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毅:智慧的建筑之花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建筑”也不过是一个媒体渠道, 文化才是真正主导的因素。
  
  新加坡世博馆的总设计师陈家毅是世界知名的建筑师,中国人也并不陌生。他是“长城脚下的公社”北京住宅设计项目的十二位建筑师之一,在2002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银狮奖。去年,陈家毅出版了图书《城市磁场》,获选为《亚洲周刊》“2008年中文十大好书”(非小说)。
  陈家毅在伦敦、新加坡、伊斯坦布尔三地都有建筑事务所,他的设计理念是城市与自然的融合。这个理念,应该在这次“城市交响曲”的设计中也有很好的体现。
  《新民周刊》:你对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怎么理解?
  陈家毅: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21世纪资源缺乏的今日,肯定既不是有关物质的享受,也不是科技发达的赞赏。全球人类更需面对的,是如何以人的智慧去与生活、环境配合, 让城市,让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实际上,新加坡参展本次世博会,正希望通过这一盛会,与各国共同探讨和分享新加坡的城市发展经验。新加坡馆的设计创意“城市交响曲”正源于新加坡独特的生活节奏,它体现了新加坡在城市发展与可持续性、城市化与环境绿化、传统与现代、以及多元民族交融等方面的和谐与平衡,而这几方面正是美好城市生活的基础。
  《新民周刊》:你对中国城市建筑的看法?
  陈家毅:上两周我刚出席了在重庆举办的“中国建筑师论坛”,来自中国各省份的建筑师都出席了,许多有创意的作品像雨后春笋,在中国各处冒出头角!这的确是个令人雀跃的现象。 另一方面,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偶尔也会看到个别商业大楼的设计,思考有些不足,与周围的环境不那么和谐,这让人略感遗憾。
  《新民周刊》:像上海这样一座快节奏的城市,如何让建筑更显人本特质?
  陈家毅:近日因为工作常到上海,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了。上海和我熟悉的伊斯坦布尔出奇地相似,人也是。虽不是首都,但这两个海港城市地理位置优异,节奏快,人也特别醒目。而且城市中无所不有,新的旧的相互交融非常有趣。我在上海既喜欢老房子区,像田子坊和黄浦区一带,每次经过都有很多新发现;而另一方面,新大楼也有它们的魅力,显出上海这城市的身份与地位——这都是需要的,它们正体现出上海和在这里居住的人们的特质。
  《新民周刊》:怎样理解你这次设计的新加坡世博馆?比如为什么以音乐盒外形出现?它有多少新加坡元素?
  陈家毅:或许,不是所有人都那么了解新加坡,其实它不单只是个商业城市,它近年出现了许多艺术家、音乐家,是个蛮有创意朝气的地方。新加坡向来有“花园城市”的美称,那是因为这么多年来城市和大自然交融无间,就像音乐中旋律、节拍之间的和谐一般,所以我们将世博会新加坡馆的主题定义为“城市交响曲”。
  “音乐盒”的外形创意与主题“城市交响曲”相互呼应。同时,它也暗示了深藏不露,等待你发掘的一个过程。我们邀请参观者来互动,然后出现惊喜。“音乐盒”希望展示新加坡人比较温柔,富有创意,好玩的一面。新加坡世博馆设计可以说是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的浓缩。
  《新民周刊》: 外墙为什么要开口?是否会影响建筑的美观?
  陈家毅:这一设计正是新加坡馆的一大亮点。这些开口由立面可回收的铝板包围式排列而成,人们细看才会发觉它们正是新加坡馆这首“城市交响曲”的“五线谱”。另外,在设计这一细节之前,我们研究了太阳照射的方向和风向。朝南开的‘大口’便是为吸风和迎客而设的,有效促进了馆内通风和温度调节,减少了大量能耗。这铝板立墙悬空吊挂的结构非常特別,这样室内空间更加辽阔,光线也更变化多端。
  《新民周刊》:现代建筑如何融合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化?
  陈家毅:这真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建筑也如人一般,必须经过时间沉淀,有了一定的修养才能开出有自己的个性、亮丽、又充满智慧的花。“现代建筑”也不过是一个媒体渠道, 文化才是真正主导的因素。
  《新民周刊》: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留地方建筑的个性特色?
