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土地整治的内涵重构与系统特征

来源 :农业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laus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而提出的长远战略部署,目标导向十分明确,关键在于选择可行路径。农村土地整治是地方主体对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的能动响应,其本质在于协调乡村人地关系,核心内容是调整土地权属和组织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聚焦土地利用问题,以土地整治为切入点,注重激活与整合乡村人口、土地、产业、政策等关键要素,形成"土地利用转型→农村土地整治→乡村空间重构→乡村转型发展→乡村振兴"的逻辑机制链,可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技术路径。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治被赋予新的内涵、价
其他文献
由于井下环境恶劣,井下时常发生漏电故障,作为煤矿供电系统三大保护之一的漏电保护对整个煤矿正常生产与人身安全有着的重要意义,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漏电电流不得超过3
由于光伏并网微逆变器中Boost变换器存在着混沌现象,易造成微电网系统的不稳定。故引入两级式微逆变器,通过建立Boost变换器模型分析混沌现象产生机理,参考电流参数是造成混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8、10在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中的意义.方法:哮喘发作组30例,年龄(8.16±4.17)岁.哮喘缓解组30例,年龄(7.86±3.21)岁.正常对照组20例,年
互联网是人们高速快捷地获取和交换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党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然而,政治谣言却不断借助网络扩大和加速其对党群关系的消极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
以云南省和贵州省采集到的6种常见食用蜻蜓为材料,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蒽酮比色法、氨基酸自动分析法、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创新方法教育教学伴随创新教育的推进不断深入展开,从围绕创新方法开设通识类课程到探索创新方法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建设专创结合型课程已经成为了创新方法推广与应用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高校严把课程质量关,打造“金课”、杜绝“水课”都需要从课程设计这一源头着手。如何在专创结合型课程建设之初探索出能够有效推进创新方法应用于各专业课程的设计策略,是本研究的核心研究内容。本文围绕创新方法融入专业课程的设计策略,主
奚车是唐辽时期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形制尚未明确,根据奚族的起源,我们可以判断,奚车可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使用,从该时期的随葬陶俑中我们将其分为三类,通过文献考证,从车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成为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本文在梳理我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思路的基础上,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