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及应对策略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d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2月15日,四川泸州一小区内,一名学生留下字条后跳楼。字条上写着:“我活得太累了”“我早已绝望”等文字。这则“小学生留绝望字条后跳楼”的新闻曾经轰动一时。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是时代进步的呼唤,在2019年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就已明确指出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非常重要。

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提到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首先是家长和老师都重视的学习问题,比如厌学、学习压力大;其次是常见的情绪问题,包括焦虑和抑郁;还有人际问题,涉及同伴关系紧张和师生关系紧张;最后就是行为问题,比如攻击行为、沉迷网络等。这些问题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比如,一个爱发脾气的孩子,可能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或被排斥,或被起绰号,这些可能都会使儿童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为了逃避这种不适的环境,儿童可能会选择把注意力集中在网络游戏上,最终导致网络成瘾。
  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
  1厌学 是指对上学有极度的恐惧,而且有强烈的逃避或抗拒上学的企图或行为。通常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症状:在生理症状上,会出现呼吸不顺、脸色苍白,头痛、胃痛等,然而这些症状并无身体上的病因,生理症状在每日要上学前最常见,少数在上课中发生,所以会请假不上学,或是上课中途坚持要回家;在行为上,口头上反抗上学、发牢骚或哭诉、发脾气等,孩子拒绝上学,但通常乖乖待在家里,极少有反社会行为;在心理上,适应不良的恐惧及过度焦虑,害怕与父母分离,对于学校中某些特定事物有严重的恐惧(如被同学欺负、老师批评、考试等)。
  2焦虑 是指一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当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时,父母就会责骂孩子或者惩罚孩子,导致孩子一想到自己做的不好就会被父母责罚而变得烦躁、紧张。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焦虑属于现实性的焦虑。还有一类病理性的焦虑是需要跟现实焦虑区分开的。病理性的焦虑是指没有明确对象的焦虑,这种焦虑是不会随着现实问题的解决而消失的,它需要经过专业的诊断之后采用药物治疗或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3抑郁 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缓慢、精力下降、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对各种以前喜爱的活动缺乏兴趣(如文娱、体育活动,业余爱好等)。对抑郁的描述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是“脑子像是没有上润滑油”。
  4同伴关系紧张 是同伴关系问题的主要表现,往往与被孤立、不合群、不受欢迎、被冷待、被起不雅绰号等联系在一起。存在同伴关系紧张问题的儿童往往还有其他一些情绪行为问题,如厌学、焦虑、抑郁、沉迷网络等。
  5沉迷网络 存在这类问题的儿童可能是为了逃离自己无法掌控或让自己难受的现实。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后期可能会发展为网络成瘾。但如果及时干预,找到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再针对原因去做工作,也可以让网络不再是孩子逃避现实的避风港。

如何预防与有效应对儿童的心理问题

第一招是有效沟通


  在了解具体措施之前,先明确沟通中常见的误区。第一个,别哭了,勇敢点,是在否定感受;第二个,你总是迟到,是言过其实;第三个,我看到你欺负他/她了,是先入为主;第四个,你最近终于不拖拉了,负面评论;第五个,为了你的……你必须……,是意志强加。
  那怎么做才是有效的沟通呢?
  首先是肯定感受,感同身受,并表达你的理解,向孩子表明你想知道他/她是什么感受,但这并不代表赞成其行为。然后是客观描述,陈述事实,而不是评论、想法或推测,被看见,而不是被贴标签。接着是发现积极点,多(过程)鼓励,如“这次考了98分,比上次有进步,看得出来你为这次考试付出了很多努力,加油,继续努力”,而不是“考得不错!继续加油!”。最后就是做到共情,在认知上,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为中心,去識别和理解孩子的想法,对孩子的情绪情感进行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体会和思考。在表达上,通过言语或者非言语的形式将这些识别、理解和感受表现出来,给孩子一些反馈的行为。

第二招是家校联动


  首先,开展家庭课堂,涉及对家长的教育,帮助家长缓解教育焦虑,普及心理知识;指导家长帮助低年级孩子养成学习习惯;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协调高年级家长的参与度下降以及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其次,需要学校和家长统一战线,使得教育连贯、一致。最后,家长应该多参与学校的活动、多尊重老师的意见、多与学校沟通。

 第三招是情感教育


  目前,很多孩子不知道怎么表达情绪,也不知道怎么正确地处理负性情绪,以至于情绪找不到出口后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因为家长和学校都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情感教育。运用词语来具体化自己的情绪体验,学会命名情绪,营造表达情绪的氛围,引导使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都可以帮助儿童正视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

