那里的制作过程;著作权章节分析了欧洲在学
摘 要:随着2015年全民教育目标期限的临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于2012年和2013年相继发布了两份关于世界成人与青年识字率的报告。报告不仅概括了近二十多年来全球各国成人与青年的识字情况,还对2015年成人与青年的识字率进行了预测。文章从识字率、文盲人数、性别差异、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等方面,对报告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成人与青年识字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和解析,提出识字情况可能给该地区带来
摘 要:在高等教育与网络教育高度发展的今天,米勒娃项目以兼顾二者优势的创新构想,以及欲与常春藤高校一争高下的“雄心”,在国际高等教育界掀起热议。文章在介绍此项目的创办背景与理念,学习活动与课程设置,招生规划与师资管理,实施举措与进程等内容的同时,还关注到媒体及社会人士对此项目的评议与思考。  关键词:米勒娃项目;国际高等教育;创新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智能传媒以及各种高端教育技术已使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