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研究

来源 :天津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y2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很高,特别是持续性室速、室扑、室颤有猝死的危险。正确预测,合理有效地预防其发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1997年,Berger等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复极变化定量指标,即QT变异性分析。QT变异性分析指QT间期随时间逐搏的微小变化,反映心室复极的动态变化。本研究通过短程心室复极变异性分析了解其对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同时比较多项QT变异性参数。
其他文献
1病例报告例1女,40岁。主因右上、下肢活动不灵,言语不能3d,于2003年12月5日入院。患者3d前坐位时突然滑至地上,说不出话,意识清醒,右上、下肢不能活动伴呕吐胃内容物,无头痛,
目的:探讨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基因(h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喉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选择72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病例组),并与72例性别比一致,平均年龄相差
1病例报告例1患儿男,7岁。主因误食1枚围棋子7d未排出,于2007年2月17日来我院就诊。患儿于就诊前7d误食入1枚围棋子(直径20mm,厚3mm),当时感胸骨后不适,约5min自行缓解。随后就
考虑对流、弥散、吸附/解析、微生物降解等因素,建立了土壤中污染物运移的两区平衡吸附动力学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针对不可动水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
基于水量平衡模型,通过引入畦灌下渗水形状系数、地表储水形状系数,并分析了两系数的变化规律,发现下渗水形状系数受地表水推进过程中的推进距离和时间的幂指数影响很小,可用一个
在断层错动下埋地管线跨断层的最佳交角研究方面,已有方法均以管道受拉失效为基本假定,未考虑管道压缩失效的情况.本文利用管体壳模型有限元方法进行了跨断层管线在断层错动下管体反应的计算分析,在考虑管材特性、管道尺寸及地基土特性多种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探讨了在仅控制轴向拉伸应变值和同时控制轴向拉伸应变值与轴向压缩应变值两种管道失效控制准则下管道的失效问题,分析了不同失效控制准则对管线跨断层的最佳交角的影响.
在大脑的许多区域,局部回路的连接被分离成特定的层状体或神经纤维球,如海马、大脑新皮质和嗅球等。在解剖学上这些区域相互分隔。而功能成像对表现回路特征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以探索新的塑性力学研究手段为目的,通过力学分析讨论了应力莫尔圆在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相应的变化区域及特征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的液力塑性成形工艺,分别对液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术前心功能差者在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多种因素可引起低心排综合征,影响患者恢复。前列腺素E1(PGE1)可直接扩张肺动脉,降低肺动脉
老年妇女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变重而症状及体征轻,给诊断带来困难,易延误治疗。我院自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共收治老年妇女急腹症26例,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