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发展史上五次重要的学术论战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om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技术的发展史上,每个阶段都有技术增强学习的教学形式出现,如计算机辅助教学、智能导师系统、超媒体、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教育游戏等,这些都是曾经极为流行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以来,对各种形式的教与学都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学术领域也出现了多次较为重要的学术论战。这些学术论战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教育技术本质更深层次地理解,而且启示我们应从不同的视角去思考教育技术应用的本质。
  基于媒介的学习比面对面学习效果更差吗
  教育技术发展初期,基于技术的教育、远程教育,特别是网上学习常受到人们的误解,如人们认为这种形式的学习效果不如传统的面对面学习等。这些错误的观点阻碍了基于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教学模式发展。而如今,各教育阶段都认识到信息通信技术辅助学习的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媒体改变了人们接收、创造和共享知识的进程,因此各年龄段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爱好也随之发生改变。在“中介式学习”的研究中,大部分学习者认为异步学习环境能够影响学习的参与性及对材料的认知过程。学习者表明,基于网络的在线讨论与传统教室中展开的谈话相比,质量更高,而且能够有效补充传统的教学模式(面对面学习)的不足,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同时,学习者也指出,同步虚拟媒体能够帮助他们了解只有在课堂中通过单独接触才能了解的同伴。许多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沉默或者是被动的学习者通过各种中介式的交流找到了自己的知音。
  媒体真的影响学习吗
  纵观历史,信息技术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早就有争议,其典型的例子是理查德·克拉克和罗伯特·卡玛之间的争论,争论的主题是影响教学媒体的因素及其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期,理查德·克拉克写了一系列文章来说明媒体仅仅是发送指令,并不能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就像卡车只是运输货物,并不能引起蛋白质的改变一样。克拉克理论的核心是,对于一些学习任务,没有一种媒体属性可以服务于一种认知影响,因为相同的影响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来实现。因此,这些属性必须成为其他属性的代理,它们是学习获益的工具。克拉克更进一步地指出,媒体不仅不能影响学习,它们也没有直接激励学习者学习。援引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时间对相同或不同的学习者来说,无论使用哪种媒体,学习者对他们学习可能性的观点都不相同。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罗伯特·卡玛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他持相反的观点。卡玛认为,各种研究都表明:新媒体的应用改善了学习效果。克拉克则回应到,这种研究不能控制教学方法,因此是不明确的。克拉克认为不通过可视的媒体,教师同样可以通过现实情境下的故事情节来呈现教学内容。最后,卡玛建议重新定义辩论的主题,“我认为如果我们从‘媒体真的会影响学习吗’转变到‘对于特定的学习者、任务和情境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使用媒体而影响学习’,我们将会在我们的领域、重构学校和改善教学方面有所进步”。
  信息通信技术像火一样,可以给周围的人带去热量,但是知识并不能从计算机中散发,灌输给学习者。媒体可以在各个方面帮助人们展开学习,如监督出席情况、评定学习者的参与性、搜集评估数据,等等。因此,开发某种教学技术,并帮助教师提高特定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就像是发明一种工具帮助木匠构建建筑一样。
  媒体能削弱教育目的吗
  20世纪80代初期,西摩·帕尔特在《头脑风暴》一书中指出,一些教学技术对教学是不利的,因为它们很有可能鼓励一种不利于真正学习的教学方法衍生。在儿童机器中,他指出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很多学校都致力于这种教学理念,试图形成一个人人都知道的单一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基于年龄的划分,学习者形成了被动的思想,不仅强调阅读演示和同化知识是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而且把测试作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他批评学校过分地强调要通过抽象的方法来规定知识的学习,如果缺乏精确性,学习者所要学习的知识将会被划为次等级别。
  西摩·帕尔特根据这种教学理念来判断应用于教育的各种技术的价值。他看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智能通信系统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缺陷,因为他强调的是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观点,而不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是各种类型的媒体被学习者使用,并构建外部的、可共享的资源(如计算机程序)用来发展自己的知识(而不是吸收来自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总之,帕尔特认为一些媒体类型对教学来说是非常好的,建构主义认为是媒体让学习者控制自己的学习,而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则认为是媒体来控制学习者的行为。
  由于人们在“何为良好的教学方法”和“什么对学校来说才是合适的教学目标”两个问题上一直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学者们争论特定的教学媒体类型的作用,并反对其他人的观点是不足为奇的。然而,问题的关键是是否存在一种适合每位学习者、每门课程、每所学校教育目的的教学方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争论“由于只强调单一的认知方式而应该避免一些教学技术”时,帕尔特却把建构主义作为唯一的答案。他把建构主义作为解决所有学习问题的完美答案,就像是他把行为主义学者看作是僵化的和教条式的一样。
  重构媒体来增强学习的多样化有意义吗
