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交际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完成实际语言环境中的交流,即能够用英语进行交际。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却有认识上和实践上的误区。不少人以为掌握了语言就必然或自然具备交际能力,大量事实证明其实并不然。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中以讲解语法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造就的只是大量懂英语的哑巴,而不是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交际型人才。目前英语的全球化趋势及中国加入WTO的国际国内形势,迫使我们必须打破我国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学生客”的英语教学,采取更实际、更有效的教学法。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创造条件实现以交际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即在英语学习中进行英语交际、在英语交际中学习英语,全面提高学生视听说的水平,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根据学习者年龄大小、心理特征及其对英语认识水平的高低,英语交际教学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者大都是5-12岁的儿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大都是感性的,而且对新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按照所选材料相关单元的内容(包括词汇、语法等)配合教学可适当使用一些相关的音像资料、图片资料作为辅助材料,增加学生对英语的感性认识和学习英语的兴趣,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要尽可能多地创造语言环境,使学生熟悉和了解各种场合中英语运用的不同情况。中国人学汉语时除了在学校接受有关汉语方面的教育外,家庭和社会也是我们学习汉语的好老师,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对我们掌握汉语有很大的帮助。同理,对于那些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人来说也同样需要这种帮助,而他们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可以耳濡目染的英语应用环境。材料中所出现的英语实用情景又非常有限,因此尽可能不断地给学生提供众多的场境练习机会,最大限度地营造出贴近英美社会生活的实用语言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中级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者大都是12-16岁的初中学生,他们在对事物进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理性思考,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在跨越初级阶段后,他们对英语的认识水平已由一无所知上升到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所以这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让学生认识和摹仿各种场景中人物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其逐步适应不同场合使用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提高其对英语语言高度性的认识。比如:在同一个场景中,说明同一件事物,说话人会根据对象的不同而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适时地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引起这些差异的因素有哪些,并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场景模仿练习,同时对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加以着重讲解。这一阶段的视听说教学可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英美等说英语国家的社会,从而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初级阶段使用有声资料仅是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进入中级阶段后,包括使用有声资料在内的场景会话式教学模式应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比如,指导学生编写内容较丰富的英语生活短剧,并作为课堂练习的一种形式;或者让学生分组模仿演练英语原版短剧中的精彩对白、表情、动作等,老师再带着学生一起讨论点评各组的表演情况。
  第三,高级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者一般都是在16~19岁以上的高中学生,他们大都经历了小学、初中时的英语夯实期,具备一定的英语认识水平和理解力,但英语运用的灵活性还有待提高。所以这一阶段的教学指导目标应着重使学生把英语当汉语一样作为日常人际关系交往的重要手段,丰富实际使用英语的意识与能力。可把学生感兴趣的英语原声电影、录像片、电视剧等视听材料适当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新颖、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堂实践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由课堂上的客体(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体。学生在观看的过程当中会自然地体会到英语口语的特点,教师再通过分析剧中人物的语言特征,结合人物不同的身份,说话的不同场合、对象,总结归纳出日常生活中英语使用的特点及规律。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实质的认识,最终提高学生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更准确、更恰当、更丰富地运用英语的能力。要鼓励学生课后大量地阅读一些英语原版剧本、著作,英语报刊杂志等,收听、收视英语节目,定期参加英语角活动等等,增加学习英语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学生也可以通过缩写英语原版剧本、翻译中文剧本,甚或自行编写英语剧本,进行演练,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达到学习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以上提到的英语教学的三个阶段,始终贯穿其间的是用英语进行交际——师生间的交际、学生间的交际的多边活动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言教学中,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教学材料、教学法或语言分析,而更多地取决于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活动过程。语言课与其它课程不同,语言不仅是教学内容,而且也是教学手段,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能形成小、中、大学外语教学“一条龙”系统,连贯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一定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以来的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随着学生言语能力的提高、语言内容的丰富,课堂上已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大胆使用英语。真实情境中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习惯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贴近国外学生掌握语言的规律,体现应用性,从而实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由于双方“社会身份”不同,权力关系不平衡,对交流的过程就有不同的控制权。
其他文献
纪律与课堂管理是体育教师为了维持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阻止和处理违纪行为的手段与行为,目的在于为学生专心致志学习、积极主动参加学习锻炼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体育课中学生出现违纪现象的主要原因  1.安排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教学进度欠妥偏难,学生无法完成;或偏易,学生觉得无收获,没意思。  2.教师的讲解声音偏低,不清晰,学生听不懂;教师的示
期刊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
期刊
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充分说明了早晨的时间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各个学校都设立了晨读课。晨读,就是学生利用早晨的黄金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朗读、理解和记忆。英语晨读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具有课堂教学无法取代的作用。晨读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可以培养兴趣、增强语感、提高自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晨读往往受到一部分老师和学生的忽视,导致晨读课实效性不高,多数学生处
期刊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学生往往会因为受自身表达习惯、发音标准等方面的影响而羞于开口阅读英语。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很多,主要体现在词汇量不足、对所读文章的内容不熟、语法知识掌握不牢、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等方面。  阅读教学正是培养学生从书
期刊
英语是一门要求记忆力很强的学科,尤其是记忆英语单词是学习英语的一大难关。单词组合构成词组,词组组合构成短语,而短语又会组成句子,因此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的关键。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一下记忆单词的几种方法。  一、读音规则记忆法  经常发现有的同学在记单词时孤零零地、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去背。“学生s-t-u-d-e-n-t,学生s-t-u-d-e-n-t……”背了几十遍,自己以为记住了单词,
期刊
摘 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应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为宗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获得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
期刊
随着高考改革方案的热议,人们再次将目光集中在英语科目上。对于高考英语分值的变化以及考核方式变革,人们褒贬不一,但是,这种改革方向对目前“英语热”的冲击非常明显。有人提出彻底改变“英语成为中国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噩梦”的英语学习现状;有人则认为这是与国际接轨的基本需求;还有人认为外语学习应该多样化,不应让中国成为美国、澳洲、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整理来自学校、社会的各种声音,我们会发现人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因此,英语老师必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 英语 阅读教学 小组合作  长期以来,由于中学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以集体授课为主的班级授课制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期刊
高级中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必须抓住三个规律:体育技能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认知规律。我们所追求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有机综合模式,它应该是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教育于一体的系统模式(即知、情、意、行的统一);它应该是通过构建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来促进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等因素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如何优化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呢?现作如下分析:  一、学生学情与教学内容、方法的相适应因素  
期刊
英语课堂是语言实践的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阵地。目前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缺乏实质的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与教学脱节。那么如何使一堂英语课生动、愉悦,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课堂始终充满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对英语课教学有所创新。今天,教师应当首先具有创新意识,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要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