  陈家毅:因为全球化无可避免,地方建筑更应该被重视。否则每个城市同一个调调,太吓人了!但商业的操作总在抹煞地方历史,我想地方政府得参与保留地方建筑的工作,好让精华建筑得以传承下去,那地方才会酝酿出一种别人模仿不来,自己特殊的味道。■
其他文献
政治改革常常与通讯工具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在21世纪显得尤为明显。    Twitter当初只想做个社交网站,如今却被推上“革命之路”。  成立3年未满,Twitter已蹿升为仅次于Facebook和MySpace的第三大社交网站。上限140字符的微型博客服务器,却因动辄万人的号召力而被“政治”看重。它在去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显山露水,今年又成为伊朗总统大选中的“发声器”;5月初,白宫开通Twi
面临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金融危机的美国,也在期待着奥巴马推出“罗斯福式新政”,刺激经济增长,扩大需求,恢复美国及全球经济。    2009年6月18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美国航天局(NASA)“一箭双星”,用“宇宙神5号”火箭,把两颗探月卫星送上太空。  在此之前,日本、印度、中国等制定各自“登月计划”,并先后发射了探月卫星。关于谁将率先在新一轮“登月热”中踏上月球,已经引发了人
“单(尚华)秘书长大半年瘦了足有10斤,这谈判真的太难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感慨。  这位单秘书长,正是代表中国钢铁业与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和必和必拓)进行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的主局者。2008年,主持中国进行铁矿石谈判的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是在1年时间里白了头。  “铁矿石”与煤炭、石油同为工业经济的血液,当这三大基础产品成本价格上
坎坷黄金之路,已经“喜多惊少”地走完上半年,给无数坚定看好黄金价格的投资者带来良多收益。未来黄金价格,究竟走向何方?    中国黄金位于北京蒋宅口的旗舰店里,陈进(化名)和很多其他的老头、老太太一样,再次变现了手里的投资金条头寸,完成了又一个几近完美的波段操作。而一个“神秘客”,也许和陈进只是上下午之隔,豪掷540万元,一次性买入26公斤实物投资金条!  事后听到中金工作人员说起此事,陈进分析了一
陈基强:REITs将缓解资金压力    据悉,央行正在筹划打造适合中国国情的简化版香港REITs模式,因为是站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基石上来勾画中国本土的REITs市场,其严谨程度显而易见。  REITs是一种间接的房地产投资方式,一般只适用于商业地产,经营模式更多是运作已有的成熟物业,通过租金收入获取稳定的收益从而避免投资风险,极少用于开发型投资,因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房地产项目融资,其安全系数更高。
上海基本上在第一季度就已开始逐步复苏,其他城市第二季度也已逐步复苏。上海的房价早已见底。    《新民周刊》:6月中旬,上海公开招拍挂7幅地块,参加竞拍的绿地集团是否中标?而5月13日,绿地集团已斥资12亿元拿下今年以来上海最贵的徐汇船厂路地块。土地市场如此激烈竞争的盛况,在最近一年多上海持续萧条的土地交易市场中极为罕见,绿地集团今年如此大手笔的原因是什么?  张玉良:上海6月份招拍挂的土地绿地集
有人说社工对于中国太过超前,但也有人坚信中国更需要社工。在内地社工事业最早发展的上海,一些人已经走上职业社工之路,成为社工事业最初的开拓者。    “建议政府用16亿元购买社会公共服务。”6月15日,上海市政协通过提案,建议政府从1600亿拉动内需资金中,拨出1%用于购买公共服务领域的社工岗位。“社工”一词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重要的“角落”    “老板,他们找你!”看到唐凯和王安琪来
上海有13所高校开设了社工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大约1000人,目前上海能提供的社工岗位,相对于毕业生人数,差得太远。    最陌生的职业    华东理工大学朱眉华教授一直有个设想,如果有一个很好的剧本,以社工为题材,拍一部青春偶像剧,公众对中国内地社工的了解一定会增加很多。上世纪80年代末,正是一部电视剧《公关小姐》热播,才让大家知道了有“公关”这个行当。如果有更多的人了解社工,认可社工,朱教授的学
好医生,是患者最重视的指标。但是,中国的医生执业制度,要求一位医生必须注册在一家医疗机构执业。这样,好医生就等同于好医院,要看好医生,就必须到固定的某家医院。    如果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能够去郊区松江的医院坐诊,松江的患者还会跑到市区来吗?答案应该是“不会”。  新医改方案中提及的“医生多点执业”,其目的想必正是在此——如果优秀的医生能够通过多点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医院的看病难就会得到缓
花园,水流,奏出一曲城市交响,这是新加坡将为世博带来的都市仲夏夜之梦。    花园,水流,奏出一曲城市交响,这是新加坡将为世博带来的都市仲夏夜之梦。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而新加坡正是一个城市国家,而且整洁、漂亮、朝气蓬勃,是城市美好生活的典范。这一次他们的展馆就是国家的缩影,正如李显龙总理所说,要“展示一个充满激情、绿色环保的城市”。或许,这也能给正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