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农村中学学困生网络阅读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lwoyao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育的最重要手段是文本阅读。网络阅读的迅速蔓延,对农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既是一种考验,又是一次转型的机遇。因此,研究学习网络文本阅读的最新成果,掌握其规律特点和理论,对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学困生转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阅读;农村;语文教学;学困生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之网络在农村的普及发展,为农村学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网络逐渐成为农村学生学习和阅读的重要场所,是农村学生认识世界的一面窗口。进行网络阅读的农村中学生越来越多。
  一、农村中学传统文本阅读的现状
  在傳统意义上,农村中学生的文本阅读,通常指的是课程文本的阅读。即学生阅读的对象是书籍或文献,指一切可读的文字信息材料,是知识与信息的载体。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传统阅读时代,绝大多数农村中学生读过的纸质课外书很少,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匮乏,农村学校藏书数量有限,且大都内容很旧,缺少学生喜欢的图书;大多数家庭又很少藏书,即使学生放学回家想看课外书,也无书可看。
  这种单调的文本阅读对农村中学生的影响,最小化而言是学习成绩的不理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以后更会产生因知识面不广、人生经验不足而在生活上举步维艰的情况。
  这些不利读书的现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有所改观。新媒体时代下,各种电子文本出现,使得农村中学生的文本阅读也具有多样性。文本的变化影响着阅读,必然对学生的阅读方式、阅读兴趣,阅读数量、阅读的环境、阅读时效等产生影响。
  二、新媒体时代,网络文本阅读的特征
  网络文本是指经过电子数字化处理的、储存在计算机网络中的、由多媒体技术合成的信息和知识材料。与传统文本相比,网络文本具有如下特征:
  1.丰富性
  网络文本包括电子线性文本和电子超文本两类,尤其是电子超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结合,使文本不仅提供文字,还提供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内容,给读者多感官的冲击,因此,产生了非凡的阅读效果。
  2.动态性
  网络文本嵌入了动画、视频等动态信息,使读者感受到的不再是静止的文字,动态的内容更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这种更新功能,满足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阅读期待。
  3.交互性
  学生在进行网络超文本阅读时,可以较为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还可以跟帖发帖,没有外来干涉,是一种轻松的阅读氛围,能让学生吐露心声。
  4.便捷性
  在多媒体时代,网络文本可以通过各种电子终端阅读,几乎不受时空限制,学生能快速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较之传统的文本阅读,其方便、快捷性更受学生喜欢。网络读物已远远超越了传统书本,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三、利用网络文本的特点,培养农村中学语文学困生的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目标如下表述:“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为满足学生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审美体验的需求,在新媒体时代,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话理论基础上,应对农村中学生的网络阅读合理定位,重视农村学生在网络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
  农村语文教师可利用网络文本阅读的优势,加强引导,培养语文学困生的阅读兴趣,为他们打开阅读之门,提高其阅读能力。
  1.利用网络阅读资源的丰富性,为语文学困生创造阅读生活
  教师可利用网络文本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语文学困生进行阅读,并在课堂上适当地讨论一些时事新闻、娱乐搞笑、社会生活等内容,培养农村语文学困生的阅读兴趣,唤醒他们的阅读欲望,使其养成阅读习惯,帮助学困生开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观察世界的方式。
  2.利用网络阅读过程的互动性,对语文学困生进行思维训练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网络阅读过程中与作者或其他阅读者进行实时互动交流,也可以在班级内交流,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参与欲望,又能培养了学困生的阅读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在论坛上读帖、发帖,能训练学困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思考、学会交流,使学生在精彩的网络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升阅读能力。
  3.网络阅读便捷,方便学困生阅读
  经典文本阅读是最有营养、最丰富的,但同时因内容深奥,导致阅读存在困难。网络经典文本阅读不仅有文字,还有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形式,利用这种便捷,可使学困生在经典阅读中自主查询。对于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解决途径多、速度快,直观易懂,十分便捷。学生可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得到完整、全面、立体式的阅读体验。
  通过对学生网络阅读的探究,能够大面积转化语文学困生,把新型阅读的优势发挥好,能够帮助学困生走出语文阅读的困境,让语文学困生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温暖,享受生命的尊严,进而为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农村家庭文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尔明.网络阅读理论探微[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石少华,何明升.网络阅读一般模式构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本文系2018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时代,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8]GHB3892)
其他文献
分析了应用MATLAB中PDE工具箱求解火灾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热传导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采用有限元法求解梁截面导热偏微分方程,应用PDE工具箱得到数值解。算例表明,程序计算结果和试
在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中连接件是能够保证钢与混凝土协同工作的关键构件,不同的连接件形式其力学性能相差较大,对组合结构的受力产生较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连接件-T形
【摘 要】若一所学校的师资配置已达到一定水平,如何进一步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笔者通过对慈溪市保德实验学校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从创新机制、专业培训、发挥特长、成长激励多视角进行了探索实践,意在引导每一位教师走适合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实现队伍优势互补、促进师资均衡优质,给每个人幸福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与可能,为教师团队的整合、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开辟途径。  【关键词】教师成长;专业特色;队伍建设
阐述了MOOC的起源以及快速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在MOOC迅猛发展的浪潮下,图书馆应充当的角色,指出作为高校信息集散中心的图书馆,应从承担版权保护咨询服务、信息保存服务以及辅
【摘 要】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相对复杂,它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深入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而传统以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的物理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为了强化物理教学成效,有必要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展开探究能力的深度培养,继而增强教学的整体质量。本文从其应用现状入手,结合实例重点分析了问题教学法的施行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法
【摘 要】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转变教学方式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以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加强对“零起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加快其赶超速度与学习能力,可以尝试让信息技术课堂实现素质教育功能,并将德育融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这样,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教书的同时实现育人,能够让信息技术课堂也成为育人的摇篮。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方式;德育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办学
【摘 要】数学是一门反映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运用新课改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备课;和谐课堂;探索学习;成功的快乐   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它不仅是数学知
针对某电厂套筒式烟囱建成使用仅4年,钢内筒就严重腐蚀受损的工程案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烟囱进行分析计算(包括腐蚀受损前后两种工况),研究结构动力特性。经对比分析腐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