  事实上,教育学理论范围的早期讨论表明,学习是人和人之间的表现形式十分不同的活动。人类必须参与的三种活动:睡觉、吃饭、联系。一个人可以由简单到复杂、连续地安排这些活动,睡觉是走向简单的连续的结束,吃在中间,联系是处在复杂的两端。人们睡觉都是用基本相似的方式,每个人都需要或多或少相同的条件以促进睡眠;吃对每个人来说是不相同的,人们不仅喜欢吃不同的食物,而且进餐的环境也各有所好;而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性则一直都是十分复杂的。
  教育研究表明,个人的学习活动就像“吃东西”或“联系”一样十分不同且复杂。然而关于如何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指导教学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念却更倾向于将学习看成是“睡觉”,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育目标来说,学习都是相对简单和不变的活动。   此外,许多教学设计者和学者都在寻求一种最优秀的学习媒体。有些人认为,一定有一种学习方法是最佳的,因此要发明一种信息技术体现这种方法。还有些人更倾向广泛的设计策略,将几种教学类型融合为一种媒体,并鼓吹它是挽救教育困境的超级武器。
  当然,还有一些学者强烈地反对各种信息通信技术,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削弱了真正的教学目标和对于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学习方法。例如,现在一些父母和教育者谴责在学校里使用手机,并禁止社交网络技术。
  在教学通信技术设施上的投资是否有效
  鉴于上述困惑,拉里·库班认为信息通信技术远不如一些人所倡导的那么有用,其他类型的教育投资可能会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他指出教学技术与教师当前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同,有些未被使用或者使用率很低。他也指出在教育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倡导者经常夸大其词却论证空洞。
  大多数关于教育技术的讨论普遍的假设是,教学媒体是一种可以适应所有用途的工具。而从工具的角度来看,最好的策略是同时提供各种专门的工具,而不是用一种工具完成全部任务。
  此外,所有学者,无论是赞成者或是反对者,通常都忽视了对特定学科教学法的研究。加文的发现表明,每个领域的案例教学法都是十分不同的,这些不同是由特殊的专业内容和技能所形成的,这些内容和技能是专业人员在实践中必须掌握的。
  因此,学习的内容和技能的本质形成了所应使用的教学方法,就如同学习者的发展水平影响了教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才会更有效。没有一种教学技术是普遍良好的,最好的投资教学技术的方式就是工具性的方法,这就是分析课程、学习者、教师的本质特征,然后去选择合适的工具、设施、媒体和环境。
  总结
  历史上关于技术和教育的争论说明,人们一直想要研究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适应各种教学内容、学习者和教学目标。另外,尽管大量来自研究和实验的事实已经说明,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旧有的内容或教育学对新的教学媒体不能产生有效的增益,但还是要有一个长期的信念,每一个新的交互媒体都有可能是解决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
  为了取得进步,教学设计领域必须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多样性的人类活动,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表现,甚至每一天都不同。因此,重点可以转向开发一种教学媒体,它可以提供可供选择的教学方式,学习者可以选择它来从事他们自己的教学、学习工作。这一努力有可能会形成一种复杂的知识媒体动力学研究领域。
  基金项目:本论文获得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信息技术深层整合教学结构及教育信息化演变机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基金项目“面向高水平复合型传媒人才U-G-M-R创新培养模式的实践型教师共同体建设”和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基金项目“卓越教师培训能力迁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资助。
其他文献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硬膜外分娩镇痛孕产妇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进一步研究孕产妇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镇痛工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日~2017年8月1日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评价其对排药质量调高的效果。方法选择20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创建品管圈管理,通过与管理前对比排药出错情况,同时对其原因
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西方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直接理论来源,但是,毛泽东是在19世纪末中国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政治
2017年7月10日至17日,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决赛在青岛大学圆满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包括澳门在内的近8000名代表参加了现场决赛,规模为历届之最。
摘要:手工批改VB程序作业费时费力,学生完成作业后不能及时进行订正,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重复批改学生订正的作业,并且作业反馈滞后于教学。本文从这些困惑入手,介绍了对作业进行自主批改与分析的创新实践,阐述了由此带来的课堂变革和取得的实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作业自主批改;作业分析;创新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
目的为了讨论细节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胃溃疡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是否有一定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挑选出的部分护理人员分为两组,在考虑年龄、性别、工作经验的影响因素下,将他