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面向信息化的企业内部审计

来源 :现代审计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eon0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信息化一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国家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挖掘内部审计的潜力,充分发挥其职能是每一位审计工作者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也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泛,所面临的风险也将呈现多样性,出现一些现阶段无法预料的、新的风险,我们的防范、控制措施也必将随之变化。近几年来,各级财务部门都在使用统一的通用会计核算系统,因此,开发应运相应的审计软件对实现企业内部审计手段现代化和电算化极具实践意义。企业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企事业单位及其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性和效益状况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可见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上级部门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2002年2月,我们完成了与通用会计核算系统相衔接的审计软件的开发并投入运用。该软件系统立足于本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以会计基础数据为起点,追踪和穿透会计电子数据的形成过程,对会计电子数据进行实质性的电算审计,强化和改变了现有审计技术和程序,为审计人员提供标准、可靠性强的信息和高效的工具,内部审计人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财会电算化人员的依赖性。虽然现阶段还处于辅助审计阶段,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强化了审计手段,降低了审计风险,使电算审计技术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
  
  二、信息化发展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一)信息环境下审计创新的必要性
  在今天,电子办公、网上交易已广泛开展,财务软件、管理软件和工程软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审计数据的隐蔽性、支付手段的多样性,使内部审计工作面临新的考验。信息化给企业内部审计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更重要的是为内部审计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审计工作者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以积极的态度迎接铁路信息化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到这是一项涉及审计观念转变、方式转化、干部队伍结构调整、人员知识结构优化的深刻革命,只有敢于创新,坚持创新,才能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领导要高度重视并强力支持
  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的内在功能是监督、评价、维护和促进,没有领导的支持,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很难想象的。要坚持一把手管审计,强力支持审计创新,高度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在建设电子办公系统时,充分考虑审计工作的特点,方便内部审计人员对数据采集和经济活动监督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同时企业要加大对审计的投入,不仅要注重硬件投入,更要注重人员的发展,要为审计人员提供各种培训、进修和研讨的机会,不断优化审计人员素质结构。
  
  (三)积极探索审计方法的创新
  审计对象的信息化,客观上要求审计部门的作业方式必须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倘若我们在审计工作中,仍如以往浪费大量时间手工翻阅纸质的账册、凭证,难免使审计工作中的检查风险大大增加,审计的质量也将受到影响。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借助于计算机辅助审计,这样既可以使审计人员从繁重的简单劳动中解脱出来,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需要逻辑思维和定性分析的问题上;更可以凭借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和延伸审计范围,提取审计证据。审计部门不仅要发挥计算机“计”的作用,更要高度重视计算机“审”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计算机审计的威力。计算机辅助审计离不开审计方法的创新,企业内部审计要改变单纯依赖观察、比较、分类等进行审计的老办法,要在内部审计中运用结构方法、数学方法、统计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方法,并逐步向国家“金审工程”总体目标的三个转变靠近,即: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
  
  (四)培养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审计队伍
  目前人才短缺是制约企业内审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一部分审计人员由于年龄偏大,业务老化,知识结构单一,对应用计算机不感兴趣;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知识更新培训的不足,许多审计人员虽然经验丰富,但计算机应用水平及相关技能无法得到同步提高,计算机应用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上。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展信息知识培训,例如请专业老师集中授课,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改进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或者尝试将内部审计人员派到社会中介机构培训,接受社会审计的先进经验。总之,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始终是第一位的。
  
  (五)努力建设企业内部审计信息系统
  金审工程是国家电子政务12个重点业务系统之一,它为全国各类审计部门、各级审计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2004年到2007年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提到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建成审计专网、审计内网和因特网接入网。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畅通高效的信息资源收集渠道和方式,不断充实、完善、整理和丰富信息资源,逐步实现审计部门纵向、横向的信息资源共享。
  
  (作者单位:兰州铁路局)
其他文献
流动性过剩是个大话题,不管是资产价格泡沫,还是通货膨胀,都与流动性过剩有关。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货币流动性最高的国家之一。如果用广义货币M2比GDP,我国的这一比重现在是180%左右,而美国是90%左右,其他发展中国家普遍都是在100%-120%之间,有的国家更低至60%。  日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北大的一次讲演中,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解决办法作了深入
晚近产生的"贸易--环境"论争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表征为WTO规则与多边环境协定之间的潜在冲突."剑鱼"案的妥善解决为我们协调这种冲突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式,即通过争端方之间
一、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连接点,是由多方协议所构成的“契约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股东、债权人、政府、企业职员以及企业的供货方与购货方,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传统的观点认为,由于股东承担了企业经营的大部分风险,也相应的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因而有最充分的动机为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尽责,因此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权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会议讲话上指出,要在工作中大力倡导八方面的良好风气,其第一方面就提到了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确,学习对于我们不断发展着的审计事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近几年,在我们的审计机关,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中,却普遍存在着审计干部学习自觉性下降,学风不浓的现象。这种现象如不尽快改变,势必会影响到审计事业的发展。面对这种现象,究其原因,笔者归纳为以下几点:
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07年7月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政策法律的出台,对于如何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法治政府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伟大工程,是时代发展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中国共产党的新要求,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
十分幸运,峨眉的天气在我们来的这几天里,是特别的晴朗。艳阳高照着青山绿水,阳光洒满每一座山峰,每一片树叶,每一处林荫小道,使得阳光下的小桥碧波、庙宇楼阁、人群猴群、滑杆索道,都那么生气盎然。阳光下的峨眉,不同于以往的峨眉,在三百六十五天里只有一百多天的特殊晴朗的峨眉,让我这个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有了些感悟人生的震撼。  峨眉天下秀。不知是从何时起,好事的文人骚客有此闲趣,给天下名山秀峰排名。我们可
期刊
本文通过历史和现实三个时段(封贡体系时期、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外交分析,得出两点结论:第一,自古代社会起至今,合作而非对抗是中国对外行为的基本选择。
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刘家义在审计署汶川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审计工作会议上对做好此次审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要求,审计机关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完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