第四招是感恩教育


  感恩可以提高人的幸福感,增加亲社会行为、合作、分享,有利于心理健康。小学生的感恩之心很容易被诱发,指导儿童记录感恩的事件,及时向他人表达感恩之情,有助于儿童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同时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的心理健康关乎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提升儿童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积极有效应对儿童已有的心理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预防儿童的心理问题,以帮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其他文献
中小学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被称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心育活动形式,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  心理健康教育课进入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比较晚,历史短暂,经验不足,因而也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学校管理、教材失重、教师奇缺等。而增强心理课教学有效性和科学性的关键在于我们心理教师,怎样上好一堂心理健康课,需要我们不断反思、推敲、打磨和突破。  
期刊
2021年3月27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名为《13岁小姑娘蹲在路边,对陌生男子絮絮叨叨了一小时,为啥?》的文章,写的是四川自贡一位名叫艾露露的13岁女生救下一名欲跳桥轻生男性的故事.大家都为小姑娘的机智勇敢点赞.rn文中提到:“男子被拉回来后趴在地上情绪很低落,不停催促艾露露先走不要管他”.该男子的详细信息及去向文中并未提及,粗略判断是一位中年男性,是长期的压力积累还是突发事件的强烈刺激导致他做出危险行为,我们不得而知,相信当地民警会做出妥善安排.
期刊
赵阿姨的儿子在国外定居,前一段时间从国外传来了好消息:儿媳妇怀孕了。儿子希望赵阿姨能出国和他们团聚,一方面可以疗慰漂泊异乡的思亲之苦,另一方面想让赵阿姨尽快适应国外的生活,能帮忙照顾怀孕的儿媳,也为将来照看孙子做准备。这本是件大喜事,可是得知这个消息的赵阿姨却闷闷不樂,每天唉声叹气,打不起精神,并且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总是嚷着头晕、胸闷等各种不舒服。赵阿姨大把大把地吃着药,但是症状却并没有得到缓解
期刊
我是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在读研究生也是一名投身于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的青年志愿者.过去的三年在精神专科医院陪患者“聊天”是我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内容这项与众不同的志愿服务工作让我对社会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医务社工感到无比荣耀.
期刊
Q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以前,我从不追星,觉得那些粉丝们太疯狂,他们为明星浪费了太多时间,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也会走上这条路。也许是风水轮流转,也许是缘分!本不在意明星的我,在寒假的时候只是因为无聊,随便搜了一下,看到了一个偶像团体,瞬间感觉心中某个地方突然被击中,心想“糟糕,难道这就是心动的感觉”。  我开始为他们疯狂,关注一切有关他们的消息,搜集他们的海报,感觉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
期刊
经常在咨询时会听到照顾老人的儿女们委屈和无奈地说:我的老爸、老妈可把我给“折腾”苦了,好吃好喝、一日三餐换着样地做,怎么照顾他(她)都不满意,怎么说也不听话,我都要崩溃了……  照顾老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和老人不经常在一起生活的儿女,哪怕最初特别有耐心,但时间一长,老人的各种要求、挑剔、不满意,让儿女们应接不暇。全身心投入,尽心尽力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有时还受到指责和批评,让儿女们
期刊
来到咨询室的父母,很多是因为孩子在校或在家“出问题了”,让家长“着急了”,才无奈前来.谈的是孩子的问题,却不知不觉呈现了家庭的模样和关系.而这些关系貌似比问题更引人关注.rn一名初三男生,寒假后不愿意上学,一会头痛,一会胸闷,一会肚子疼,一会心情糟……摆出各种无法上学的理由,然后窝在家里玩游戏.爸爸心急如焚,妈妈忧心忡忡,故夫妻俩前来咨询.
期刊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社会心理学家尼古拉斯·埃姆勒(NicholasEmler)在考察谈话内容时发现,在我们的日常谈话中,80%-90%是闲言碎语,其中有65%的内容是八卦。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梅根·罗宾斯(MeganRobbins)曾经用录音设备收集了467名参与者的日常对话,通过分析,他发现这些人平均每天居然要花52分钟聊八卦。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喜欢聊八卦吗?原因一八卦=奖赏  2020
期刊
Q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今年教六年级。正值复习期间,上课时有个男孩子不注意听讲,我走到他面前,督促他认真听讲并且订正,然而当我转身后,他用黑水笔在我的背后端端正正写了“SB”两个字母,下课后其他孩子告诉了我,我才知道。当时我真想把他拎出来,在全班同学面前狠狠地批一顿,但是我又想,现在的孩子一言不合就要割腕,要跳楼的大有人在,到那个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我不想惹这个麻烦,于是我想
期刊
东东是一名4岁男孩,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有社会交往障碍、言语表达障碍和行为障碍等问题。  东东刚进院时,医生就特意和我交代了他的特点—完全不能忍受人唱歌的声音,不知是出于对声音本身的排斥还是家人唱歌不好听的原因,请我关注一下。我做特殊儿童音乐治疗有11年了,遇到过对音乐有不同喜好的孩子,但是完全无法听人唱歌声音的孩子,还是第一次见到。好奇驱使着我,要好好了解一下这个孩子。不喜欢音乐的孩子怎么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